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江湖革命:银行IT公司辟蹊径推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exp 时间:2013-07-15

  本报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这是个内外变局的时代。

  内部,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一场去杠杆化的调整。外部,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金融浪潮正冲击着中国银行业。

  未来何去何从?拥抱技术,成为不容置疑的最佳选项,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行动,从银行系电商,到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再到手机支付,各家电子银行部推出的特色招牌“菜”,尽管仍仅停留在模块创新上,但已经在金融走向互联网的道路上架起了撬动的战略支点。

  那么,撬动传统金融界的杠杆又在哪里?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统一口令,使得金融互联网的转型更系统、更优化?

  金融创新内外变局

  在彼时银行业资产迅速扩张的年代,从不曾缺乏监管,更不缺乏创新。

  曾经堪称金融创新的同业业务,经历了一场银行间“钱荒”风波后,被推至监管层治理的风口浪尖。“不是你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任晓菲称,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被叫停,但需求仍在,以信托、理财为名头的各种金融创新就出来了,这种监管与创新的“猫鼠大战”层出不穷。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看来,金融创新的效果有正负之分。“有一种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没有好处,在金融领域自我循环,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这种金融创新是负的金融创新。”7月6日,魏加宁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资产管理大会发表的《改革与危机赛跑》称,从动因和原因上分析,这是由于现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类所谓的金融创新必须靠改革来解决,包括财政和金融体制。

  “还有一种正的金融创新,起源于技术进步,比如说互联网技术,它带动的这种金融创新应该是积极的,对实体经济有帮助,又不会带来大的系统性风险。”魏加宁称。

  显然,在技术空间上,互联网金融走得更快了一步。以阿里为例,从交易平台到支付平台,再到金融平台,马云以共享平台事业部、国际业务事业部、国内业务事业部和阿里金融为支撑的四大事业群,构建了一个面向消费者金融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的网络金融帝国。

  7月1日9:46,支付宝官方发布了长微博《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奇迹》,文中称,“18天,仅仅只有18天。余额宝这个新生儿在诞生至今18天里,累计用户已经突破250万,截至6月30日24点的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到57亿元(含周四15点后至周日已申购未确定的金额)。”

  阿里小贷表现同样出色。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自营小微信贷业务成立3年来,已经累计为超过32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累计投放贷款超过一千亿,户均贷款4万元,而不良率只有0.87%。

  前无古人,但后有来者。阿里金融试水成功后,同为互联网企业的京东和苏宁也都纷纷开始试水金融服务。而在互联网金融的门后,还守候着一大批第三方支付、P2P模式以及众筹模式。

  业界有玩笑称,中国移动做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原来竞争对手是腾讯的微信。这句话复制在银行界同样适用,如今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已经搅动了银行大佬们的“一池春水”,在监管去杠杆化的变革中,各家银行都已经在内部启动了金融互联网的创新。

  科技定位各辟路径

  谈及危机,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规划及营销管理处处长张晓红7月2日在2013领航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这是与利率市场化一样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光大银行内部也正在做分析,作为中等规模的商业银行,竞争压力是蛮大的。

  大行也不例外,农业银行近日成立的“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也开始为这一探索性创新垫石铺路。农业银行对外宣布,“按照‘科技先行’的战略,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关键性技术领域,主动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互联网金融在农业银行的快速发展。”

  而在统一部署和模块创新上,更多的银行选择后者。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模式是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善融商务”为例,其“亦商亦融,买卖轻松”的出发点,实现了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其中,消费者的交易行为、物流信息等,成为用户信用指数的参考,从而与贷款额度相关联,提供贷款利率低、担保方式多样的个人金融服务。而在为企业提供在线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善融商务”会依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以及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创新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贷款规模上予以优先保证,在审批环节开辟绿色通道。

  6月28日,建行的“善融商务”迎来开业一周年。据建行内部人员介绍,相关的大型促销活动从6月17日持续到7月31日,近千万元的让利活动震撼推出,其重视力度可见一斑。

  另一个深入的领域就是移动金融,这一次股份制银行走在了前列。7月2日,招商银行宣布升级了微信平台,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银行”。

  何谓微信银行?这要从3月末招行在微信平台上的公众账号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说起。此次推出的微信银行服务范围从单一信用卡服务拓展为集借记卡、信用卡业务为一体的全客群综合服务平台,是手机银行的延伸,也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之后的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业务服务方式。

  招商银行另一个金字招牌为“手机钱包”:只需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和几个电子卡片应用,无论在咖啡馆还是地铁站,酒店或商场,这部智能手机就能替代钱包、信用卡等多个支付工具,把人们从各种消费领域的繁琐程序中解放出来。

  但在移动支付这一新型战场,招商银行面临的除了浦发银行这一老对手外,记者获悉,目前,中行、中信、光大、民生、广发、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基于TSM(可信服务管理)系统的移动支付平台系统的对接。

  民生银行则开发了一套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开放式新系统,一气儿推出“乐付”、“乐收”、“乐惠”三款产品。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的希望是,“新一代银行系统将力促民生银行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及社交媒体的新科技发展大潮中做一名领航的弄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