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斠补举例——以《太平御览》引《唐书》为中心(一)
《太平御覽》(以下簡稱《御覽》)是考訂《舊唐書》的最重要的參考書之一。由於《御覽》引《唐書》的內容大多與《舊唐書》出於同一史源,《舊唐書》中的許多錯誤,都可以根據《御覽》的記載加以校訂[1]。但是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御覽》引《唐書》與《舊唐書》之間的關係存在一些錯誤或模糊的認識,受傳統觀點的影響,人們往往只是將《唐書》看作《御覽》摘引自《舊唐書》的內容,迄今爲止,尚未對《御覽》引《唐書》進行科學整理[2],既影響了對《御覽》引《唐書》的史料價值的認識,也使得《舊唐書》中一些明顯的失誤長期沒能得到糾正。
我們在系統輯錄、整理見於《御覽》的《唐書》資料的基礎上,將《御覽》引《唐書》的內容逐條與《舊唐書》進行了比勘,發現了許多可以利用《御覽》加以考訂的《舊唐書》的錯誤,本文擬將其中涉及到史實判斷或文義理解的錯誤分爲四種類型舉例討論:第一類屬於前人及時賢沒有注意到的,可以利用《御覽》引《唐書》加以考訂的《舊唐書》的失誤。第二類屬於前人已經注意,但還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的《舊唐書》的錯誤。第三種情況是前人根據《御覽》的記載,已經對《舊唐書》的錯誤進行了正確的考訂,但是中華書局點校本《舊唐書》仍然延續了原有錯誤,沒有吸納有關的校勘或研究成果[3]。此外,在編纂《新唐書》及《通鑒》等史書時,曾大量參考和利用了《舊唐書》的資料[4],而《舊唐書》的錯誤也影響了這些史籍的內容,通過尋繹《御覽》的有關記載,對這類失誤也可以加以訂正。本文將分爲四節對以上四類情況分別加以探討,通過討論,希望能引起或加深對《御覽》引《唐書》史料價值的認識,同時對《舊唐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有所助益。
這裏還要強調的一點是,除了第三節點校本失收前人校勘成果諸條外,第一、二、四節討論的《舊唐書》的失誤,在點校本中也全都未出校記。也就是說,本文涉及的所有條目都屬於中華書局點校本失校或誤校的內容,正文中對此不再具體說明。
一
自清代以來,學術界對《舊唐書》已經做了大量的校勘和考訂工作,並由中華書局組織人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整理出版了點校本,對研讀和利用《舊唐書》的資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由於對《御覽》引《唐書》的史料價值認識不足,在以往的整理工作中也遺漏了不少可以利用《御覽》加以糾正的錯誤,試舉證如下。
1. 卷二《太宗本紀》上,1/22[5]
太宗自南原率二騎馳下峻坂,沖斷其軍,引兵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