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商”概念的提出及其教育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道华 时间:2010-08-15

摘 要:面对知识爆炸、信息浪潮的冲击,良好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的具备,已成为对人尤其是对学生群体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实中,学生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越来越没有方向感,自信不足、经受不住挫折与失败的打击已经成为各类学生普遍的现象。素质的提出,教育方法的改革,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根本上的问题。为了让学生真正“好学”、“学好”,传统的灌输式、强迫式教育模式已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尽头。鉴于此,本文提出“学商”的概念与内涵,从教育学和学生成才的角度阐述一些积极意义,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给探索教育方法的人们一些新的启发。
关键词:学商 智商 情商 心理潜能
一、学商的提出
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我国的教学方法、方法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方法都在进行改革。其中,改善学生思想观念,调动其心理潜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和指导他们树立理想、确定目标,使之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甚至自动学习,真正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是最为有用、最为重要的教育改革。这也正是本文中“学商”提出的实际作用与积极意义。
一个人学习的目的、目标、方向、动力、能力、信念、毅力、策略的层次与大小,以及面对学习的压力、挫折等方面的调整解决能力,用我们现在通用的情商、智商等概念,都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全面描述,为了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自己提供一个可量化的标准,来检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学习效率,本人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来阐述这个现象。通过深思熟虑,我发现用“学商”这个词最为恰当。
我们说,智商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对、社会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单纯的高智商并不能保证学习成绩优秀,智商一般的不一定在学术上就没有建树。
宋代的“神童”方仲永未得到后天充分的教育,成年后就陷入了平庸;“狼孩”的故事也证明,错过了正常的发育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低能儿的水平。相反,小时候被人视为“迟钝的孩子”、高中时被老师骂作“永远不能成才”的“笨蛋”的爱因斯坦,后来却成为旷古绝今的物家;数学家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因数学不及格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可是后来经过发愤攻读,他偏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调查,诺贝尔奖金获奖者并不是他们同学中智商最高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高智商只是一种先天因素下的“潜能”,不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和科研实践,要转化为现实的智能是永远不可能的。智商测量的结果也表明,多数人的智商都处于中等和中偏高的范围内,平凡的普通劳动者与伟大的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只要接受良好的后天教育和实践,有理想,有目标,主动学习,努力拼搏,都能从普通人变成具有较高智能的“天才”。因此说,一个人能否有所建树,关键是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勤能补拙”,“逆境成才”,其含义就是此理。由此可见,“智商”不能代替“学商”。
而单纯的高情商如何呢?高情商的人可能会在商业上有所,在行政管理上有些优势,因为他们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但在学术上有大成就者却闻所未闻。情商高而学习并不优秀者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先进,没有一定的智商做基础,没有必要的相关知识做后盾,是很难发挥其情商天赋的。象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那样,虽然可能一时得志,但最终仍免不了失败与被嘲笑的结局。可见情商再高也掩饰不住智商不足的尴尬,没有科学知识基础的情商只是小术,上不得大雅之堂,最终可能是一个可悲的结局。由此可见,“情商”也不能代替“学商”。
当然,“智”、“情”、“学”三者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智商高又情商高的人,再加上高学商,可以说无往不胜,无坚不摧,那可是难得的复合型“天才”呀!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犹如凤毛麟角,非常罕见。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只有不断提高智商、情商和学商,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流的情商素质,才有能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


二、“学商”提出的意义
1、“学商”的概念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条教学的方向和策略,也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动力、能力与效率的量化指标。
2、“学商”是学习、研究能力的素质描述,也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写照,是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3、智商、情商与学商三者没有矛盾,它们互相促进,相互依赖,从不同的侧面反应一个人的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从而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生。
三、“学商”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具有高学商的人,应该是:理想远大,目标明确;主动学习,满怀热情,有计划有步骤,善于时间管理,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功成不傲;矢志不渝,信念不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1、理想远大,目标明确:理想是较为模糊、笼统的概念,而目标则有清晰、具体的内涵。托尔斯泰说:“理想好比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美好的理想好比一颗健康的种子,只要具备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和适当的水分,便能够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诚然,古往今来,凡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往往都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加强学生理想教育是其成才的关键,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学生所肩负的使命决定了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是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的人。
2、主动学习,满怀热情:对自己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他会竭尽全力去工作,同样,对自己学习充满热情的人,不论他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始终如一地积极面对,不断超越,获得成功。热情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智能,能够帮助一个人释放潜意识中的无穷能量,让他能够破除一个个谜团,顺利打开成功之道。所以,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是爱学习、想学习,以学为乐的人,必然是对学习满怀热情,满腔热忱的人。
3、有计划有步骤,善于时间管理:一个学商高的人,善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没有一个这样的计划,目标就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每个计划都有时间限制,没有时间限制的计划就不是真正的计划。其实,从明确目标的时候开始,时间管理就已经启动了。没有目标,时间管理也无从谈起。有了详细计划,你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也就不会无所事事,或做事不知轻重缓急了。清代著名学者彭淑端曾经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也。”所以,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在学习上有计划有步骤,善于控制自我,有“今日事今日毕,不把事情拖明天”的好习惯。
4、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功成不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锲而不舍;在失败面前不气馁,百折不挠;在成功面前不忘形,功成不傲。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困难挫折。有人问爱迪生,在他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所以,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区别就是:面对挫折所持的态度不同。马克思说:“在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看看牛顿的成功史,看看诺贝尔的发明史,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巨匠,是因为他们和众多科学家一样,都有着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所以,对于高学商的人来说,必然具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和精神,不知难而退,不浅尝辙止,不满足于现状,为着自己的最终理想,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5、矢志不渝,信念不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如果说行动是船,热情是油,那么信念便是发动机,没有信念的人就像航船没有发动机,永远只能原地踏步。当我们心中充满信念时,信念便会传送一个指令给大脑神经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状态,从而打开通往脑海记忆部分的通道,把所需要的答案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所以,只要控制好信念,就能发挥极大的潜能,开创美好的未来。在学习和科研上,只有充满信念的人,才有勇气去打破藩篱,冲破常规,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开拓中寻。人生也是如此,谁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信念不灭,梦想终会成真!
所以,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对理想矢志不渝,对信念永不熄灭,在学习上勇于实践,在研究上开拓创新。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挖掘出人的创造潜力,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实现高贵的人生价值,享受丰富的成长乐趣。

[1]王晓萍等编著 心理潜能[M].北京:城市出版社, 1997.516-517,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