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晓娜 时间:2014-06-25
  2 IC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IC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起步都比较晚,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以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哈定图书馆建设世界范围内第一个IC为比较基点的话,我们与国外的差距至少有10年。在实践进展方面,国内只有香港、澳门的一些大学开始尝试建设IC,在“2005年海峡两岸图书馆创新发展与服务高层论坛”上,香港大学的彭仁贤馆长作了题为《香港大学图书馆10年展望》的报告,介绍了香港大学图书馆IC的创建过程、服务模式以及对IC内具体设施、布局和人员的规划。另外,澳门大学图书馆潘华栋馆长在报告中也提及了他们对于IC的构想和展望。大陆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图书馆还没有构建IC,既有意识上的原因,也有馆员不足、经费紧张等原因,但有的图书馆已经在作了一些尝试,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在以IC的理念来改变个别阅览室的设施,暨南大学图书馆一直在加强学科馆员的现场咨询和服务、用户培养等,而且新馆大楼也规划了个人研修区、无线上网、主题展览等,为全面建设IC做准备。 
  2.1研究文献 
  国内对于IC开始关注最早的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初景利教授在《大学图书馆学报》上发表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2002年研究进展》一文中提到IC的概念。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在2005年3月发表的《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毛军博士在2005年8月发表的《以Information Commons的名义: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实践》,以及李平在2005年4月发表的《Information Commons:一种新的研究型图书馆服务模式》是笔者查询到的国内比较早的关于IC的研究文献。最近两年来,国内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呈加快上升趋势,成果数量急剧上升。 
  2011年9月1日,笔者使用使用Google Scholar进行搜寻,在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网页中,约有275,000项符合信息共享空间的查询结果。另外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统计结果(检索时间2011年9月1日),国内发表关于信息共享空间方面的论文共353篇,使用的关键词主要有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区和Information Commons等。 
  2.2研究内容 
  从研究的内容看,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一般介绍性文章最多,并且大部分是建立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借鉴上,这反映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这些关于IC的综述性文章关注的比较多的是IC的模式、运行机制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但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国内对IC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对国外IC的建设和案例介绍和分析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孙瑾的《Calgary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解读》和刘盈盈的《美国10所高校馆信息共享区实例的分析借鉴》等文章。 
  2007年以来,国内的图情界学者开始从一些比较具体的角度对IC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成俊颖等人在图书馆杂志和图书情报工作上发表的《复旦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调查问卷分析》、《基于用户调查的研究型高校IC构建设想——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为例》两篇文章。文章从研究用户对IC的需求入手,分析国内用户对IC的需求,进而提出国内建设IC的指导原则,开辟了国内对IC进行实证性研究的新路。 
  总体来说,国内对于IC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国内的IC研究还会升温,并将带动更多的图书馆启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旬玲.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8,(5). 
  [2]李越,唐小利,陈晨.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及其启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8). 
  [3]郝群,朱莉,成俊颖.信息共享空间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