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的作用
作者:秦国良,路剑新,李华,岳茂兴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救信息化化无线联网终端系统在提高急救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启用ZX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后统计出60秒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发出出车指令后出车台次、完成院前院内衔接人次并与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组、猝死抢救成功率、脑外伤康复出院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60秒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率45.20%,而对照组为28.99%。60秒内出车台次率71.96%,对照组61.47%。60秒内完成院前院内衔接率94.35%,对照组为12.46%。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95,P<0.01)。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99.80%,对照组为99.26%;猝死抢救成功出院率3.23%,对照组为1.54%;脑外伤康复出院率96.71%,对照组为94.82%。结论 对患者实施抢救时间及院前院内衔接时间的快慢,直接关系到伤病员能否及时得到救治及院内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启用ZX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解决了院前和院内伤病员病情信息快速交接问题。统计证实告知系统有助于缩短抢救伤病员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 院前急救;网络;信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pplied in at?sence rescue information notification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Methods ZX120 system was applied in the at?scene rescue.Prehospital rescue information was received within 60 seconds.The number of received calls,dispatched ambulance and fulfille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rehospital at?scene rescue personnel and the on?call hospital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For the ZX120 system during the first 60 seconds,the rate of received rescue call,the dispatched ambulance and the fulfille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rehospital and the on?call hospital was 45.20%,71.96% and 94.35% respectively,while for the control group,it was 28.99%,61.47% and 12.46% respectively(P<0.01).The rehabilitation rate of cardiovasculor disease was 99.80%,while 99.26%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habilitation rate of sudden death was 3.23%,while 1.54%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habilitation rate of cerebral trauma was 96.71%,while 94.82%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Whether the patient could be rescued successfully mostly depends upon the time on the rescu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prehospital rescue and on?call hospital.ZX120 system could do much help for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saving precious rescue time and increasing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Key words:prehospital rescue;network;information
新世纪急救最新的趋势应是“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1]。如何将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院前急救中来,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院前急救作为现代急救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怎样合理使用院前急救现有的装备,提高院前急救的工作效率,缩短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时间,是提高院前急救效能,充分发挥院内急救资源,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3,4]。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及多方考察,于去年与深圳中兴公司合作,由中心提供急救数据、具体要求,中兴公司负责设计、编程,共同开发了一套ZX120院前急救信息预告知急诊室无线联网终端系统(以下间称急救信息告知系统),是120急救调动指挥系统,集有线、无线、机网络、卫星定位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现将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急救中心将2007年11月10日~2008年2月9日使用急救信息告知系统时接听呼救电话、派出急救车辆及救治病人情况与上年度相应时间段内未使用急救信息告知系统时接听呼救电话、派出急救车辆及救治病人情况分别设定为使用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情况如下:(1)使用组:接听呼救电话7144只,派出急救车辆7151台次,救治患者7171例(见表1),所接患者的病种分类及康复情况见表2。(2)对照组:接听呼救电话6692只,派出急救车辆6694台次,救治患者6715例(见表1),所接患者的病种分类及康复情况见表2。表1 使用急诊告知系统前后工作情况表2 患者的病种、科室分类及康复情况
