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博藏楚簡的幾點討論意見
一、坪
“坪”字《詩論》計二例。學者多主張釋為“旁”[2],亦有學者釋為“坪”[3]。
按整理者對“坪”字的隸定不誤。其字形可參郭店簡《尊德義》12“不順不坪”、34“均不足以坪正”諸例之“坪”。
釋“旁”者最有力的證據為《楚帛書》甲篇“旁”之字形。據此則將簡文“坪”隸作“旁”(從土旁聲)似乎無可非議。但這樣一來,至少《尊德義》中的二例“坪”得改隸作“旁”,其餘數十例楚係文字“坪”字的隸定均得重新考慮。
“平”以及“坪”字的字形分析是一個尚待研究的問題,是否以“旁”或“方”爲聲符,尚未敢斷言。古文字的隸定目前有嚴格隸定與寬式隸定兩種處理方式,若作字形分析,將其隸作“旁”是可以的。若作寬式行文,將其隸作“坪”亦是有根據的。若一定要斷言將該字隸作“坪”是錯誤的,甚至生出“坊門”等種種說解,竊意以爲不妥。
從辭例來看,《詩論》2:“頌,坪(平)德也。”郭店簡《老子》丙4:“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王本三十五章作“安平太”。則“平德”正乃天下歸往之德,其字用其平正義,又包涵有成德而天下歸往之義。《史記·周本紀》:“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因有“西伯蓋受命之君”之美譽。《詩論》5:“有成功者何如,曰:頌是也。清廟,王德也,至矣。敬宗廟之禮,以爲其本,秉文之德,以爲其業。”《詩大序》:“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爾雅·釋詁》:“平,成也。”西周時政權與神權合一,凡有大事,平而成之於宗廟,則《詩論》謂《頌》為“平德”,字不可移。
《詩論》4:“詩其猶坪(平)門,與賤民而豫之,其用心將何如?曰:邦風是也。”此“平門”乃孔子打的比方,用以説明《詩》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