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精子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作者:孔祥林, 刘鲜林, 常傲霜
【关键词】 精子; 显微镜检查,,扫描;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在白血病、红细胞病变、细胞凋亡等游离细胞的临床诊断及基础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对人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由于人精子含水量大,表面导电性差,因此是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的难点。为了使其适应扫描电镜观察的要求,并更好地显露其表面的形态结构,在制样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清洗、脱水。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 dyn/cm,样品极易受到脱水张力的损伤,发生收缩和变形[2]。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时,由于其二次电子的产率低,样品密度低,电子束容易穿透;而样品脆弱,又经不起电子束长时间的照射。因此,要想取得质量较好的图像,正确调整扫描电镜工作时的参数也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反复对不孕症患者精液样品的制备和观察,出一套较好的制样方法,并选择适合的加速电压,取得质量较好的图像。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漩涡混合器,普通离心机,普通冰箱,JEM JEE-5B真空冷冻干燥机,HITCH E-1010离子溅射仪,HITCHI S-3400N扫描电镜。
1.2 样品制备
24 h内(4 ℃冷藏)送样(10 ml试管)的精液,漩涡混合器摇匀(1~2 min)。采用离心清洗法:用吸管吸取样品1 ml,加5 ml PBS(或生理盐水)离心清洗(2 500~3 000 r/min,5 min) 3次,注意:去上清液时宜缓慢倒出,每次管底留液应不少于0.5 ml[3]。加3%~4%戌二醛固定30 min,PBS离心清洗2次,清洗方法同前。然后分别用50%、70%、90%、100%乙醇作梯度脱水,每次15 min,离心3 000 r/min,5 min。在常温、常压下(也可在冷冻条件下)用100%的醋酸异戌酯置换乙醇,时间30 min,然后3 000 r/min,离心5 min,去除上清液(可见管底有白色絮状物),用吸管吸管底液2~3滴滴到载璃片上,干燥(也可采用JEE-5B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用玻璃刀切下含有样品的部位,大小2 cm×2 cm。粘样后进行表面导电处理:HITCH E-1010离子溅射仪喷金,时间80 s,电流15 mA,真空7~10 Pa。
1.3 精液样品的观察
电镜参数设置:图像模式为SE,束流(Emission)70 nA ,工作距(WD)20 mm/30 mm,样品台倾斜(T)400,物镜光栏(AP)2~3号,亮度对比度为自动, 焦距为自动加手动,物镜消像散(OS)为手动。扫描电镜观察设两组不同的加速电压-放大倍率条件,第1组:10 kV、20 kV、30 kV×10 000倍;第2组:12 kV×10 000倍、×15 000倍、×20 000倍。
2 结果
10 kV加速电压的图像质量较好,图像显得比较自然,背景噪音较小(图1)。20 kV加速电压的图像显得生硬,表面粗糙,样品及背景有雪花点噪音,样品边缘出现变亮的放电现象(图2);30 kV图像焦距不清,无法通过调焦得到理想的图像(图3)。第2组观察条件中, 12 kV×10 000倍×15 000倍图像较好(图4、图5)。12 kV× 20 000倍以后,聚焦开始变差,样品表面已感模糊,样品表面可观察的细节,并没有随图像的放大而有更多的细节显露(图6)。
3 讨论
精液样品制作与液体细胞培养、血液、组织渗图1 10 kV加速电压的图像(10 000倍) 出液、感染脓液、咯血、呕血、痰液、脑脊液、胸腹水等类似,必须先清洗后固定。因为清洗掉样品表面的杂物,有利于充分显露样品表面的细节和减少观察时的干扰。乙醇的表面张力为22 dyn/cm,对生物样品的损伤较小是比较合适的固定剂[2]。采用乙醇梯度脱水再用醋酸异戌酯置换乙醇,是本样品处理方法的关键。在清洗和固定过程中,离心是主要的分离手段,其中把握好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十分重要。因为,离心力过大样品中该清除的粘液、杂质会沉入管底,达不到清洗的目的;离心力过小去除上清液时样品会丢失过多,给电镜观察带来困难。经多次实验观察,2 500~3 000 r/min离心5 min较适合该样品的清洗。
电镜观察中,锁定了束流和工作距离等可以调整的参数,以加速电压和放大倍率作为观察条件指标,设置了:10 kV、20 kV、30 kV×10 000倍;12 kV×10 000倍、×15 000倍、×20 000倍两组观察方法。观察发现,按上述方法制成的样品,扫描电镜的图像质量较好,样品表面比较干净,轮廓显露完整、形貌清晰,损伤、变形较小,表面有细节可见。经倾斜样品台400观察,图像立体感强,样品的相互关系清晰易于判断。
由于二次主要是来自样品10 nm的浅层,反映样品的表面形貌衬度[4]。25 kV、30 kV加速电压过高,入射电子束进入样品过深,击发出的二次电子不易逸出样品,二次电子的产率反而减少,图像的清晰度变差。可见,加速电压的高低,对医学、生物样品的图像质量,也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比较认为10 kV加速电压比较合适,因为其产生的二次电子像质量较为理想。扫描电镜的放大倍率实际上是样品被扫区与屏幕尺寸的大小之比[5]。由于扫描电镜采像尺寸是固定的(非数字放大),所以它们有如下关系:放大倍率1 000倍、5 000倍、10 000倍、100 000倍,电子束扫描样品的宽度分别为125、25、12、0.125 μm。因此,高倍率下(>10 000倍)想要看到样品表面的细节取决于:一是样品表面有<0.125 μm起伏的结构,经实测精子头部的大约尺寸为2.5 μm×5 μm,也就是说至少在2.5 μm×5 μm的尺寸中要有<0.125 μm起伏的结构;二是要尽可能提高样品表面二次电子的产率。生物膜的主要成份是脂类、蛋白、糖类,导电性差,可以采取物理(喷金)、化学染色(柠檬酸铅)的方法来改善[2];三是扫描电镜要有较高的分辨率。生物样品表面形貌和它们的结构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制样方法,调整扫描电镜的参数来改善观察效果,使常规制样不能显露的细节得以显示。
HITCHI S-3400N虽为普通扫描电镜,其分辨率的理论指标仅为3 nm,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观察时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但对于头部直径为5 μm的精子来说,仍显得游刃有余。图像在20 000倍后开始模糊,样品表面结构不能更好的被显露,说明制样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
[1]杨勇骥.实用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 .
[2]凌诒萍,俞章.细胞超微结构与电镜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3]王仲涛.组织和细胞扫描电镜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
[4]程时,彭学敏.生物医学电子显微镜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7.
[5]付洪兰.实用电子显微镜技术[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