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病的诊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郭洪友 郑聃 时间:2015-01-02
  5病理变化
  尸体迅速腐败和臌胀,天然孔常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患部肌肉黑红色,肌肉间充满气体,呈疏松多孔海绵状,有酸败气味;局部淋巴结充血、出血或水肿;肝、肾呈暗黑色,常因充血稍肿大,还可见到豆粒大至核桃大的坏死灶;切面有带气泡之血液流出,呈多孔海绵状,其他器官常呈败血症的一般变化,尸体因迅速腐败而高度膨胀,常从口、鼻、肛门、阴道流出带泡沫的红色液体,其他器官有出血水肿或坏死灶等变化[4]。
  6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作出初步临床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一是丰厚肌肉有气性坏疽和水肿,有捻发音;二是丰厚肌肉切面呈海绵状,且有暗红色坏死灶;三是丰厚肌肉切面有含泡沫的红色液体流出,并散发酸臭味。
  7防治
  对近3年内发生过气肿疽的地区,每年春季要接种气肿疽菌苗,大、小牛一律皮下注射5 mL,小牛到6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约6个月。早期治疗用青霉素,每天肌肉注射2~3次,每次200万~300万U,肿胀局部早期可不切开,直接用3%双氧水或0.25%普鲁卡因青霉素,于肿胀周围分点注射,后期必须在严防散毒的条件下,迅速切开,除去腐败组织和渗出液,用1%~2%高锰酸钾水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而后撒布磺胺粉。还可以用四环素、金霉素等治疗,或10%磺胺噻唑钠溶液,静脉注射,2次/d,每次100~200 mL。一旦发生本病,对牛群逐头检查,发现病牛、疑牛就地隔离治疗,其他牛立即接种气疽菌苗,原厩舍及用具饲槽等均必须用10%的漂白粉水或0.2%升汞溶液等彻底消毒。病尸严禁剥皮或食用,应连同污染垫草等一起烧毁或深埋。
  8体会
   册亨县群众在生活困难时期,对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剥皮吃肉,内脏随意散落,造成了环境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风、洪水及人畜的迁徙过程中,使牛气肿疽梭菌病原的范围扩大,一旦发生疫情,很难查清传染源。群众防疫意识淡薄,防疫观念不强,是造成牛气肿疽梭菌发生的主要原因。动物死后,群众不及时报告,反而将动物尸体出售给不法商贩,有的将动物尸体随意处置,造成了疫情的扩散,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大检疫力度,严惩不法商贩,杜绝病死畜流入市场。加大《动物防疫法》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防疫意识,主动、自觉地接受防疫,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按程序接种气肿疽梭菌疫苗,定期驱虫,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9参考文献
  [1] 任晓涛,陈庆波.一例奶牛气肿疽病的诊治[J].新疆畜牧业,2009(6):54.
  [2] 朱龙泉,李秀眉,张新权.一起牛气肿疽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杂志,2009,28(6):93.
  [3] 匡继才,郑庆维,蒋照彩,等.牛气肿疽病的诊治[J].云南畜牧兽医,2009(3):16.
  [4] 杨支维,黄龙.牛气肿疽的诊断及防治[J].贵州畜牧兽医,2009,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