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城市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主要对策分析——以聊城为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英华 时间:2013-02-14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服务体系
  【论文摘要】在当前国内外区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聊城作为欠发达市,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优势、科学定位,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对全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对周边多个市区的考察:从参与区域、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对聊城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聊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并在轻重工业比例方面呈现出高级阶段的特征:在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而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但同时具有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某些特征。因此,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对聊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一、切实培植新的经济工业新城和各类开发区建设
    (一)抓好东部工业新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中心城市的带动。从目前看,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仍然是制约聊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聊城应把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作为经济布局的重点来抓。
    (二)推进开发区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集群,如横跨东阿、东昌府区许营、临清烟店、冠县柳林的轴承产业集群,可采取分区的办法,设立聊城轴承一区、二区、三区,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服务。
    二、从深层次上改革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注入新的活力
    聊城作为欠发达市,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改革上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一)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以解决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努力降低商务成本,打造聊城环境品牌。一是改革对行政许可的管理。要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努力成为全省行政许可最少的市。二是改革对中介机构的管理。针对职能部门收费向垄断性中介机构收费转移的状况,全面推行政府职能部门与中介机构彻底脱钩,把中介机构推向市场,并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各项收费转入规范化的轨道。三是改革对行政处罚的管理。坚持教育为先、督导整改为主,对带有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行为和标准,按照不同情节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出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罚执行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四是改革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进入国库、纳入预算,取消单位经费与收费、罚没收入挂钩制度,同时统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待遇,从源头上规范权力的运行。
    (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抓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在当前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重点来抓,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鼓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农业多种经营的各类组织转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快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二是抓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引导农民采取“股田制”、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探索适度规模经营,为推进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奠定基础。
  三、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全面开放的新聊城
    聊城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矿产资源自给率又较低,要加快发展,必须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一)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一是突出山东“一体”,加强对外宣传促销。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在对外开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省委提出实施“一体两冀”的区域发展思路,将聊城纳入“一体”的范围。我市可借助这一机遇.突出聊城在山东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外宣传,提升聊城的对外形象。二是立足产业对接,全力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全市主导产业的培植、产业链条的拉伸、产业集群的发展,既要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更要靠招商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推动全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大力开展对外出口,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习士大。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