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的现实要求,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全面的教育,就是培养创新思想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的教育。
【关键词】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志;健康心理
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这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大问题。而教育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素质教育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而艺术的本质,是与美学的结合体。科学是永无止境的,美学也是永无止境的。因其庞大而艰巨,因其综合性强,因其永无止境。所以,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全面得以全面的发展,就是使学生既在思想方面有进步,又要在学习方面有所进步,还要在身体上有健康的体魄。在这一方面,毛主席早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就提出要“三育并重,身心并完”的主张,在新成立以后,他多次强调,“青少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今天我们谈的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一种使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健康的劳动者的教育。
2?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创新思想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因为青少年思维最活跃,最富于幻想。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根据青少年的这一特点,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一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点燃孩子们的智慧火花,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湛蓝天空。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第一,要规范要求和教学民主相结合。在必要的秩序范围内,要努力形成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评判标准,才能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创造力的发展离不开质疑、争论、批判。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和批判,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建立,这是我们大家都晓得的道理。所以,要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不要从众,不要迷信,要敢于争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二,知识技能与创新技能相结合。世界上有三种水平的教学:知识水平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教学,创新水平的教学。
3?素质就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的教育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否,跟意志力不无关系,意志力强的人克服困难的办法总要多些,问题解决得要彻底一些,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教育对象由于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困扰,很多时候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抑郁、痛苦的情绪状态中,如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将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第一,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教育学生对事物要一分为二,要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又要看到有利的一面。挫折不是一件好事,但要使学生懂得人生挫折十之八九,每个人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经受得起挫折的锻炼,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磨砺我们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第二,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使之克服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
第四,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情感教育和人际适应教育,使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体察别人情绪,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第五,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坚定人生信念,在困难和挫折中充满信心,养成自觉,果敢坚韧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