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战略导向和竞争优势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训峰 沈灏 李垣 时间:2010-06-30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不同创新组合下的竞争优势、财务绩效和战略导向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三个创新组合相比,高的管理创新和高的技术创新的组合将很大程度推动了企业竞争优势和战略导向水平的提高,但这种双核心创新组合对企业财务绩效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家导向;市场导向   
  一、引 言
  
  随着全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的企业也将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中国企业主要的两大创新方式,这两种创新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但在开展创新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注于其中一种创新方式,或者更关注技术创新。这使得企业即使开展了较大力度的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但仍得不到所期望的由创新带来的财务绩效的提高以及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企业缺乏对创新这一复杂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不同创新方式间的协同、互动、共演等作用,从而导致了过多关注于某一种方式的创新而阻碍了另外匹配协同的其他创新活动,使得企业创新绩效并没有显现出来,同时浪费了对创新投入的大量资源[1-2]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两个焦点创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两种核心创新模式对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绩
  效有着不同且极其重要的影响[7-9]。转型体制下,企业开展创新存在差异,不同的产业或者不同的运作模式的企业开展的创新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一部分。在一个企业中会出现两种创新同时存在的组合状态,这种组合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识别不同创新组合的影响机理将有助于转型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效地开展并管理各种方式的创新活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和战略执行关键点,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
  企业的战略导向是一种能够影响企业决策制定框架的潜在体系[10],企业所采用的战略导向可表现在企业资源运用、竞争战略选取等方面,它分为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两种维度。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导向将导致企业拥有的不同的组织优势。战略导向影响了企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竞争战略的选取,从而能够对企业绩效及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影响[11]。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企业的战略导向将会产生明显的不同,正是由于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使得企业在不同创新组合情景下的财务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差异。比较不同情景下的战略导向差异,将有助于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模式下设定自身的战略决策体系,帮助企业提升短期财务绩效以及长期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将通过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比较研究,深入讨论企业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如何被不同的创新组合活动推动以及他们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差异,同时将探讨不同的创新组合如何撬动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和执行并从中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财务绩效。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这些问题,形成权变的创新系统或创新组合理论框架,发展了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创新组合与竞争优势理论。
  
  二、理论基础
  
  (一)双核心创新
  当前有关创新理论的逐渐将创新聚焦在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两个领域。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主流的创新焦点问题,并被深入的研究探讨(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主要关注新技术产生、扩散和发展[14-15]等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类型问题[16-17],这些文献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命脉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似乎更应该关注各种技术创新,以谋得长期竞争优势。但是其它的理论研究使得非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问题[18],更多创新文献逐渐关注诸如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这些文献认为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尽管有关创新的理献已经聚焦了两种核心的创新类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献都仅仅讨论两种创新的一种或者某个方面[19],而缺乏了对这两种创新系统化、协同化、交互情境下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20],他强调企业组织创新具备两个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两类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双核心创新视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术创新涉及了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则涉及了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1-22],他们是企业两种重要的创新类型。双核心创新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组织不同创新类型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双核心创新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仍集中在两种创新类型间的关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两种创新不同组合情境下对企业各类特征(如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的差异性影响研究。
  (二)创新组合矩阵
  战略导向作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企业现存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所形成的,它代表着企业战略决策的实际倾向与程度[10]。在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企业的战略决策会根据当前的企业创新状况所制定,从而决定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开展的状态出现高低差异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会受这种创新状态影响并制定战略发展,根据当前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选择不同的战略导向。企业家导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市场导向很可能推动了企业进一步的管理创新,获取较高的组织效率优势。因而,在创新组合矩阵的四种情境中,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程度便会出现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影响不同创新组合情境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创新组合与企业竞争优势的二维矩阵模型(如图1)。
 
