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伤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摘要】 军事训练损伤是各国军队和平时期的多发病,其损害官兵身体健康,削弱部队战斗力,成为非战斗减员和制约卫勤保障能力提高的突出难题。中医药军训伤有独特的疗效,本文阐述了军训伤的针灸推拿、中医外治、针刀和综合疗法等中医药治疗现状,并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军事训练伤;针灸;推拿;中医外治;针刀
军事训练伤(Military Training Related Injury)简称军训伤,是指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武装以及其他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直接导致的运动系统的急、慢性损伤。军事训练损伤是各国军队和平时期的多发病,其损害官兵身体健康,削弱部队战斗力,成为非战斗减员和制约卫勤保障能力提高的突出难题。近年来,祖国医学中的许多疗法简便实用,对军事训练伤治疗有一定优势,现将近10年中医药治疗军事训练伤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
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各国军队差异较大,并且不同兵种的发生率也不相同。美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2]表明,基础训练期每个月的训练伤发生率为6%~12%(男),2个月的累计发生率女性为55%,男性25%,海军特殊训练的训练伤发生率为30%。我军不同兵种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4]:海军新兵连训练伤发生率为17.8%,步兵训练伤年均发生率为4.7%,空军2.3%,装甲兵2.5%,海军训练伤的发生率较其他军种高,估计与海军训练时海上情况新兵不易把握, 不能很好的掌握其要领有关。 张磊[5]报道的某军医学校新兵学员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1.48%,其中男学员26.15%,女学员16.67%,且发生率随着学员军训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军校学员多为学生中的优秀者,入学前忙于学习,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有关。
2 中医药治疗军事训练伤
中医药治疗训练伤的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中药外用、针刀和综合疗法四种。近年来,各训练基地应用各种中医药疗法进行训练伤的试验与临床研究,初步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训练伤具有广阔的前景。
2.1 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进行疾病诊断治疗的方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诊疗方法之一。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治疗的施术部位,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调和气血,通络止痛。杨增慧[6]选取阿是穴或伤处敏感体穴,运用放射状针刺法治疗飞行人员各类急慢性训练性软组织损伤,根据损伤范围、深浅和局部解剖,选择适当的针具,有效率达98.5%,而且对急性疼痛的缓解率亦显著高于理疗法。火针是将施术之针烧红再进行治疗的一种针灸疗法,利用火针有形无迹的热力,温其经脉,鼓动阳气以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林道庞[7]应用火针治疗部队腕踝训练伤,获得较好疗效。安召永[8]选取膀胱经穴和阿是穴,采用留针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2例患者经过1周治疗后,腰痛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患者能参加一般军事科目训练。梁波等[9~10]采用密集型电针治疗军事训练致颈背腰部疼痛和膝关节疼痛,通过密集针刺覆盖所有疼痛部位,总显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式,且疗程明显缩短。
平衡针法是针法的一种,是在阴阳整体学说、神经交叉学说、经络系统学说和生物全息学说基础上起来的,各个部位都有相对应的穴位名称(不同于针灸穴位),讲究平衡取穴。王文远等[11]采用平衡针法治疗训练伤2 560例,临床治愈984例;显效(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大致恢复正常)1 480例;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功能未见明显改善)96例,总有效率96.25%。
在受伤部位实施推拿手法,可促进血液循环,松弛挛缩的软组织,分离粘连,滑利关节,促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针灸和推拿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止痛效果, 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促进损伤部位的功能恢复。近年来在训练伤的治疗和康复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吴昌明等[12~13]使用手法复位,并配合针刺局部穴位或取穴绷带加压固定治疗训练伤,取得满意效果。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慢性训练伤,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疗程短、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的优点,并对解除疼痛,恢复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2 中药外治 某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散寒疏风、解毒消肿的功效,中药的外洗或熏蒸能消除或减轻局部炎症水肿,解除或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管壁弹性,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有效地缓解腰痛[14]。在野外训练时经常采用。向海燕等[15]用韭菜外敷治疗军事训练伤49例,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急性肌肉扭挫伤换药1~2次后即痊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汤庆文等[16]用干曼陀罗花100 g 放入1 000 ml 60 ℃ 白酒中浸泡20 d 后擦洗患处,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00例,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全部有效。贾峰等[17]把中药复方(归尾5 g,赤勺15 g,红花9 g,桃仁15 g,制乳香9 g,香骨草18 g,伸筋草18 g,艾叶12 g,苏木15 g,川牛膝15 g,黄柏15 g,防风6 g,土元15 g,地龙15 g)煎成药液熏洗。2个疗程总治愈率100%。
