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勇 时间:2015-01-02

  2.3气候对发病的影响
  以2007年为例,北安市大豆菌核病发病率较高,是由于6月降水量大于常年,再加上7月低温、寡照、土壤潮湿引发了菌核病病菌的萌发,造成大豆再次被侵染,致使许多地块大豆大面积死亡[3]。
  2.4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土地不平,排水不畅;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使菌核病病菌有了萌发的机会。大豆种植过密或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繁茂,透气性差,湿度增加,促使菌核病病菌萌发。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
  播前要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抗病良种播种。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及时铲趟,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勿施用过多氮肥,以减轻发病[4]。合理密植,采用垄三栽培的方式,保苗25万~31万株/hm2;采用45 cm小垄密栽培,保苗33万~35万株/hm2;采用110 cm大垄密植栽培,保苗达38万~40万株/hm2为宜。感染菌核病的残枝是大豆菌核病病菌的主要来源,当病田收获后,应将病残体收集烧毁,不能留在田间[5]。生产用种需从无病田留种,确保种子不带病菌。
  3.2化学防治
  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至子囊盘形成盛期,即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用量450 kg/hm2喷洒防治,每隔7d喷1次,共喷2~3次,防效可达85%以上[5]。
  
  4参考文献
  [1] 张楠,王娟.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03(1):30.
  [2] 赵丹,许艳丽,李春杰.大豆菌核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大豆通报,2006,82(3):15-16.
  [3] 程志明,矫洪双,陆修德,等.大豆菌核病流行预测研究[J].大豆科学,1994(1):48-52.
  [4] 郭桂清,卢亚东.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S2):38-39.
  [5] 戴明丽.大豆菌核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中国农技推广,20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