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思考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琼 时间:2010-08-16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根据中共中央、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等文件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学校公共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依照高校体育改革趋势和学校实际,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2003年新学期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实施,《纲要》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体现出新时期更多的人文关系,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近几年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质测试及有关调查显示,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状况普遍欠佳,耐力素质一直呈下降趋势,肥胖症增多,现状令人担忧。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为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维护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这目标的实现,就成为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当代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体育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现行体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实的高校体育改革面临许多敏锐的热点问题。学校体育要改革,既要冷静及时地做出思考和应答,避免在确定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方向上的盲目性,也要就学校体育本身发展而言与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相协调。
  这几年,各学校都从各自实际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一系列成效,形成了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
  (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的主导潮流,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管理体制与教学改革,力争教给学生一技之长,为将来终身锻炼打基础,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的体育参与和体育能力。
  (二)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四大能力的提出,指引了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初步设想。
  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多种体育课程模式的探索,出现了多种模式,较常见的有:一是三基型即以掌握三基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以原教学班为单位的模式;二是强制性活动内容和统一的身体运动技能为主的一体化型,即把早操、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教学整体性的模式;三是三段型即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三、四年级开设选项课的模式;四是俱乐部型,即课程内容与实用性、多样性、竞技性为主,在一年开设专项选修课,二年级以教学俱乐部形式进行;五是并列型即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因材施教,以基本技能练习和竞技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在一、二年级同开设基础技能课和专项选修课。
  (三)关注学校体育环境的构建
  学校体育的化,首先应该是环境的现代化。实践证明,学校体育环境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优雅的学校体育环境不仅可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学生体育的兴趣、动机、爱好、态度等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体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应该进行优化设计,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特别是物质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任务。
  (四)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再局限于充当课堂上教材与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主动的研究者、引导者、创造者、协调者。因而体育教师就成为了当前学校体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总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第一、体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素养;第二,体育教师要有选择、加32、整合体育课程资源的能力;第三,体育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第四,体育教师应有较全面的技能水平;第五,体育教师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能力;第六,体育教师应该是促进学生人格完满发展者;第七,体育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最后,体育教师应该由“教练型”向“学者型”转变。
  总体,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为教学实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通过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印象,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目前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体育课的认识可以说表现为重视不够、意识不强。“重智轻体”、“以文取人”的现象还非常普遍。社会上人们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往往是看“升学率”,看学校的科研能力,有无名教授。这就不难理解普遍存在的以智育代替一切,体育可有可无的现象等。如我校的新生在接受调查时坦言,到了高二、高三时问已不属于个人了。学生的任务似乎只有一个“念书”,目标只有一个“上大学”,至于身体,“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正因为如此,有的学生跨入高等学府时,就连篮、排、足都分不清,跑、跳、投看似简单的项目,且硬是从小学到中学就是没有学会。进入高校后,每年每届大学生的健康达标通过率不高,身体素质极差。这些而高校只能争取“还债式”教学,仍是很难改变一些人长期形成的错误体育观念和健康观念,更使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举步维艰。
  (二)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上没有体现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中学相比无明显区别,没有体现高校体育内涵、丰富的体育项目及提高大学生的拓展社会适应能力。对不同个体传授同一运动项目,大学教学只是强制性的进行教学,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学的目标过于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锻炼习惯及终身体育的理念的培养——体现在教学中没有区分反映教学内容的健身性、文化性、性、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中只是重视掌握运动技术的“教”、“练”,忽视培养体育健康与终身体育锻炼的“教”、“授”。
  (三)投入不到位,体育教学环境差
  由于学校体育受目前“升学率”等原因的影响,学校教育经费本来就紧张,因此体育教学设施等的投入普遍跟不上。这导致了学校体育的环境较差,在喧嚣的马路上跑步,或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踢球,或在烈日当顶的露天实施体育教学,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场景。这与学校的条件有关,但深层上却反应了人们在观念上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背离。

  (四)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与形势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一是教育观念滞后,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突出以自己为中心,用机械模仿、课堂纪律、集体行为等规范约束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强调身体训练,忽视心理和社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喜欢运动而厌烦上体育课的倾向。
