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动结构的供应链成本研究
摘要:供应应链管理就是的管理过程。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的流动结构,提出供应链的流动结构决定了供应链信息、资金和存货的流动特性,认为供应链成本信息以不同形态分布于供应链企业间,同时供应链需求预测精度低和供应链成本信息分割导致供应链成本高。
关键词:供应链 供应链成本 成本网络
供应链信息传递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以及信息传递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一直是供应链研究的热点(Lee and So ,2000、Kang and Gershwin,2004)。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物流交换活动,成员企业之间有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Cathon and Fisher,2000)。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从产品价值来看,供应链不仅是物料供应链,更准确地说,供应链是一种产品价值形成的成本网络。位于不同成本网络节点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成本优势资源往往是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由这些异质而又互补的成本竞争优势资源聚合而成的供应链成本竞争优势,显然要比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企业所拥有的成本竞争优势都更加丰富。因此,与其他类型的组织间关系相比,在供应链中进行组织间成本竞争优势转移和共享更加容易,而且后者的成本一般也将明显地低于前者。总之,供应链成本网络组织形式是一种有效分享供应链成本优势的快速手段。
供应链的流动结构
供应链中信息、资金、产品等信息要通过供应链要素的流动才能实现信息、资金和产品的交换。供应链管理就是组织好供需网络,建立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顺畅流动。在企业供应链上,信息、物料、资金等要通过一定过程才能流动,过程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速和流量,供应链成本的形成最终由流动的供应链构成所决定。为了企业能够预见供应链过程并响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控制供应链的成本形成过程,必须保证供应链过程的资源的敏捷畅通。
(一)供应链中信息动态流动
供应链中流动着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作为一个大规模、复杂度高的集成系统,要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就要让供应链管理者及时获得供应链中相关成本信息。供应链中信息主要分为需求信息和价格信息。需求信息直接影响生产计划、库存控制、配送价格等等活动的开发实施。同时,价格信息也直接影响企业采购计划的分配,然后间接影响需求信息的变化。因此,供应链企业必须动态、及时、准确地掌握需求信息,构建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流动的平台。供应链成本信息动态流动的价值,在于其信息失真、信息共享和信息更新研究。
(二)供应链中资金流动
企业融资是一个推动的内在本源性动力。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研究结果认为,融资是妨碍企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企业开展融资的关键点是资金额度、资金成本和融资过程周期,但大量企业要求最苛刻的却是融资时间。大部分企业割裂生产经营与投融资环节,通常等到资金问题凸现的时候,再在很短时间内提出融资需求,往往使得融资丧失融资的时间需求。因此,有必要有机结合企业融资与生产经营各环节,向供应链上游企业预先采购原材料,减少采购资金的大笔支出,向供应链下游企业预收购货款,增加核心企业的运营资金,从而整合融资供应链的过程,满足融资需求的时间要求。
(三)供应链中存货流动
库存是供应链成本的关键性衡量指标,供应链信息的传递极大的影响库存成本的高低(Cathon and Fisher 2000),有必要在提高顾客满意率的基础上,弥补供应链中信息传递不畅的缺点,降低安全库存量,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Kang and Gershwin (2004)以(Q,r)策略为例,分别在随机模型和确定性模型下对库存信息的准确度进行了讨论,并认为RFID是提高库存信息的准确度最有效的解决方法。Lee, Cheng 和Leung (2004)研究了基于RFID 的供应链的动态性,提出信息技术在提高库存准确度、确定货架补货策略以及库存的可视化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当中的动态性所增加的成本。供应链核心企业追求的零库存存货管理,如果上下游相关企业库存管理能力无法达到供应链库存的协同管理,其实质是把核心企业的库存成本变相转移到上下游企业。
供应链管理的运作管理思想关注的焦点是优化分销和制造过程、加速库存和信息在整个供应链的流动,改善有关的日常运作性能。从纵向上看,供应链是对企业内部业务和外部资源两方面的整合,由发挥不同作用和功能的企业形成合作机理。从横向上看,动态地配置存在着比较优势的企业所构成的企业资源。《1997年供应链绩效研究报告》中调查了165家离散型制造企业和流程型制造企业,认为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使供应链总成本比1996年下降了10%,供应链企业的订货-生产周期缩短了25%-35%,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了10%。
供应链成本信息分布
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和成本资源无疑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拥有信息资源和成本信息控制能力,它就拥有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明显的竞争优势,就能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价值。因此,供应链核心企业能否正确地选择外部成本信息源和外部成本优势,整合企业外部的成本竞争优势知识,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而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企业外部信息源和成本优势形成来源。
(一)供应链成本信息以不同的形态分布于企业各方面
