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工业与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人淮 时间:2010-06-24
摘 要:国防作为我国工业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部门,在新工业化的进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国防工业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防工业的跨越发展和体制变迁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国防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为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国防工业;工业化;体制;结构;布局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尽快实现工业化,是新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国防工业在工业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防工业作为工业的一个特殊部门,是主权国家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面临安全威胁的前提下,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特别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来说,国防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捍卫国家主权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而且是工业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现代化学者的研究,国家可根据现代化启动时间和方式的不同分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前者的现代化动因来自本国内部,是本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后者现代化的最初诱发与刺激因素,主要来源于外部世界对其生存的严峻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由于外部世界对自身生存的严峻挑战,"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几乎总是把民族独立和国家安全放在头等重要地位,从而选择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带动工业化进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长期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大问题所困扰,中国工业化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两大问题。1945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P1080)而依靠工业化建设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国防工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防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当时,全国共有兵工162个,其中解放区建立的人民军工94个,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兵工企业68个。〔2〕(P241)这些兵工企业只能进行枪炮等轻型武器的简单制造,以及飞机和舰艇等重型装备的简要维修,尚不具备从事复杂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因而无法满足新中国国防安全需要。据此,我们党和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工业化战略时,对国防工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把大力发展国防工业作为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工业化是以"一五"计划作为起点的,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作为"一五"时期发展重点的重工业,不仅包括国防工业,而且包括为国防工业提供原材料的基础工业等部门,国防工业是当时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和主要资方向。其中,在苏联援建的150个实际施工项目工程中,军工企业就占了44个,包括航空工业12个、工业10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2个、船舶工业4个。〔3〕(P297)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框架,而且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进入60年代,特别是"三五"计划以后,国防工业在工业化建设中的优先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三五"计划的中心任务:一是按不高的标准基本解决吃穿用;二是兼顾国防,解决国防所需的常规武器,突破尖端技术;三是加强基础工业对农业和国防工业的支援。〔4〕(P1195-1196)"三五"计划实际上是围绕国防建设的发展来实施的,国防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拳头。毛泽东指出:国民经济有两个拳头、一个屁股,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基础工业是一个屁股。〔4〕(P1198)从"三五"计划开始,我国用了近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实施了以发展国防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战略。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尽管受到一些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工业基础特别是国防工业基础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并为今后工业化的进一步展开准备了物质前提。
改革开放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国防工业在推进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了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防工业在调整和改造过程中,其自身的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二是通过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大力开展军转民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民用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用生产。"〔5〕(P99)作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国防工业,其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对民用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二
旧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众多、落后的大国。如何加快中国化的速度,尽快改变落后农业国的现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国防工业的跨越发展和体制变迁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一五"计划中,国防工业走的是一条跨越发展道路。当时由苏联援建的44个军工建设项目,几乎都是化水平最高的工业部门。另外,我国还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对一些老进行了跨越式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升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层次。从1950年至1956年短短7年时间内,通过实施国防工业的跨越发展战略,先后在我国建立了兵器、、船舶、航空、核、航天等现代国防工业部门。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国防工业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好几个发展阶段,走过了西方国家用了一二百年时间所走过的道路。国防工业在国家工业体系中属于新兴的乃至尖端技术工业部门,其高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武器装备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带动了冶金、机械、化工、材料等一大批工业部门的进步和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道路。由于相当长一个时期受到"左"的思想干扰,特别是"文革"十年内乱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国防工业在"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思想指导下,一些尖端军工生产领域仍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先进军工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在这一时期相继获得成功。这一时期国防工业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在极其恶劣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取得的,不仅带动了当时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为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改革开放后,在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确立了"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方针。面对新军事变革,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为更好地完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战略任务,国防工业部门更加重视生产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造,更加重视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而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方面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说,国防工业跨越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那么国防工业体制变迁则为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我国国防工业体制的演变过程,主要是由军民分离型体制逐步转向军民结合型体制,由传统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在军民结合型国防工业体制下,国防工业不仅可以有效地发挥民用工业优势促进国防工业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发挥国防工业优势促进民用工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带动整个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可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矫正市场缺陷,从而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在工业体系内部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带动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防工业体制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国家从战争状态向和平建设转变的实际需要,军工企业主动承揽了一批民用产品生产。