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丹丹 时间:2013-02-14

  三、从生产方式、社会的性质和人的生活方式来思考收入分配改革的发展路径。

  (一)由分配制度改革切入,走产权改革的发展路径。

  分配问题涉及深刻的产权制度,主要涉及如下三个:

  1.土地制度。目前,中国社会的财富流向,第一位的集中点是房地产行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土地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双重垄断”:一方面,面对土地的拥有者(特别是农民的土地),权力部门是“垄断买方”,土地要转换性质,必须首先“卖”给政府,而且价格较低,农民作为土地拥有者的地位未完全实现。另一方面,面对“购房群体”这一最终消费者,权力部门又是上游要素——土地的“垄断卖方”,消费者要购房实际上必须先从政府处购买土地。这就导致利益分配的扭曲,在权力与资本的合谋中,房地产企业获取较高的收入。

  2.资源产权制度。另一个财富流向的集中地是矿产资源开发行业。为什么煤老板这些年迅速暴富?这与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缺失有很大的关系。突出表现在资源价格成本构成不完全,导致利益不合理分配。

  3.垄断性经营制度。目前,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相对滞后,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是市场准入环境不宽松,进入壁垒障碍依然严重。二是支配市场的原垄断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不对等,使得有效竞争难以实现。

  (二)由财富创造和分配机制转型切入,向政府和社会方面转型的发展路径。

  政府自身的转型已是刻不容缓,就拿综合治理灰色收入而言,需要决策层力挽狂澜的决心。当务之急是弥补我国财政金融、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国有资源管理制度中容易造成公共资金流失、寻租腐败等产生灰色收入的制度漏洞,从建立规范和透明的制度入手,清理不必要的行政审批许可、监管项目,减少行政性垄断,规范政府部门职权范围,健全审批许可和监管制度并接受社会的严格监督。同时,我们讲了多年的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至今未见全面启动,这也涉及深层的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问题。

  (三)由促进经济发展切入,向促进人的自身发展的发展路径。

  收入分配问题,有一个“工具论”和“实质论”的区隔问题。

  所谓“实质论”,就是真正站在“人”自身的立场,来谋求促进人的自身解放和每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如此失衡,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反映了人权的某种缺失,特别是劳权的缺失。现在讨论收入分配制度发展,必须提升到人权特别是劳权的高度,要有保障人权特别是劳权的制度安排,使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