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会计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素花 时间:2014-01-03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专业,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贴近学生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素质。在会计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提高学生会计素质的目的,对于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课的课堂情境教学尤为重要,而会计课就是经济类专业学生主要专业课之一。
  一、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新教育理念还以数字比例划分了师生活动,学生活动至少占到课堂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情境教学不仅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充分感受会计知识,主动探究运用会计学。尤其最新调查显示,很多职业学校学生选择会计专业,是迫于就业压力或迫于家长要求,而非出于个人兴趣。那么主动性的激发就尤为重要。
  例如,在学习《会计要素》的“无形资产”时,我创设以下教学情境:大家看过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白家二奶奶要求用“白家老号”入干股分红,她凭的是什么?再如,白家的秘方是各方争夺的宝贝,那又属于会计上的什么?
  问题提出,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我顺势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连平时打瞌睡的学生也从“不说”到“敞开说”,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起来,一变过去被动听课、课堂气氛呆板局面。学生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参与意识,“无形资产”与“商誉”等重点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中完成了。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
  二、激励求知欲,增强创造性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体、新颖、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难度要与课本内容保持一致。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例如,在对《基础会计》第六章“记账凭证的审核”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创设出如下诱人的问题情境:假设你是公司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给你报来记账凭证,请你审核,你应审核那些项目,如何审核呢?这正是当堂课的难点。于是教师便抓住学生强烈好奇心和体验成功的需求这一特点,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要求学生们按照会计实际工作中的填制、审核过程,进行真实情境再现。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眼光分析、思考这一问题,获得创造成功的体验。
  三、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情境教学既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在特定的情境中和热烈的情感驱动下进行实际应用,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会计教学尤其应以训练学生能力为重,把现在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联系起来。我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会计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尽可能带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真正动手操作,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学生产生顿悟,求知欲得到满足,更加乐意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了,例如,《错账更正》第一课时的课后作业我设置如下:你去企业实习做一名出纳,由于多日未账实核对,导致连续几日的现金日记账余额错误,你该如何更正?要求学生课上先思考、讨论,课后找身边的专业人士询问(所带班级有不少学生家长从事会计工作)或上网查资料,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切实掌握好上述的特性,对开展会计课的情境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发展,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