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结肠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霞 董雪云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癌症;悲观厌世;心理护理

    从1776年开始第一例的结肠造口术至今,结肠造口依然是直肠肿瘤,直肠外伤,先天性崎形等疾病的重要方法。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其他原因,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有增长及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每年至少有10万人由于各种原因须行结肠造口术[1]。造口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给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及自我形象的混乱,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年轻患者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因此,做好中青年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情绪,使之配合治疗非常重要。为了解中青年肠造口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特点,预防和及时解决该类患者的心理问题,本研究选取我科近两年来接受结肠造口术的中青年患者共46例,对其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随访,得出的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结直肠外科2006年2月到2008年2月共行中青年永久性造口术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5~57岁。

    2  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2.1  手术前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

    2.1.1  惊愕、恐惧  本组46例,共有12例出现此类心理问题,是发生率较高的。年轻的患者正值生命的鼎盛时期,当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并且需要做造口时,往往最早的反应就是惊愕及恐惧,出现“为什么自己那么年轻就会患癌症?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惩罚?”等惊愕、怨世的心理。其次是由于对癌症的不了解,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死亡,做了造口就没有了肛门,成为一个残废人等恐惧心理。

    护理对策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医护人员以自己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同情心,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安慰和劝导患者并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详细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护理以及预后等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了疾病的原因并能从心理上接受患病的事实,从而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通过采用这种对策,该类患者均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2.1.2  绝望、抵制  本组46例,共有3例出现此类心理问题。主要是当患者得知道自己患上直肠癌时,面对手术与肠造口的双重打击,加上很大一部分患者由于对肠造口认识不足,认为手术后就会变成一个废人,从而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手术治疗[2]。

    护理对策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我们一方面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还向患者详细说明造口只是改变大便的排出方式及位置,只要处理得当一样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请身体恢复好,心理健康,性格开朗的热心的造口病友现身说法,介绍其术后的适应过程及现在的感受等,该3例患者的心理调节均取得良好效果,均能从拒绝手术过渡到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2.1.3  忧虑、悲观  本组46例,共有40例出现此类问题,是术前心理问题中发生率特别高的。不管是什么原因的造口手术,对患者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的打击更大,他们在单位是骨干,在家庭是支柱,因此担心配偶、恋人、朋友及同事的厌恶,担心以后不能正常的工作及学习,害怕影响家庭生活。同时年轻男性患者忧虑性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忧虑影响日后的生育,害怕失去爱情、家庭等,因此精神忧虑、彷徨、孤独、悲观、忧心忡忡等。

    护理对策  针对患者忧虑的原因,我们主动向患者说明行肠造口术对性激素分泌没有影响,性生活的质量下降,多与精神因素有关[3],在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外,同时也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建议患者的配偶,恋人及亲人多与患者交谈,多亲近和照顾患者,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以减少患者的彷徨孤独,紧张等不良心理,使之能主动配合治疗,效果良好。

    2.1.4  紧张、焦虑  本组46例均有出现此类心理问题。无论何种手术,都会产生手术是否成功的怀疑,对手术的安全性、预后及压力等担忧而导致焦虑心理,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中青年直肠癌患者尤其如此。

    护理对策  术前我们注意主动关心患者及家属,耐心的对待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介绍本科室的医疗技术力量及所取得的成就,使患者及家属建立对本科室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信心。

    2.2  手术后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

    2.2.1  恐惧、不安  本组46例,共有40例出现此类问题。由于患者第一次看到造口外露的肠黏膜,不由自主地感觉害怕及恐惧,虽然术前就知道自己必须做造口,可是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器官外露都会感到恐惧不安,无奈甚至厌恶自己,情绪波动较大。

    护理对策  术后早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对患者能否顺利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细心地分析了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慰支持和鼓励患者,使患者能面对现实。同时也做好了家属的心理指导,引导家属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去影响患者,使患者能以良好的状态接受后续治疗。通过采用这种对策,该40例患者均能以自己的良好心态,顺利度过围术期。

    2.2.2  自卑、消极  本组46例,共有23例出现此类问题。术后大便通道的改变,使患者不得不面对臭味、泄漏、皮肤刺激等难堪的情况,造口给年轻患者带来的不单是身体的缺憾还有心理的打击,造口不受控制的排便,以及产生的臭味,早期护理不当易弄脏衣服等,使患者不知所措,担心亲人及朋友,周围的人嫌弃自己,产生了痛苦自卑及消极等心理。