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国防工业在生产上也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的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套设备,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以把民用生产转为军用生产。"〔6〕(P93)但后来由于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趋于恶化,加上对战争威胁程度的过高估计等原因,使国防工业的军民结合未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总体上还是军民分离型体制。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和政府不仅深刻认识到国防工业军民分离型体制的缺陷,而且着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新体制。邓小平指出:"外国没有什么专门搞军用的,我们搬的是苏联制度,是浪费,是束缚技术发展的制度。要从搬的苏联制度中解放出来",并明确了军民结合的具体方针,即"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7〕(107-P108)国防工业走军民结合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民用产品和技术的开发促进了民用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移,为民用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我国传统国防工业是建立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这种体制在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国防工业和为国防建设提供物质技术手段等方面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等弊端。在这种体制下,国防工业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国防工业由传统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1)确立军工企业独立市场利益主体地位;(2)通过公司制逐步将军工企业改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实体;(3)明确国防工业生产部门与军品需求单位之间的市场竞争合作关系;(4)在改革中逐步完善国防工业管理体制。国防工业的转型,使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国防工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从而在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三
旧的不仅水平很低,而且极不平衡。一是地区之间不平衡:旧中国不多的工业设施,70%左右集中在沿海一带。内地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广大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二是工业内部结构不平衡:在旧中国有限的工业中,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工业所占比重很低;在现代工业中,纺织、食品、火柴等轻工业相对较发达,而能源、冶金、制造等重工业比较薄弱。改变旧中国不平衡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促进整个国家工业的协调发展,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防工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为工业化协调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为了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毛泽东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问的。"〔8〕(P723-724)根据这一思想,"一五"计划第一次对我国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在这次工业布局调整中,许多新建工程项目以及为其配套建设项目被安排在内地。其中,国防工业新建项目则主要安排在中西部地区。比如,由苏联援建的106个民用项目中,中西部地区只有32个;而在苏联援建的44个国防中,安排在中西部地区的却有35个,其中有21个被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随着内地投资比重提高,以及一些新建项目建成投产,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比重有所升高,1952年占29 2%,1957年上升到32 1%。〔3〕(P298-299)这其中包括国防工业布局调整所带来的成果。
尽管"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国家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有所改观,但并没有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仍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而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4〕(P1197)针对工业布局的这一现状,1964年4月25日,总参作战部提出了国家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报告认为,我国工业基础、大城市过分集中于东部地区,在战备方面存在许多隐患,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对报告非常重视。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党中央作出了国防工业进行一、二、三线布局,大力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通过三线建设,在我国中西部13个省区共投入2052亿元资金,建成了近2000个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了30多个工业基地,从而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生产门类齐全、科研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的工业体系。这不仅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战略大后方,而且有力地推动了西部的大开发,带动了内地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工业布局。
改革开放前,我国国防工业布局主要是建立在临战指导思想基础上的。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5〕(P126-127)因而,国防工业布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布点过于分散、资源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经济效益和军事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果断地提出了以调整和改造三线布局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布局调整指导思想。调整和改造三线布局的思路是分类指导、统筹规划。首先,将三线的企业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布局符合战略要求、产品方向正确、有发展前途、经济效益好、对国家贡献大、建设是成功的;第二类是建设基本是成功的,但由于受、能源、设备、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产品方向变化后经济效益不够好的;第三类是有的选址有严重问题、生产科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有的产品方向不明、没有发展前途的。对第一、二类企业的调整以就地完善为主,对第三类企业则分别采取关、停、并、转、迁的办法,改变这些企业的空间布局。通过国防工业布局的调整,特别是三线布局的调整,不仅提高了原有的国防工业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新建了一批工业区,给内地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工业化的区域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防工业布局的调整,使我国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的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而国防工业结构的调整,则在改变我国工业内部结构不平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国防工业结构主要经过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一五"时期确立的重大国防工业建设项目的相继建成和投产。这一次调整为我国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次是60、70年代三线建设中的国防工业的大规模内迁,这一次调整主要是"新厂"复制"老厂",对整个国家工业部门和产品结构的影响作用有限,但对调整内地工业部门和产品结构,完善内地工业体系,促进内地工业部门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后以建立军民结合型国防工业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在目前进行的国防工业结构调整中,国防工业生产部门在保军的基础上,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努力面向市场研制、开发和生产民用与军民两用技术及产品。这不仅使国防工业内部的部门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传统分离模式,使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在互动中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而为国家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蒋宝琪.国防分析〔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忆: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历史回忆: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兵器部.光辉的历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86.
〔7〕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M〕.北京:八一出版社,1993.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