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王玉雪 袁小丽 司剑林

  摘要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病原、流行因素,从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防治技术,以期指导小麦生产。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该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败变质,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造成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根据河南省2010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河南省2010年小麦赤霉病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00.00万~133.33万hm2,如果小麦抽穗后遇连阴雨天气或持续高湿天气将偏重流行。
  1危害
  我国重要麦区都曾经遭受赤霉病的危害。黄淮地区近几年来赤霉病发生的频率高,对小麦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赤霉病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单端孢霉毒素中的B族毒素是一种致人呕吐、动物流产的毒素,B族毒素有2种:镰刀菌烯醇(NIV)和脱氧镰刀菌烯醇(DON)。因此,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的问题,也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2病原
  针对小麦赤霉病的致病菌种群问题,很多专家认为无性态是禾谷镰刀菌种(Fusarium graminiarum),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随着研究的进展和种的概念的扩张,禾谷镰刀菌不再是1个种,而是一个具有11个种的族系,并且其他多种镰孢如燕麦镰孢、黄色镰孢等也能引起赤霉病。
  3流行因素
  3.1气象与栽培因素
  小麦赤霉病流行的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 ℃,最低8 ℃,最高32 ℃[2]。在相对湿度80%~100%时发育最好。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是20~25 ℃,分生孢子产生速度最快的气温25 ℃[3]。一般小麦抽穗后的温度条件可满足病源菌发育生长,流行的关键是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流行与栽培管理和种植方式也有密切关系。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造成麦田湿度高,降低小麦根系呼吸和抗病能力。玉米小麦轮作地,翻耕不深,玉米秆还田量大和带菌残渣为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流行提供大量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