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 纠纷
关键词:
随着的和医疗活动法制化建设的加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步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常导致纠纷的发生。我院对1999年至2003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l 0起护患纠纷进行原因分析并探讨了对策,现报告如下:
1护埋纠纷的原因分析
1.1服务观念滞后
部分护士还没有完全适合改革的新形势,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等,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另外,随着人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希望参与医护过程,对护理方案的知情同意权,对各种检查的选择权等己成为医疗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护理人员思想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忽视了病人的权力,就会侵害病人的合法权益。此外,由于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与病人交流沟通少,造成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或误解,进而诱发纠纷的发生。
1.2不能正确认识护理纠纷的诱因
治疗、抢救、新技术的应用等是诱发纠纷的重要环节,如果护理服务不到位,极易引起纠纷。
1.3当前医疗水平同病人的期望值存在差异
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一些疾病只能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或无法治愈,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从而诱发纠纷。
1.4违反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个别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甚至在护理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1.5医疗费用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引进,加之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的增长同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
2对策
2.1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管理者应以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着手,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提高患者满意度。
2.2增进医患沟通
注重同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做好入院介绍,提供有关病人信息知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满足患者住院后希望被接纳、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情感上给予病人支持,使其产生对的信任感。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的台法权益,让患者参与整个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性,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良好医患关系。
2.3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存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我院从1994年开始实施整体护理,建立了护理支持系统,同时开展了礼仪服务活动,规范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使操作标准化、礼仪化、规范化,并向社会推行双向承诺,这一系列带措的实施,增强了患者的满意度,加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4加强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法、守法、用法,积极主动地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2.5提高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护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问题,用实际行动去体现护理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6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2.6.1医院领导以及当事人,都要采取冷静、理智、客观的态度面对纠纷,要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2.6.2医方要积极主动、耐心地与患方接触和沟通,尽量消除误解。
2.6.3实事求是地查明真相,找出问题,分清责任。属于医方的,医院要勇于承担责任以维护患者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属于患方的无理要求,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决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2.6.4妥善保管好病案文书等证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