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明代藏书楼建筑的文献保护功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宁圣红 王艳翠 时间:2014-06-25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皇史宬和天一阁为代表的明代藏书楼在文献保护方面的设计,探讨了明代藏书楼建筑对清朝及民国的影响,认为基于文献保护的明代藏书楼建筑设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提出今天的图书馆建设应学习明代的经验,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关键词]文献保护;藏书楼建筑;明代
  
  文献的损毁现象自古有之。文献遭受损毁,主要有两种原因,一为水湿、火烧、虫蛀、鼠咬、霉烂等自然侵蚀,一为政治、兵燹等人为灾害。中国古代的藏书家嗜书成癖、爱书如命,他们对文献的保护十分重视,采取种种措施来应对书厄。如,从文献保护的角度进行藏书楼建筑设计;采用书帙、函套、夹板、书匣等护书用品来保护文献不受尘土虫霉的滋扰;采用涂有防虫药物的护叶;书籍包角;制定严格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制度;曝书;施药等等。这些措施尽可能地预防了书厄的发生或将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经历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献保护经验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有诸多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藏书楼建筑的角度来谈明代的文献保护,冀望能使今人更多地认识到藏书楼建筑对文献保护的重要意义,能未雨绸缪,将文献保护从抢救性修复的被动局面提升到主动、积极预防的层面上来。
  
  1 明代藏书楼建筑设计中的灾变防范意识
  
  明代的藏书家大都重视文献的保护。他们吸取了明以前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来改善文献保存的自然条件,很多藏书已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一时期的文献保护,加深了对藏书楼建筑设计的认识,由此派生了多个文献保护领域代表性的藏书楼建筑。
  
  1.1 皇史宬——皇家藏书楼的典范
  皇史宬是一座“石室金匮”式的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皇家藏书楼。它始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由于明代前期,宫中多次失火,弘治五年(1492年),内阁大学士丘浚上书孝宗皇帝建议:“请于文渊阁近地,别建重楼,不用木植,但用砖石。将累朝实录,御制玉牒,及干系国家大事文书,盛以铜柜,庋于楼之上层。如诏册制诰,行礼仪注,前朝遗文旧事,与凡内务衙门所藏文书,可备异日纂修全史之用,盛以铁柜,庋之下层。”丘浚的奏章得到了孝宗皇帝的赞许,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被拖延下来。后到世宗皇帝时方才实施。他下命建神御阁为贮藏之所,并指定内外用砖石垒砌,内分两层,上层奉御容,下层藏训录。又以石匮夏月发润,改制铜匣。经过两年的施工,嘉靖十五年,神御阁全部完工。建设过程中,神御阁改变了建设“重楼”的初衷,成为一座宫殿式的黄瓦大屋,建完后,被更名为“皇史宬”。
  皇史宬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前为管理区域,后为藏书区,中间以三座门相隔。其正殿位于后院居中,为七开间,建筑构件全部为石料,无一钉一木,是为“石室”。整个建筑构筑于1.42米高的石台之上,殿前有一宽阔的丹陛,可以用来晾晒书籍。屋顶是坡型结构上覆黄色琉璃瓦。大殿墙厚六尺多,设卷门五座,东西山墙各有一窗,门窗均为整块汉白玉做成。殿内地面筑有石台,台上摆放着外包铜皮的樟木柜,即所谓金匮。
  皇史宬整体的建筑设计非常的科学,适合档案图书的长期保存。第一,它的建筑材料全部为砖石,而不用木料,既防火又坚固耐久,可以抵御岁月的侵袭。第二,皇史宬的墙体很厚,导热导湿的系数极小,而且由于砖石具有相当大的热容量,能吸收或放出热量来减小建筑内部温度波动的幅度,实现一个相对恒温恒湿的小环境。第三,皇史宬坡形结构的屋顶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远远小于平屋顶,而表面光滑的琉璃瓦进一步增强了屋顶的隔热性能。同时坡形的屋顶有利于防水。第四,皇史宬有东西两窗,对开的窗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及时排出湿气、调节温度。第五,1.42米高的石基和殿内的石台,可以保障文献免受地下湿气的侵袭。以上这些建筑设计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文献的寿命。实践也证明,在这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完美结合的建筑中储存的文献,迄今都鲜有霉迹和虫蛀现象。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