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的地位与应用
内容摘要 :设计素描在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素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潜在的艺术素质和创造能力,如何将素描的绘画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素描表现与创造才能,是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关键。
关 键 词 :素描教学 设计素描 创造力
当今素描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地位早已被大家所认同,但如何使素描教学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一直是大家探讨的话题,围绕着素描教学如何有机地同提高学生潜在的艺术素质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已成为焦点。早在包豪斯学院时期,艺术就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并聘请伊顿、康定斯基、克利、蒙特里安等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组织双轨制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和实用设计思想的综合人才。克利认为:“不应该模拟,而是遵循自然的和法则,法则造成自然,而不是单纯地再现自然的外表而已。”这种观念曾经被人们所淡忘,但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练后,人们再次发现了它的内在价值。这也提醒人们,素描作为艺术教学的基础课程所担负的重任,如何培养复合型的设计创作人才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当前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已超越了写实与具象表现的范畴,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放在首位。这一点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中得到启示,他们把艺术语言的创造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塞尚采用几何化的手法概括和改变对象的形体,分割画面,打破了传统忠实描绘对象的手法,这种主观的艺术处理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冲击,而毕加索则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不仅对物象的外部形态加以变形,更在神态上进一步夸张,采用种种反常规的手法,从而达到艺术上的惟妙惟肖的效果,这也反映出这位大师摆脱了客观物象的束缚,在观念和手法上达到随心所欲的完美境界。马蒂斯则注重画面的构成形式,强调画面的色块对比及画面的装饰意味和情趣。塞尚曾经说过:“艺术不是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在自然中找出严密的秩序,然后重新构成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自然。”说明完美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源于创造。而另一位艺术大师罗丹也曾说过:“仅满足于形式以达到乱真,纠缠于无足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从以上两位大师的话语中不难理解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其最终目的是发掘表现事物的本质,这种观念给后来的设计师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教学训练表现方向应有所侧重,但设计素描所追求的设计思维意识、设计思维理念是共同的。设计创意素描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观察与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意初期凭空想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局部借鉴的形式,随着能力的提高,则要求学生独立创造。设计素描创意大体可归纳为超写实素描创意,运用素描写实技巧把不同物象加以重构,产生离奇、荒诞、幻象等非常规和非逻辑的图式,形成画面新的含义,或者就物象的某一局部进行超写实表现,造成一种视觉冲击使人过目难忘,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对画面图式进行抽象性素描创意,根据对具象形态认识理解的前提和基础,诱发创造性的抽象思维,画面形象可采用纯抽象的元素或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创造出个性化素描的形式;材料肌理素描创意,材料是视觉传达的重要途径,也是视觉语言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设计素描的学习过程中可借助不同材料去表达素描语言,也可以依靠辅助性材料和素描绘画语言构成画面肌理效果,丰富的肌理效果能够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赋予素描作品以新的形式和意义。
设计素描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每位学生或设计师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记录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是整体设计过程的一个环节,设计素描的表现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是造就设计大师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