  三、假设提出
  
  (一)创新组合与企业家导向
  Lumpkin和Dess(1996)认为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导致新进入行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实务与决策活动[24],以企业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提高顾客所需产品与服务的价值[25],以获取卓越的企业经营绩效[24-27]。企业家导向具备创新性、风险承担和先动性三个纬度[24]。创新性反映了企业在追求新机会的一项重要倾向;风险承担反映了企业从事新进入行为对风险的承诺倾向;先动性则反映了企业的市场领导者的一种远见卓识的观点,他们具有远见、有预见性地行动并影响环境的倾向,这三个纬度表现了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倾向[24]。在创新组合中,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突变可能,创新程度较高;管理创新一般集中在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由于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这种创新大部分是渐进的创新方式。因此,技术创新开展较高时,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企业家更倾向运用技术优势获取行业领先地位,这使得对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的投入倾向而然增大,确保企业获取先动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也面对更高的创新失败风险;管理创新主要是确保组织运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创新内容大多是改良现有运作管理模式,对创新项目或创新战略的执行起到辅助作用,它对企业的企业家导向起到间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术创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业家导向比管理创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业家导向程度更高。当双核心创新交互时(Cell 1),两种创新发生了权变的效果,彼此互相补充和协同,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程度的提高,使得这种情境下企业家导向程度最高。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1:四种创新组合中的家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创新组合与市场导向
  Narver和Slater(1990)认为市场导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个行为要素: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功能间的协调[28]。顾客导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面对目标市场,能充分地了解顾客心目中产品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以及预测顾客需求产生的变化;竞争者导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组织对竞争者短期内的优缺点、长期能力及战略的了解;功能间的协调(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则反映了协调组织资源的使用以便创造较好的顾客价值,也是组织内部合作提高组织效率的表现形式。市场导向能通过确认、传播与市场情报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与此对应的组织双核心创新中,管理创新更有利于市场导向程度的增加,因为管理创新的作用就在于提高组织内部效率,提升组织获取市场份额,掌握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时进行信息传递反馈等。管理创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很好的了解顾客价值需求,了解竞争者在外部市场中的行为,提升组织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使得企业整体能力提升,满足顾客新需求,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销售绩效。技术创新也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满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顾客所需产品或服务的满足。它对于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组织运作效率,资源协调方面仍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因而,在创新组合四种情景中,与技术创新高情境比,管理创新高时企业的市场导向程度更高。当两者协同交互时,市场导向程度最高,使得企业既关注技术产品或服务的顾客需求满足,又关注竞争者信息获取,组织职能间协调的提升。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2:四种创新组合中的市场导向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市场导向程度较高。
  (三)创新组合对竞争优势和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得高的财务绩效和强的长期竞争优势。不同的企业偏重的创新类型不同,那么给企业带来的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也有所区别。技术创新的开展常常设计新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可以为企业赢得技术领先优势,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忠诚度;同时技术创新也更可能促进了企业家导向的形成,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但是技术创新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投入的过程,虽然在未来很可能为企业赢得更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绩效,但短期内其带来的绩效结果并不明显。管理创新可以更好使组织运作效率提高[2],以及更高程度市场导向的形成,它加快营销效率,销售利润率,能为企业在短期提高财务绩效,但是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高,单纯的管理创新只能跟随市场领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场导向,也并不能很快抓住市场新的需求并利用技术产品服务快速满足这些需求,以便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短期财务绩效的提升才能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过程中,另一方技术产品的领先使得企业在未来能更可能地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财务绩效。因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他们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两者都很重要。单一的高技术创新和单一高管理创新情境下只能单一方面的推动企业绩效增长或者为长期竞争优势形成积淀。当在创新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术创新和高的管理创新使得企业步入良性循环,既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又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因而,我们提出:
  假设3:四种创新组合中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b.与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2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3的竞争优势程度较高。
  假设4:四种创新组合中的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差异;并且:
  a.与组合2、组合3、组合4相比,组合1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b.与组合2、组合4相比,组合3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c.与组合4相比,组合2的财务绩效程度较高。
  
  四、实证研究
  
  (一)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以上海、广东、山东、河南、辽宁、四川、陕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业为发放问卷对象,针对其在转型下的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和创新行为与绩效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样本企业涉及机械、材料、化工、电气、纺织、食品、医药等11个行业,有662家企业接受调查并提供了相关的信息,问卷回答率为77.9%。剔出无效问卷,最终有效问卷607份,整体问卷有效率为71.4%。我们采用χ?2检验来比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的行业类型和所有制类型)上的差异。通过检验我们并没有发现回应者和未回应者在三个组织特征测量指标上存在差异(所有的p值都大于0.1)。这些结果表明了本次调研中不存在显著的未回应偏差问题。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采用主成分方法对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变量的信度(可靠性),聚敛效度(内部一致性)。表1列出了变量的度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 系数以及累积贡献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的所有指标的因子载荷都在0.6以上,具有很好的可靠性;Cronbach α 系数都在0.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三)假设检验
  首先,我们用SPSS 13.0对样本进行分类。依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变量的均值判断每个样本属于模型中的哪个组合单元。最终我们将607个样本分为四组对应了模型中的四种创新组合,并对每一组组合的战略导向、竞争优势、财务绩效等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其次,我们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了每个特征变量在四个样本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表明五个特征变量所在的四个样本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以区分四种组合属于不同的样本组。
 
  最后,我们使用样本间的方差分析检验针对每一个特征变量,不同两两组合(或样本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两个样本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再根据两个样本组内相同特征变量均值即可判断哪个样本组内的特征变量更高。根据这一统计原理,我们采用Post Hoc Tests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4。
  
