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图温度与肿瘤中医证型的关系
作者:谷华,孙丽斌,于畅,李海存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图分析,寻求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选取病例58例。根据研究对于特定疾病,选取特定穴位进行温度测量,观察热图有无异常,试图找到。结果 平均温度比较结果显示:气血两虚>实证>虚实夹杂>阴虚>气阴两虚>气虚>阳虚。肿瘤患者在特定穴位会出现异常热区。结论 红外热图显示的整体温度可以作为证型诊断的一个,但由于病例数不足,没有确切的温度标准,故不能作为诊断的确切指标。
【关键词】 红外热图;温度;诊断;证型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ther method for early pre?clinical diagno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special acupoint thermograph. Methods We choosed 58 cases of patients, and select special acupoint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document study on special disease. Then we observed wether there are any abnomity in the thermograph to fi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Syndrome?Types and infrared thermography.Results Average temperature values is displayed from high to low as follow: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 patients; sthenia syndrome patients; yin asthenia patients;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patients; deficiency of qi patients; yang asthenia patients. Abnomal hot zone also is detected in special acupoints.Conclusion The average tempreture showed in thermography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to TCM Syndrome?Types diagnosis. However, because of deficiency of large sample of cases,and the vacancy of exact temperature criterion, it can’t be used as conclusive diagnosis index.
Key words: infrared thermography; temperature; diagnosis; TCM Syndrome?Types
红外热像图(简称热像图Thermography )在医学上是利用人体天然生物红外辐射能,通过物理技术研制的热像仪,反应机体表面各部位的温差变化,为研究和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因各种疾病都可破坏局部组织的平衡,改变受累部位的体表热型,借以应用于临床,为诊断某些疾病提供客观依据[1]。红外热图通过测量机体皮肤温度来显示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而提示疾病的仪器,而寒热、阴阳证型的变化通过许多的学者研究也归结为代谢、产热的不同。故我们可以通过红外热图测得温度分布和温差的不同,而分辨不同的证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肿瘤病人共58例,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38~88岁,大部分为手术后患者。其中肺癌20例(3例肝转移,4例骨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胃癌8例(1例骨、肺转移,1例肝、胰转移,淋巴结转移2例),肝癌4例(1例肺、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4例(1例骨转移,1例肝、肾转移),肾癌5例(肺转移2例,肝、骨转移1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膀胱癌3例(1例骨、肺转移),鼻咽癌2例(1例双颈上、肺、骨转移,1例双颈、腹腔、肝、骨转移),乳腺癌2例,肠癌3例(1例肝转移),宫颈癌1例,腮腺癌1例(肝、骨转移)。
1.2 方法 单盲法测量患者个体上半身前胸平均温度T,并测量病灶处温度T1,病灶周围温度T2及病灶对侧温度T3,并记录病灶处与周围、及病灶与对侧温度差,分别记为△T1,△T2。通过对温度的分析,找出红外热图的温度与肿瘤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选用HR?Ⅱ型红外热像仪。摄像时温度色标的上限最好不低于34.8 ℃,下线最好不低于22 ℃,上限与下限的差为12.8 ℃或6.4 ℃。检查时根据病变部位,相距热图仪0.3~3 m 左右,调整焦距,一旦图像清晰,即按临床、研究要求,根据图像需要作多种处理,测量温度,摄像存档。西医诊断全部为病理或影像学确诊。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文献[2]。
2 结果
从表1,2和图1可以看出,平均温度比较结果显示:气血两虚>实证>虚实夹杂>阴虚>气阴两虚>气虚>阳虚。除去气血两亏的患者外,其余患者红外热图满足阳盛、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理论。根据ridit的分析,以虚实夹杂组作为标准,通过图1可以看出其余组的可信区间包含标准R值,故各组之间温度关系没有显著差别,通过R值比较,气血亏虚、实证和虚实夹杂组R值≥0.5,与温度升高相关性大,其中以气血亏虚组的相关性最为明显。但气阴两虚和阴虚组较之其他,相关性稍弱。观察58例患者热图,发现气虚患者常表现为等温差热图,图中散在薄片状热区,阴虚患者热图温度偏高,整个皮肤表面温度升高均匀。高温区与周边温度变化不明显。气阴两虚患者热图温度多介于阴虚与气虚之间。虚实夹杂和实证患者热图多有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片状高温热区,与周围温度变化明显。气血亏虚患者多呈恶性热图,尤以背部为多。
表1 各证型的温度值(略)
表2 各证型的温度分级情况(略)
3 讨论
图1 证型温度ridit分析可信区间(略)
本组结果表明,除气血亏虚的患者外,其余患者红外热图温度比较显示:虚证患者热图温度较虚实夹杂和实证患者热图温度低。气虚和阳虚的患者热图温度较其他患者偏低,且阳虚比气虚的温度更低。气虚患者往往表现为等温差热图,图中散在薄片状热区, 阴虚患者热图温度偏高,整个皮肤表面温度升高均匀。高温区与周边温度变化不明显。气阴两虚患者热图温度多介于阴虚与气虚之间。虚实夹杂和实证患者热图中多存在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片状高温热区,与周围温度变化明显。红外热图满足阳盛、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的理论。气血具亏患者温度高于其余证型的患者,多呈恶性热图,尤以背部为多,而与自身肿瘤部位无联系。根据ridit的分析, R值比较结果,气血亏虚、实证和虚实夹杂组R值大于或等于0.5,与温度升高相关性大,其中以气血亏虚组的相关性最为明显。气阴两虚和阴虚组较之其他,相关性稍弱。而红外热图所反映出的温度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其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改变,所以实证和虚实夹杂两组证型的诊断与热图温度有相关性这一结论是有其根据的。
红外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在中医证型研究中占有优势,疾病尤其是肿瘤处于不同的阶段,其外在形态也有所不同,相对应的疾病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表现也有差异,在疾病的尚处于功能变化的早期阶段时,没有可见的肿块形成,这时,其他的影像学检查就无从下手。但红外热图反映的是机体代谢的异常和其他影像学尚不能检查出来的微小的病理改变。其他的检查方式局限于患者的患病部位,在检查的时候由于射线或者造影剂的辐射影响,会对检查者的健康造成损害。但红外检查无辐射,不接触,对检查者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由于热图反映的是机体代谢机能的改变,所以更能有效地反映内在病理改变。
【】
[1] 吕少文,赵丽均,李 红.人体红外热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意义[J].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2,7(3):150-152.
[2]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第六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