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责任伦理:一个经济学视野的现代性解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三、 经济利益实现的现代性解读
  “现代性”一词出现于19 世纪。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性首先是人类经济实践活动的产物,与现实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从其深刻和内在特性来讲,现代性本身与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性有关,与传统的理论经济学分析态度相联。价值通约性、物性化、世俗性是现代性自身的三个维度,也是是我们透视经济利益实现的三把钥匙。
  1. 经济利益实现的价值通约性。经济利益实现的价值通约性显示了人类的主体性在世俗社会的张力,它以一种经济性符号来兑换对象化世界的一切存在,它与现代性的勾连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经济价值作为主观价值的客观化,对于直接享有的主体和对象之间的距离化产生影响。二是永恒的资本观念和商品世界可自由兑换的原则,构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对世界存在的绝对性理念的一种经验证明。三是生活世界的物性化存在与精神世界被完整地通兑为物性世界的交换单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经济利益实现的视角来看,价值通约主义产生的主要途径无非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经济利益不断实现的进程中,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货币自身的特殊功能导致人们不可避免地将货币与对象化世界的可通约性加以放大,出现了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通兑的错觉。货币的这种可通约、可兑换功能,随着市场张力的扩大,不断由物质利益层面向精神利益层面渗透;由经济单位向经济域外的各部门渗透,最终导致货币支付成为人们之间利益交流的唯一的纽带,直至产生“货币通兑一切”的错觉。
  其次,在经济利益不断实现的进程中催生出主观世界存有的货币幻象。货币幻象是人的主观感觉、意念、联想和想象的产物。其起源于商品制度的社会,其实质是在观念中用货币来剥夺整个世界的固有价值。其特权对人性的侵蚀,它使人对外部世界的价值判断出现双重标准:可量化和不可量化,对人的认知系统和评价系统产生影响。在经济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中,交换与兑换极易把最卑下的与最高尚的存在统统化解为一个毫无差等的换算单位,世界的差异性即刻被消解在量化的公式中。
  最后,经济利益实现的价值通约性来自资本张力与权力张力的互动。通约反映着社会关系的交换,从本质上说,它来自作为特殊货币的资本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资本是构成现代性的基础,资本被创造的过程,就是现代性形成的过程。资本对现代性影响的重要方面,是资本张力与权力张力的互动问题。在以资本为中轴的社会里,人与外部世界的价值通约领域,随着对经济利益的不断追逐,一切存在都变成商品,无论从物质到精神的延展还是从精神到物质的跃动。同时,经济利益的实现得益于权力的张力,资本通过权力的制度化运作,获得了“兑换一切”的社会功能。 经济利益实现的物性化。芒图从四个方面对物性化的“物”进行了诠释:首先是机器的使用,“大工业的显着的特征就是使用机器”。“这些工具能产生相当数目的工人所能产生的物质力量”。其次是一种工厂制度,即“以经常的劳动来看管一套由总动力不断发动着生产机器的、不分长幼的各种工人的协作”。再次是商品的生产,即“那些不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消费品的生产,是各种工业的目的”。最后是资本的运动,“越来越复杂的设备以及越来越多而又有组织的人员便构成了大企业,即真正的工业王国;作为这个巨大活动的动力、作为原因而又作为结果的资本,在人力和机械力的炫耀后面活动;被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即利润规律鼓舞着,这个规律推动它不断地生产以便不断地扩大自己”。由于在广度和深度上对物的开发和激活的成功,人对物的占有和分享的欲望愈来愈膨胀。伴随着经济利益的不断实现,人类心向朝着物性化维度改变。从此,精神利益不断被投资,不断被资本化,不断走向物性化,不断为利益主体带来丰厚的收益。
  经济利益的不断实现催生出机器—技术幻象。工业革命之前,利益主体主要依靠古老的手工劳作方式,借助自然的仁慈和险恶来解决自身存在的生存问题。环境的静态,需求的本能,劳动的低效,生活的慢节奏,与利益主体对自然的排序缺乏精确性和对自然的“攻击”缺乏清晰性的能力保持着原始的一致性。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机器的出现,利益主体在增强了对自然的支配的同时,也沉迷于工具手段的使用。机器—技术智能化的同时伴随着利益主体的主体地位的失缺。人类历史可以没有目标,但不能容忍机器的任何中断。正因为如此,机器—技术“神灵”使得17世纪~18世纪的企业家心醉魂迷,据史料记载,在厂商的信笺上加盖“蒸汽企业”字样,甚至还印上烟囱在滚滚冒烟的厂房图形,这已成为那时一种享有盛誉的标志。 经济利益实现的世俗性。世俗主义的发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显现,作为现代性特征之一,“它教化人的市场意识,即在市场环境下人们通过市场去追求利益,也就是通过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服务,为社会生产出财富,来获取利益。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首先要仔细考量经济的价值取向和效益问题,要善于将它们纳入到市场的交换原则和资源配置的框架内来进行思考”。在经济利益的实现的每一个环节中,普遍暗含着“考量经济的价值取向和效益问题”,而且这已经成为经济利益实现主体的内在的素质要件。
  经济利益的初次实现也滋生出人们的许多广为流传与推崇的价值理念与现代商业精神,如自主、契约、信用、公平、合作、开放、创新、洞察、远见、责任等等,也推动了人们的精算观念和成本意识、追求细节等价值观的倡导,这些价值理念的不断升华与锤炼,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精神利益。
  世俗主义也不断尊重和开发利益主体的欲望,不断推动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实现。最初的资产阶级与学者大都认为,热衷财富和权势是人类的天性注定。正是永不知足的欲望帮助人类不断实现自己的利益:生成了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打造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经济学家康芒斯曾转引边沁的一段名言:“欲望,有各种痛苦甚至死亡本身作为它的武器,支配了劳动,鼓起了勇气,激发了远见,使人类的一切能力日益发达。每一种欲望获得满足时的享受或愉快,对于那些克服了障碍和完成了自然的计划的人,是一种无穷尽的报酬的源泉”。

  :
  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0,32,131-143.
  2.(法)保尔·芒图着.杨人楩,陈希秦,吴绪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1-23.
  3.(英)戴维·弗里斯比着.卢晖临,周怡,李林艳译.现代性的碎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4.(美)康芒斯着.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76.
  5.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234-248.
  6.张雄.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哲学研究,2006(01).
  7.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8.宗庆后:持续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大慈善[DB/OL].人民网.2010-09-13.http://shipin.people.com.cn/GB/1 2709276.html.
  9.(英)乔治·爱得华.摩尔着·长河译.伦理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48-14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