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立试验评估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信度和效度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武润桃 孙雪峰 季建中 鲁蓓 陈兰英 赵建昌 李伟

【摘要】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是康复医学重要内容,研究脑卒中患者计时“5次坐立”测试的信度、同时效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评估他们的计时“5次坐立”测试作为测评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测评者内信度研究。利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FM?B)、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速度作为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组内相关系数(ICC)=0.982(95% CI:0.901~0.992);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84(95% CI:0.889~0.995),同时在效度方面,计时“5次坐立”测试与BBS、FM?B、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速度之间有较好的的相关性(r=-0.872~-0.740,P<0.001)。结论:计时“5次坐立”测试方法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干扰因素少,可供国内同行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定量评定时选用。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功能恢复 坐立试验


    脱水性发热;另一种是由于产妇精神紧张很少进食水或宫缩刺激致使产妇呕吐造成产妇脱水。我们助产士在看产妇时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解除产妇的紧张情绪[1];必要时补液。一些原因不明发热者,要积极降温治疗,个别有孕末期发热史者,应提前注意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设计  重复测量设计。

    1.2  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第二附属康复科。

    1.3  一般资料  测试对象为2007.6~2008.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或MRT检查明确诊断;③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性指令;④能够独立站立1min以上;⑤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此研究。排除标准:①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站立者;②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8(26~62)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21例;左侧23例,右侧27例;平均病程2.3个月。

    1.4  设计、实施、评估者  试验设计由第一、二作者完成,评价、资料收集由所有作者和其他经过培训医师共同完成。

    1.5  方法  FTSST评定方法评定时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椅高43cm,椅深47cm),背靠近椅背,双手交叉于胸前。当测试者发出“开始”的指令后,患者从靠背椅上站起,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起立和坐下,反复5次,患者第5次臀部接触椅面计时结束。测试过程中患者每次起立应完全站直,坐下时背部不用刻意靠近椅背,双足位置可以自由摆放,以自觉舒适为原则。

    本研究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两位医师完成FTSST作为测评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测评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平衡量表(FM?B),日常生活能力测量量表(Barth指数)和步速来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功能,作为FTSST的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

    1.6  主要结局观察指标  ①FTSST在测评者间的相关性。②FTSST在测评者内的相关性。③FTSST与BBS,FM?B,Barth指数和步速之间的相关性。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对计时“5次坐立”测试两次评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来检验FTSST的信度,包括同一评定者两次评测结果的测评者内信度和两名测评者同一次评定结果的测评者间信度;通过比较FTSST与BBS、FM?B、Barth指数和步速的Spearman?s相关系数来检验FTSST的效度。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纳入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有3例在测试步速时出现较明显的身体前倾且欲跌倒,而退出测试。其余47例顺利完成本研究测试,进入结果分析47例。

    2.2  FTSST的信度检验  患者FTSST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82(P<0.001),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也高度相关ICC=0.984(P<0.001)。结果说明FTSST无论在测评者内部或测评者间均有良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2.3  FTSST的同时效度检验  FTSST与BBS、FM?B、Barth指数和步速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P<0.001),-0.844(P<0.001),-0.740(P<0.001)和-0.876(P<0.001);FTSST与BBS、FM?B、Barth指数和步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果说明FTSST具有良好的同时效度。

   3  讨论

    临床上,平衡功能被看作是脑卒中康复训练中较难恢复的项目之一,平衡能力的改善是评测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康复界的重视。有研究采用SST评价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的活动能力[6],McGibbon等报道SST可以用于前庭功能等障碍性平衡功能评定[7]。脑卒中后由于患者存在肌力低下、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平衡、转移和行走能力,并存在跌倒的危险。本研究FTSST测量的是体位转移能力,作为一个筛查工具和评价工具可用于描述脑卒中后患者平衡能力和功能移动能力。也有研究发现在脑卒中患者中FTSST与功能性的评估工具如、FM?B和步速等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初步评定[8]。