信息是竞争资源要素之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供应链成本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成本信息的不断运动过程。供应链成本信息包括符号、传递、载体、反馈和需求要素。第一,符号。供应链成本信息是由反映成本活动情况及变化的某些符号组成的,包括语言、数据以及其他专用标记。第二,传递。成本信息具有可传递性,如纵横方向的交流、随时间变化的推移等。第三,载体。要完成供应链成本信息的传递、加工存储、利用等过程,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企业成本信息的媒介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各种统计报表、会议记录、原始记录、领料单和支付凭证、计划和调度指令、定额、价格资料等等。第四,反馈。在供应链运转过程中不断产生和传递各种成本信息,其中不仅包括新生信息,而且包括反馈信息。第五,需求。供应链成本信息与一般成本信息的显著区别,必须按照相关性要求,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不同要求。
供应链信息是供应链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信息流,与供应链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供应链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有供应链信息通畅,才能利用供应链信息对供应链成员的计划、协调、客户服务和控制活动进行有效供应链成本控制(张铎,2000)。按信息的特征,供应链成本信息可分为定量成本信息和定性成本信息。定量成本分析是以计量形式来表示内容的成本信息,能从量的方面来反映供应链成本的变化和特征。定性成本信息是以情况说明、问题反映等形式来表示内容的信息。供应链在成本控制实际工作中更应重视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的定性成本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整理。
(三)成本控制跨越内外部企业边界
供应链企业倾向于采用合适的流程模式重组企业组织结构,但却忽略企业自身与外部企业的流程沟通和协调。企业必须认识和记录供应链流程,企业外包仓储业务交给第三方代劳,如果企业作业流程仅仅包括“把订单移交仓库”或“从仓库收到出货通知”,则不足以妥善管理化的供应链,无法与供应链伙伴所掌控的活动合作,从而形成信息上的缺口,导致企业无法改善流程的执行效率。另外,遵守有关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要求,如沙宾法案第404条强制性法规的影响。SOX要求企业对产生财务交易的所有作业流程,都做到能见度/透明度、控制、通讯、风险管理和诈欺防治,且这些流程必须详加记录到可追查交易源头的地步。供应链成本包括制造、供应链和零售活动的成本,也产生或影响众多跨边界的财务交易。SOX的核心要求是必须记录产生财务交易的流程,因此SCM必须符合SOX规定。而SCM流程又跨越多重的组织,所以企业必须构建立足于内部活动的向外延伸管理流程模型,涵盖交易的相关成员企业。
供应链中成本流动的信息失真后果
供应链需求决策是以顾客需求为基础,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的。但传统供应链决策是以零售商为需求订单的起点,向分销商等供应链上游逐级传递。每个企业都是按照自身利润最大化作为决策的目标,从而就导致了需求信息在每一级的传递中产生信息失真。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牛鞭效应。Lee, Padmanabhan and Whang(1997)认为价格信息变动、信息分享不充分、订购批量太大、需求信息处理过程单一等是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Metters (1997)提出不同公司会因为不同行业而牛鞭效应强弱不同,认为需求预测和提前期是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
(一)需求预测精度低导致高库存
在传统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连接的供应链中,需求预测信息沿着供应链环节向上游移动,需求的不稳定性增加,预测准确度降低。零售商(或下游企业)管理库存(Retaile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RMI)的方式,即补充订货的决策及相关信息管理由库存的使用者掌握,而库存的供应者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响应周期长、库存积压风险大,导致制造商和零售商库存增加。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是引发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根源,而变化可能来自供应商、客户和自身。而且,上、下游企业生产率的不同,也容易在供应链上形成高库存。必须实现由RMI向供应商(或上游企业)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的转变或扩展,这将大大减少信息失真和库存积压,降低总成本。
(二)信息分割导致供应链成本控制的不可视
可视供应链要集成相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中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活动分割开来而独立运作,而这些功能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目标和计划,易发生冲突,而且各个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互不兼容,影响了集成。供应链过程缺乏透明度,影响着核心企业监控供应链联盟关系、物流、订单执行过程、订货承诺的履行以及整个渠道库存的管理水平。
企业在供应链成本流动管理过程中,无法清楚掌握供应链成本流动和供应链成员组织间成本优势的共享机制,而且成本挖掘与成本竞争优势获取能力明显不足,远未发挥出其供应链成本流动机制的应有价值和效能。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的成本流动规律,以期为企业提供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行动指南。
:
1.彭灿.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与组织间学习[J].科研管理,2004.3
2.郭龙岩,李泉林,王璞. 基于RFID 的供应链的信息与成本结构.RFID 技术与应用[J],2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