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議兵篇析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9-01
前言
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一個大儒,在先秦時代,他對諸子的學說既能批判的繼承,又能創造的發展,針對時代的問題,提出了一套體大思精的哲學體系,希望能夠挽狂瀾於既倒,致君於聖王之道,救民於水火之中,事雖不成,他的聖賢人格和仁者胸懷,以及精深的哲學思想,留給後人無限的啟示。
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戰爭規模和發生的次數,愈演愈烈,已經變成一個不能不正視的問題,戰爭甚至成了時代發展的重心,面對時代的挑戰,荀子作議兵篇予以回應。
一﹒荀子為甚麼要寫議兵篇
(一)承襲孔孟思想的傳統︰
孔子和孟子本身對戰爭都有自己的觀點,形成了儒家對戰爭的基本原則,荀子之所以要寫議兵篇也是這個傳統的延續。
1.孔孟反對不仁不義的戰爭︰
孔子認為發動不仁不義的戰爭,終將害人反害己,例如他反對季氏侵伐顓臾,甚至譴責自己的學生冉有說︰
「求!無乃爾是過與﹖……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
下一篇:荀子哲學與權威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