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谷胜男 时间:2014-01-05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其职业性
  一,要将对课程设置按照“需要、够用”的原则进行优化,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人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的需求为依据,突出应用性、增强适应性、体现可持续发展性,着力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满足培养的人才有实力应对职业岗位流动和职业岗位专业素质要求提升的需要。二,课程的设置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三,灵活选用教材。现行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教育部推荐采用的教材,这本身就包含着灵活性,因为教材有多种版本,程度不一。各院校还可根据院校本身的实际以及各专业的要求组织教师和企业合作编写教材,突出其实用性和职业性,为学生走向市场做好准备。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其应用性
  一,加大校内实训课培训力度。旅游管理专业要单独设置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时数不少于总学时的40%,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二,在校内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聘请当地业界精英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三,深化校外定岗实习制度,学校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工学交替,产学结合。四,完善实训体系,形成“学习一考证一实习一再学习”的模式。
  (四)加强师资建设,体现其“双师”性
  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第一,走专、兼职相结合的道路,在有基本固定的教师队伍基础上聘请旅游行业从事实际工作的资深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学生实践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使较内外教学优势互补。院校自身教师应加强与行业的接触,向“双师型”发展。第二,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黄金周、双休日或者在学生专业实习时赴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研修锻炼,了解旅游市场信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第三,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由旅游行业、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和评审工作。
  结语:随着,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以及人才结构都有了新的变化,高职高专旅游院校应审时度势,及时研究市场需求,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结合,最终实现“以学办学、以产辅学、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双需、双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甄尽忠.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伏六明.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N]中国大学教学,200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