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对实验性肝癌增生细胞核抗原和白细胞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实验动物性肝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白细胞的影响,为肝癌化疗中白细胞降低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将48只肝癌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以苦参素灌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白细胞、PCNA检测。结果实验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CNA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20例,在实验组中阳性表达7例。结论苦参素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能有效预防白细胞的降低。
【关键词】 苦参素 肝癌 增生细胞核抗原 白细胞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Kurarinone on PCNA and WBC in liver cancer animal model.To search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leukopenia attributable to chemotherapy in liver cancer. Methods48 liver cancer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Kurarinone. PCNA and WBC were examined in two groups. ResultsThe numbers of WBC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more than control group.There are 7 cases expressing PCNA in treatment group,but 2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Kurarinone can repress growth of liver cancer cell and reduce leukopenia attributable to chemotherapy in liver cancer.
【Key words】 Kurarinone; Liver cancer; PCNA; WBC
苦参素(kurarinone)是氧化苦参碱和极少量氧化槐果碱的混合物,是从豆科植物苦豆草(Sophoro alopeeuroides L)的种子苦豆子或豆科植物苦参(Sophoro flavescens Ait T)的根中提取的生物碱。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亦有明显的药理作用[1]。为探讨苦参素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肝癌小鼠进行苦参素灌胃,并对后肝组织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血液白细胞进行检测。
1材料
实验用48只SD大鼠,6周龄180~200 g(广东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苦参素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21004);AAF(Sigma公司,批号A7015);小鼠抗大鼠PCNA单克隆抗体(福州迈新技术公司)。
2方法
2.1动物造模将48只雄性SD大鼠给以二乙基亚硝胺(DEN) 35 mg/kg灌胃,2次/周,共16周,16周后所有大鼠停用DEN。
2.2实验方法将两组肝癌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只,实验组给以苦参素100 mg/kg灌胃,1次/d,共1周。两组大鼠在20周时处死,对血液中白细胞进行检测,WBC计数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990版)》推荐方法进行。对肝脏组织进行PCNA检测,具体方法如下:肝组织的石蜡切片经脱蜡、脱水、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后,0.01%枸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抗原热修复;依次滴加10%正常羊血清封闭,一抗(1∶50) 4℃过夜,二抗 (1∶200)室温1 h,ABC液室温1 h,DAB显色,苏术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胞核染为棕黄色为阳性,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测定阳性细胞数,平均阳性细胞>10个即为PCNA表达阳性。对两组所测的白细胞进行统计学检验,对PCNA阳性表达的大鼠例数进行统计学检验。
3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WBC计数分别为(6.6±0.3)×109/L、(2.8±0.5)×109/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例中PCNA阳性表达7例,对照组24例中PCNA阳性表达20例,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4讨论
肝癌是当前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目前方法多种多样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往往伴发一定的副作用,如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等。白细胞降低使患者的抗感染能力明显受到限制,如何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力是当前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本研究对大鼠肝癌模型进行苦参素治疗并对白细胞计数及肝脏组织PCNA进行检测。在本研究中,使用苦参素的治疗组中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苦参素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与报道的相符[2]。对两组肝癌大鼠模型肝组织中的PCNA检测表明,使用苦参素的实验组PCNA阳性7例,而对照组PCNA阳性20例。PCNA是真核细胞DNA合成所必需的一种核蛋白,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其合成和表达与细胞增殖有关,合成于G1期,S期达到高峰,G2、M期减少,对DNA复制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能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在生长快速的肿瘤组织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再生结节中,增殖细胞均呈PCNA阳性反应。本实验中使用苦参素后的肝癌大鼠PCNA的阳性率明显降低,表明苦参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苦参素一方面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另外还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为苦参素用于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
1赵平,李捍卫,楼敏,等.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联合干扰素或苦参素治疗疗效观察.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18(1):80?82.
2黄瑛,尹学艳,王晓.苦参素治疗α干扰素致白细胞降低的疗效观察.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10(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