2.3 针刀 针刀疗法是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把西医手术刀和中医的针融为一体,其治疗具有针和刀两种作用,可将粘连挛缩的组织有效分离,疏经通络,改善循环。随着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研究和对针刀工具与治疗方法的改良,针刀医学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军事训练伤的治疗中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李邦雷等[18]用针刀治疗腰臀部军事训练伤543例。本组病例治疗1~9次,平均4次。治愈471例,显效36例,好转1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6.1%。高华、王继良等[19~20]用小针刀治疗军事软组织损伤、慢性顽固性疼痛,对病情重、病史长、范围大的病例,术毕同时注入利多卡因、泼尼松和维生素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药物,总有效率达100%。
2.4 综合疗法 针灸、推拿、中药外用、穴位封闭及物理疗法各有所长,局部封闭用药往往可以暂时可逆性阻断神经传递,产生消炎止痛的作用。推拿手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简单地把挛缩的软组织,分离粘连,润滑关节。药物封闭辅以手法推拿按摩作用于损伤的部位,可达到消炎镇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采用针灸、推拿、药物和理疗等综合治疗[21~22]治疗慢性训练伤,则是训练基地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李立峰[23]在局部封闭、推拿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8例,59例患者经手法治疗、外敷加局部封闭1次而痊愈;9例患者经手法治疗、外敷加局部封闭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外敷2次后痊愈。
冲和疗法是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方法的理论,并吸收了其各具体疗法优势的一种综合疗法,集按摩、拔罐、刮痧、温灸和药物透皮吸收于一体,通过冲法、和法、按摩、刮痧、拔罐、温灸等手法的综合施治,产生冲击性和牵引性动态负压,使其经皮肤迅速吸收,促进炎性水肿的消散、吸收,使劳损的肌肉得到休息和恢复,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肌肉组织和神经得到营养供给。徐希国[24]冲和疗法治疗新兵闭合性软组织训练伤325例,全部有效。本疗法操作方便,无需用火,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携带。体现了冲和疗法在治疗闭合性软组织训练伤中的独特优势,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3 结语
目前,许多学者从新训伤发生、的不同环节入手研制防治新训伤的药物和方法,已有较大的进展。其中中医药疗法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针灸、推拿等简便操作技术没有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评价标准不统一,给训练基地的培训推广带来一定困难。(2)中药的外治法在训练伤的防治方面应用较少,实验研究开展不足。(3)综合疗法种类繁多,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4)缺乏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继承和发展中药外治法,规范和推广针灸推拿等简便实用技术,有效整合多种疗法,大力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大基层卫生员的技能培训,为中医药防治军事训练伤奠定坚实的基础。
【】
[ 1] Richard AS, StephaNe KB, Stanley Ⅱ,et al.Epidemiology of illness and inury among US Navy and marine corps female training populations[J].Military Medicine, 1999, 164(1):17-21.
[ 2] Kaufman KR, Brodine S, Shaffer R. Military training?related injuries: surveillanc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J].Am J Prev Med. 2000 ,18(3 Suppl):54-63.
[ 3] 谢建伟, 吴宣树. 海军某部2002年新兵训练伤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03,31(4):77-79.
[ 4] 谢世华, 韩春呜, 王新园, 等. 不同兵种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J].人民军医, 2008, 51(3): 146-147.
[ 5] 张 磊, 秦永生, 董宏伟. 某军校新学员军训期间训练损伤流行病学调查[J].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 3(6):381-382.
[ 6] 杨增慧, 刘敏善, 刘映平. 放射状针刺疗法飞行人员训练伤68例[J].上海针灸杂志, 2000, 19(5):26.
[ 7] 林道庞, 刘延红. 火针治疗部队腕踝训练伤[J]. 吉林中医药, 2003, 23(11):43.
[ 8] 安召永, 刘 娟, 陈 芳. 留针拔罐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2例[J].医学信息, 2006, 19(8): 1440.
[ 9] 梁 波, 宋冠军, 冯锡丽. 密集型电针治疗军事训练致颈背腰部疼痛95例[J].人民军医, 2008, 51(3):139.
[10] 徐 红, 吴焕淦. 电针结合小剂量双氯酚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5(4): 457-459.
[11] 王文远,杨玉堂,刘士敏.平衡针疗法治疗训练伤2 560例疗效分析[J]. 颈腰痛杂志, 1994,15(3):137-138.
[12] 吴昌明. 手法加针刺治疗足踝扭伤68例[J].人民军医, 2003, 46(6):363.
[13] 蔺亚平, 权 冬, 易 嵘, 等. 腕关节训练伤46例治疗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30(5):38-39.
[14] 李 迅, 刘建平. 草药治疗腰痛[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5(5):525.
[15] 向海燕, 刘永成, 申正克. 韭菜外敷治疗军事训练伤49例[J].中国民间疗法, 2001, 9(6):34.
[16] 汤庆文, 张春光, 戴延忠. 曼陀罗花酒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00例[J].医学创新研究, 2007, 4(33):72.
[17] 贾 峰, 张秀婷. 中药外熏治疗军训软组织伤35例[J].临床军医杂志, 2006, 34(6): 719.
[18] 李邦雷, 武丛丛, 吴启坤. 针刀治疗腰臀部军事训练伤543例[J].人民军医, 2006, 49(9):518.
[19] 高 华, 郭 兴, 李秋红, 等. 小针刀治疗军事训练伤234例[J].人民军医, 1998, 41(8):439.
[20] 王继良, 孙银中, 闵现杰. 针刀加药物治疗膝内侧副韧带训练伤58例[J].人民军医, 2006, 49(10):619.
[21] 缪爱平.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下肢军事训练伤78例[J].人民军医, 2008, 51(6):344.
[22] 杜 平, 许俊峰, 丛 斌. 局部封闭加推拿按摩治疗慢性训练伤64例[J].中国校医, 2007, 21(5):589.
[23] 李立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扭伤68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 14(3):55.
[24] 徐希国, 田英军, 刘禄明, 等. 冲和疗法治疗新兵闭合性软组织训练伤325例[J].武警医学, 2003, 14(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