  二是科研能力普遍偏低,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很少动笔写文章,科研能力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北京15所高校156名青年教师和上海23所高校261名青年教师,人均7~7.5年发表1.08篇和1.02篇。而青年教师占总数65%以上。科研能力差直接影响到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高级职称评定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教师的低学历和低职称不利于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当前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加强,以便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需要。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校体育重要性,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废除传统教育的片面质量观,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应有位置上,树立教育全面质量观,充分认识到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优势的观念。特别是高校,它是人才的集聚地,在人们心目中是科学家、工程师、作家的摇篮。高校学生的形象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性,试想一个文弱书生的模样,对社会也有很强的误导作用。因此,要通过目标管理,强化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不致使体育成为软任务,可有可无,以致虚应对付,以此来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广大学生对上好“公体”课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引起重视,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公体”教学新模式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不畏困难积极进取,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根据对我校不同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发出和收回3000份,数理统计为: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上课的认识是好的,且大多数学生不希望强制性的教学,要按自己喜好上。因此,应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考虑,改革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即第一学期为必修的基础素质课,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体育课程;第二和第三学期为必选修体育课,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学习;第四、第五和第六学期以体育俱乐部形式开设全校任意选修课,由学生任意选修;对于部分身体异常、特型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指导康复、保健为主的适应性体育课。我校从2007年九月开始试行,从具体实施上看,学生旷课、请假明显减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动作要领的掌握能力明显提高,教师教学较以前明显容易了,试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针对问题逐步增加投入,有目的、按步骤修建一些必要的场馆和购置体育器械,为进一步拓展选修项目满足学生需求奠定基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要适应“公体”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健身育人”和让学生增强体质、学会终身锻炼的一技之能,体育教师的水平、教学能力是关键。因此,要不断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在高校层面上,要有切合实际的一套管理和激励机制,要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深造提高学历和科研能力;二是在教师自身上建设上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使学生身体受益终身;不断强化教师科研能力。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新知识,要不断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技术型向技术理论型转化。在科研能力上应努力做到“七勤”,即勤看、勤听、勤谈、勤想、勤记、勤写、勤投稿,以此不断提高学术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三是实施“公体”教学新模式后,必然与原来传统的强制性的班级教学方法不同,如何因材施教不断得失和年轻老师较多怎样提高教学能力,这些都必须要定期召开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在公共体育教学方法上不断,真正达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能力。
  (四)围绕“公体”教学改革,加强“公体”系列教材的建设
  现行正式出版使用的体育教材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体育专业用教材,其特点专业性较强;一类是非体育专业用的“公体”教材,其内容为体育运动基本常识、保健和一些体育项目技能介绍,该教材特点体育知识一般化、专项技能项目单一和浅显化,远远不能满足“公体”教学改革需要,满足不了学生学习和将来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资料。因此,围绕“公体”教学改革,加强“公体”系列教材(讲义)的建设很有必要。一是“公体”教材(讲义)编写的原则应是依据“公体”课程目标,在“可持续”思想指导下,正确认识课程内容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的同时,力求在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实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统一;二是在具体编写操作上加快原有教材内容的改造,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向着“容易学、容易用、少而精”的体育实践教材发展。重视竞技项目内容的编写,注意合理安排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的内容。通过“公体”系列教材的建设,既满足“公体”教学改革的需要,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增强体质,又可提高体育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公体”教学质量。
  (五)改革“公体”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观国内外发展过程,在学生成绩评价方式上各有不同,西方成绩评价重在学习过程;而我国评价则是重在结果。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讲:“十一五”我国教育的目标任务是“普及、发展、提高”。“提高”就主要指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今天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如何在大规模扩招后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位从事高教工作人员要认真思考和反思的问题。我校“公体”教学模式做了初步改革尝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学生成绩评定仍主要以“应试”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一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专业的不同,总有这样的一些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态度端正但动作要领不到位,体育成绩平平,这样势必影响到学习积极性;二是体育课是技能性较强的一门实践课程,要靠平时的多练多动,特别锻炼的行为养成更重要。因此,很有必要改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以此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公体”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是加大平时成绩比重,重在考核的过程管理,即学生“公体”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其中平时成绩=早操、课余活动(20%)十学习态度(20%)+考勤(10%)+作业(10%)只要校系加大对平时成绩评定的督导检查,“公体”课程学生的成绩评定改革是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总之,要使高校公共体育课目标适应和满足社会教育工作需要,教学改革是关键,但同时也要得到社会各界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改变人们对体育教育存有的偏见和传统意识,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协作。我们要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和体育教学改革趋势,充分认识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摆正德、智、体的位置。高校公共体育课定会绽放光彩,造就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身心健康的教育人才,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