结 果
我们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对上述两组进行2个样本率差异的显著性测验,结果如下。
1 根据表1使用组60秒内完成接听呼救占该组呼救电话的45.20%,而对照组为28.99%,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组T=19.29,P<0.01)。
2 使用组在接到调度发出出车指令后60秒钟内出车占该组出车总数的71.96%,对照组为61.47%,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B组T=12.87,P<0.01)。
3 使用组在60秒内完成院前院内衔接人数占该组患者总数的94.35%,对照组为12.46%,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C组T=95,P<0.01)。
4 根据表2中数据统计可见,使用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占该组病人总数的99.80%,对照组为99.2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T=2.16,P<0.05);使用组猝死抢救成功出院占该组3.23%,对照组为1.54%,二组无显著性差异(T=1.11,P>0.05);使用组脑外伤康复出院占该组96.71%,对照组为94.8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T=2.1,P<0.05)。
讨 论
1 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可有效地缩短接听呼救电话时间
人们在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中,每当遇到突发事件或急性发病时,都会迅速想到生命的保护神——120急救中心,但当需要帮助的伤病员或伤病员家属拨打120呼救电话时,都会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而不能很好地表达呼救原因及呼救地址,从而使调度中心接听呼救电话的调度需要反复询问患者病情及呼救地址,增加了接听时间,以致有时会延误抢救患者的最佳时间。自启用了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后,患者的呼救地址可迅速显示在接警台上的电脑中,明显地缩短了接听呼救电话的时间,并可以使调度在接听电话的同时先发出准确出车地址的指令,随后将了解到的信息通过该系统发往执行急救任务的车载显示器上,在60秒内接听完呼救电话的次数非常显著地多于未启用前(T=19.29,P<0.01)。
2 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可明显地缩短救护车驾驶员从接到出车指令到出车的时间
随着技术的,信息化时代的突飞猛进,为院前急救的快速有效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5],在启用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前,从事院前急救的车辆每当需要出车时,驾驶员都要耐心等待调度发出呼救地址,有时还要反复核对,因而延误出车时间;启用了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后,驾驶员接到出车指令,车载显示器上就能显示呼救的地址,并且还能显示伤病员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致病原因、主要症状等,使急救医生在救护伤患者前有足够的时间根据显示情况做好准备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救治伤病员的质量,60秒内迅速出车的次数非常显著地多于启用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前(T=12.87,P<0.01)。
3 启用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后能提高院内抢救伤病员的成功率,缩短了院前院内的衔接时间
以往救护车接到伤患者后,不能将患者的情况迅速有效地告知院内急诊科,只能靠救护车到达后,通过车载警报的鸣叫告知院内急诊科,然后才有急诊科护士前来接诊,遇到危重专科患者时,只能等患者到达院内急诊科后才能通知有关专科医生前来接诊,延误了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启用了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后,救护车在转送伤患者途中就能通过车载设备通知前往的医院,在医院急诊科的急救信息预告知急诊室无线联网终端——LED显示屏上显示出伤病员性别、年龄、致病原因、主要症状、执行急救任务的车牌号、预计到达院内的时间等信息,使得救护车到达医院时就有接诊护士在接诊,危重专科患者有专科医生在接诊;车载设备同时还可以根据车上患者情况的变化、送达医院的变化而及时向医院发送变更信息,非常显著性地缩短了院前院内衔接时间(T=95,P<0.01),为危重伤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显著提高了院内抢救心血管、脑外伤等疾病患者的成功率[6](T=2.1~2.16,P<0.05)。
4 急救信息告知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操作简便,功能实用
急救信息告知系统采用当前成熟的CDMAIX无线通讯技术,其数据传输速率高(153.6Kbps),稳定可靠,实时性、准确性高。在突发的群体伤害事件中,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将患者的数量及现场检伤情况通知接诊医院,并能同时把各自伤患者的姓名和其主要症状连在一起,为医院及时组织抢救力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年罕见的冰雪灾害面前,该系统各项运作指标稳定,LED显示屏上传输的信息、图像清晰,并有语音提示功能,对提高急救病人抢救成功率起到了显著作用。
【】
[1]岳茂兴,何东,秦国良,等.“信息化、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创建[C].见:“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集.无锡: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2008.49.
[2]霍军.运用120通讯调度系统指挥现场急救的探索[J].中华医学与健康杂志,2007,4(7):42-43.
[3]岳茂兴.创伤的现场急救与模式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9):644-646.
[4]Regel G,Lobenhoffer P,Grotz M,et al.Treatment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an analysis of 3406 cases treated between 1972 and 1991 at a German level 1 trauma center[J].J Trauma,1995,38(1):70.
[5]岳茂兴.重视和加强多发性创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9):581-583.
[6]岳茂兴.灾害事故现场急救[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6.24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