    护理对策  此时我们注意关心和尊重病人,不怕脏臭,及时的更换造口袋,清洁造口周围皮肤,保持被服清洁,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造口的护理[4],并告知排便正常后行造口结肠灌洗等方法训练定时排便习惯,可以减少造口袋的使用。同时鼓励患者的配偶、朋友探视,让患者感觉到周围的人没有嫌弃他,使他们在亲朋好友制造的良好氛围中均顺利恢复健康。

    2.2.3  孤独、依赖  本组46例,共有26例出现此类问题。中青年处于生活事业的顶峰时期,排便方式的改变,使年轻患者有强烈致残心理,心理压力大。一方面对生活、对亲人、对工作充满依恋,担心家庭社会对他们冷落嫌弃,出现了孤独感,另一方面肠造口的烦琐护理又使他们产生极度的依赖心理,有时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依赖医护人员及亲人去做[5],通过被照顾出现受到重视的错误感觉,更加加重他们的依赖心理。

    护理对策  当我们发现此问题后,及时督促亲属陪护,亲朋好友的经常探视,使其分散注意力,消除孤独感,同时建议其同事、领导适当探望和关心,使患者充满感激之情,感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平时我们亦让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会患者选择合适自己的造口用品,指导患者正确的护理造口周围皮肤、清理和更换造口袋,使患者学会照顾自己的肠造口,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如此,患者均能很快适应术后的各方面改变。

    2.2.4  焦虑、忧郁  本组46例,共有42例出现此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年轻患者的生活要求高,担心康复后造口的存在影响性生活,给家庭及爱情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担心造口所造成的自我形象紊乱影响日后的工作生活及社交活动。

    护理对策  我们术后做到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向其配偶做好思想工作,告知直肠癌术后对性激素的分泌没有影响,性生活下降多与精神因素有关,进行性生活前清洗造口或进行结肠灌洗,然后换上迷你袋,开始给双方一定的适应时间,并注重性生活前的准备,通过双方的努力行正常的性生活应该是可以的。其次教会患者日常避免穿着紧身衣服,少吃产生臭气的食物,外出时带足够的造口袋等,让其知道造口给他们带来的只是少许的不便,并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以解除患者的焦虑。

    3  出院指导及心理咨询

    3.1  患者康复后我们均鼓励其参加造口联谊会,通过造口联谊会可以使造口者认识更多同病相怜的朋友,朋友间可以相互鼓励,交流经验及心得体会,减轻他们的孤独感[6],当造口者在联谊会看到跟他一样的人恢复术前的生活,会激发他们重返术前生活的信心。其次联谊会是由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组成,当患者出现护理困难的时候有个可以咨询、寻求帮助的群体,对造口者的心理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3.2  指导患者出院后从事轻体力劳动及工作,以免发生造口旁疝,传授生活技巧,如穿宽松的衣服,以免摩擦造口及外观不雅,每天观察造口排出物性质,指导正确使用造口用品及如何保护周围皮肤,告知进少渣、高营养、无刺激食物,少进高纤维及易产气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同时对无肠灌洗禁忌的患者,教会其肠造口灌洗方法,灌洗连续1个月,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7]。

    3.3  利用造口门诊、造口联谊会、定期随访等形式,随时指导造口者的生活、饮食、肠造口护理及造口产品的选择,对造口者给予健康援助。帮助造口者获得疾病及自身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8]。

    肠造口的康复护理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应重视生存质量,行肠造口术虽然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患者往往不容易接受,心理负担很重,造口患者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9],所以完好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正确对待造口带来的生活不便,消除不良情绪。上述46例患者通过我们以上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均能术前安心接受手术,术后情绪稳定恢复良好,能主动参与造口的自我护理,提高自我的适应能力及生存质量,对解决该类患者的围术期心理问题,取垗了良好效果。

【】
  [1] 万德森,朱建华.周志伟造口康复理论与实践[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2] 周令明,夏征.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3,9:57.

[3] 黄小萍.心理因素对直肠癌病人甏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4):447.

[4] 陈书娈,明英,高颖慧.年轻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6(25):67.

[5] 孙木吟.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8,(11):55.

[6] 郑美春,周志伟,万德森.直肠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10(2):95.

[7] 程秀玲.加强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术后生活质量[J].临床护理杂志,2002,1(1):27.

[8] 鲁清芬.肠造口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J].天津护理,2004,12(1):59.

[9] 辛丽娜,郭蕊.肠造口病人的心理评估及自我护理培训[J].康复,2004,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