  五、讨论与结论
  
  (一)战略导向
  表4的实证结果显示出有趣的理论发现。市场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表现出显著差异且Cell3的市场导向程度较Cell2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2的全部假设。但是企业家导向在Cell2和Cell3情境下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高的管理创新低的技术创新情境下的企业依然出现较高程度的企业家导向。也就是说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并不是完全只与技术创新相关,高的管理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类型,依然可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先动和风险承担倾向。这一有趣的理论发现,对处在转型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企业本身拥有较少的突变技术创新,大部分采用模仿跟随的渐进创新战略,这种创新战略很可能减弱了企业的企业家导向程度。但实证显示出这种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往往大部分进行的是管理创新更多,而这种管理创新并没有减弱企业家导向的创新性、先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可能正因为管理创新开展的程度较高,也正从内部运作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前瞻的眼光,先动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管理创新的开展也可以加强或保障技术创新的开展,与技术创新形成协同互动作用,这也使得企业家导向程度较高。

 
  (二)财务绩效与竞争优势
  在财务绩效方面,实证结果并没有支持我们的全部假设4。结果显示,Cell4中的财务绩效程度最低,其他三个创新组合情境下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无论加强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都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当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交互协同时财务绩效也有所提高,但较Cell2和Cell3中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的企业如果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可以单一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想要更高的竞争优势时,则必须选择同时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为在竞争优势方面,实证检验表明四种组合情景下的竞争优势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每种创新组合情境下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贡献是不同的。其中组合1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最为明显,企业从事两种创新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大幅度提高。而假设4b并没有通过检验,结果表现出竞争优势在Cell3中的程度大于在Cell2中的程度。这说明,高的管理创新反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调整组织运作、组织战略等并为企业赢得更长久的竞争优势。如果技术创新不能与管理创新有效匹配,前者可能会带来短期竞争优势,但无法动态地影响企业长期生存战略,因而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要比管理创新少。这一结论再次表明,在转型下,中国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拘泥于对技术创新的过度追求。
  针对这种实证结果,我们强调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为了使得企业稳定快速,既能获得稳定的财务绩效又能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企业需要同时加强两种创新的开展,使得两个核心创新协调配合互动发展,不同的创新程度将影响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或者战略导向强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的生存发展空间。
  
  :
  [1] 李垣, 刘益. 基于价值管理的6I?s管理模式:形成与结构[J]. 管理学报, 2002, 5(4):39-44.
  [2] 李垣, 乔伟杰. 基于价值管理中的企业创新系统构建[J]. 中国软科学, 2002, 12:62-65.
  [3]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4] Evan W M, Black G. Innova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 or fail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1967, 40:519-549.
  [5]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6] Zmud R W. An examination of “push?pull” theory applied to process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work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727-765.
  [7] Daft R L. Bureaucratic versus non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C]. In Bacharach, S. B. (E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1982.
  [8] Damanpour F, Evan W M.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392-409.
  [9] Ettlie J E. Organizational policy and innovation among suppliers to the food processing secto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3, 26:27-44.
  [10] 何倩. 战略导向、组织柔性对战略变化速度的影响研究[D]. 西安大学博士, 2007.
  [11] Kerin R A, Varadarajan P R, Peterson R A. First?mover advantage: a synthesis, conceptual framework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4): 33-52.
  [12] Utterback J 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C]. In: H.B.S. Press (Ed.), Harvard, 1994.
  [13] Dodgson M, Gann D M, Salter A.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nov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2, 6(1):53-83.
  [14] Archibugi D, Howells J, Michie J.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 econom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9, 11(4):527-539.
  [15]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C]. Fifth Edition. New York, NY: Free Press, 2003.
  [16]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9-30.
  [17] Chandy R K, Tellis G J. The incumbent?s curse? incumbency, size, and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3):1-17.
  [18] 弋亚群, 刘益, 李垣. 企业家的战略创新与群体创新-克服组织惯性的途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6:142-146.
  [19] Gopalakrishnan S, Damanpour F. Patterns of generation and adoption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contingency models of innovation attribute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4, 11:95-116.
  [20] Daft R L. A dual?cor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78, 21:193-210.
  [21] Damanpour F, Szabat K A, Evan W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89, 26(6):587–601.
  [22] Damanpour F, Gopalakrishnan S.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dopti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8, 15:1-24.
  [23] 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689-760.
  [24] Lumpkin G T, Dess G G. 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135-172.
  [25] Drucker. The information executives truly need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5, 73(01):54-63.
  [26] Covin J G, Slevin D 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1(5): 7-25.
  [27] Miller D. 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3, 29: 770-791.
  [28] Narver S.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54(4): 20-36.
  [29] Jaworski B, Kohli A. Market orient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 57: 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