    目前认为测试中影响坐立试验的因素有:①座椅的高度。40cm、43cm、44.5cm、46cm高度均有报道。Dean等研究发现不同的椅高对FTSST测量结果有影响[8],Mazza等建议FTSST检测可以采用可调节高度的椅子[9]。②双足的摆放位置。另外,坐立试验也有不同的试验方法,如使用或不使用手臂支助,规定时间内坐立次数测量或规定次数坐立时间的测量等。Lord等报道正常人不同身高组FTSS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

    本文对FTSST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定中信度和同时效度进行研究分析。而影响信度的因素有:①测定的具体方式和程序;②测定的条目数的多少;③测定者和被测定者。因此,进行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很重要,本作者在前期研究中,对其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及重测信度的前后测试结果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10,11]。在本研究中患者FTSST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82),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也高度相关(ICC=0.984),结果表明FTSST无论在测评者内部或测评者间均有良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在FTSST效度检验方面,由于在此之前没有类似的评定方法,其效度很难与“金标准”比较。因此在本研究中BBS、FM?B、Barth指数和步速作为FTSST的效标尺度,而BBS、FM?B和Barth指数都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脑卒中功能结局评定方法,其信度和效度已被大量报道证实[12,13]。在本研究中FTSST与BBS、FM?B和Barth指数密切相关(r=-0.869~-0.740),表明FTSST具有良好的同时效度,也说明FTSST是一个能够反映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日常功能活动的定量指标。FTSST方法简单易行,仅需要一把带靠背的椅子和一个手动计时秒表,就具备了评测条件,特别适合在门诊和家庭中评价使用。本研究还发现FTSST与步速相关性极好(r=-0.872,P<0.001),说明FTSST测量的是体位转移能力,但也能够反映患者的实用步行能力,有研究证实平衡功能是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最重要的临床因素之一[14]。

    总之,FTSST是一个具有良好信度和同时效度的定量测量工具,具有简便实用、快捷和干扰因素少的特点,而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训练,可作为一种筛查工具和评价工具用于脑卒中的康复研究。

【】
  1 Salbach NM,Mayo NE,Higgins J,et al.Responsiveness and predictability of gait speed and other disability measures in actute strok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1,82(9):1204?1212

2 Lord SR,Murray SM,Chapman K,et al.Sit?to?stand performance depends on sensation,speed,balance,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addition to strength in older people[J].J Am Ceriatr Soc,2002,57:539?543

3 Bohannon RW.Alternatives for measuring knee extensionstrength of the elderly at home[J].Clin Rehabil,1998,12:434?440

4 Cheng PT,Liaw MY,Wong MK,et al.The sit?to?stand movement in stroke pati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falling[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8,79:1043?1046

5 Hughes C,Osman C,Woods AK.Relationship among performance on stair ambulation,functional reach,and Timed Up and Go tests in older adults[J].Issue Aging,1998,21:18?22

6 Brunt D,Greenberg B,Wankadia S,et al.The effect of foot placement on sit?to?stand in healthy young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2,83:924?929

7 McGibbon CA,Krebs DE,Scarborough DM.Vestibulopathy and age effects on head stability,during chair rise[J].Acta Otolaryngol,2001,121:52?58

8 Dean CM,Shepherd RB.Task?related training improves performance of seated reaching tasks after stork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troke,1997,28:722?728

9 Mazza C,Benvenuti F,Bimbi C,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ubject functional status,seat height,and movement strategy in sit?to?stand performance[J].JAM Geriatr Soc,2004,52:1750?1754

10武润桃,陈兰英,鲁蓓,等.坐立试验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评价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师,2008,5(5):78?79

11武润桃,鲁蓓,陈兰英,等.坐立试验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药,2008,3(21):112?123

12Dickson HG,Kohleer F.The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a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tudy[J].Disabil Rehabil,1995,17(8):456

13Mao HF,Hsueh IP,Tang PE,et al.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ree balance measures for stroke patients[J].Stroke,2002,33(4):1022?1027

14翁长水,毕胜,谢远见,等.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间—距离因子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J].中国康复,2003,7(13):192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