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半刚性基层钻芯取样方法的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泽华 魏金刚 时间:2010-08-22

  摘要:基层上层钻芯,可只钻到该结构层,用工具来试着轻轻撬动芯样,只要不出现断芯、两层联结牢固,说明该结构层整体性符合要求,不必将钻件取出,而是完整地留在试洞内,对切缝补洞。
  关键词:钻件;整体性;切缝补洞
  
  当你乘车行驶在高速公路时,是否注意到通车一两年的平坦的道路上会出现几个“烧饼”模样的坑状塌陷,犹如膏药贴在脸上一样,使你不爽,也影响着你的行车安全。它是对施工质量检查时钻取芯样即钻件留下的试坑没有回填处理好造成的隐患;有沥青路面的原因也有路面基层的原因,主要是基层的原因。不对路面面层和基层钻芯取样来消除这些隐患,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路面质量的技术性能指标将无从谈起。怎样做到既能控制工程质量又能消除留下的隐患,本文有以下建议(只谈基层):
  
  1 规范检测,有人控制
  
  首先了解路面基层钻取芯样的意义和要求:
  
  1.1钻件
  钻件是检查路面的最好方法(包括检测两结构层黏结情况的层间滑动指标)。基层整体性能是路面整体性的基础,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它是防止路面局部网裂、形变、坑洞的关键结构,也是我们为之追求的目标。另外,还可以从芯样钻件中检测出其他指标,例如:颗粒均匀分布情况、密实情况、结构层的厚度,也有要求作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其主要指标是检测基层整体性能。
  
  1.2钻件的检测方法
  钻件的检测方法是按规范要求的频率随机取样确定位置,每2 000m26个点,也有采用每车道200m一个点的。钻件取出后要对其进行观察和描述,观察其完整密实情况、层间黏结情况、有无松散和烂根、有无扰动掉块现象,并对其做描述和记录,必要时还要拍照和录像。
  对于钻孔来说是钻件取出后,有专人负责,及出洞内的水分和泥浆,用同样的材料回填分层捣实。笔者认为,对洞壁四周要用铁钻凿出一些毛面,或凿成斜向螺旋状的条纹,以增加连接成整体的能力。但就这样,还是避免不了出现坑状塌陷的现象,只是概率降低到最小限度而已。而有的承包商、施工队也没有做到,或者说做到不到位,更有甚者连补洞这道工序也给省略了,任其在下道工序施工中一带而过;干脆不补的毕竟是极少数,但是留下让人担心的质量隐患。
  怎样做到既保证抽检频率和检测钻件的目的,有相对消灭质量隐患,下面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2 依照规范转移规则。改进钻件取样方法
  
  2.1依据规范要求,做细做好试验段的钻芯取样工作及检查方法
  必要时增加频率,加大抽样力度,待钻件均符合规范要求,证明其试验段的整体性符合要求,层级黏结良好,并且逐一详细描述其取样位置、距中线或控制线的距离,如需要还要特别要注明取样点相应在摊铺机的螺旋拨料器的位置,用于考察摊铺机的摊铺效果、集料分布情况和摊铺机的工作性。
  只有当其质量检查、试验和评定或评价后,证明所用的混合料材料、摊铺压实机具、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符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在确保其材料、施工工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用于实际施工。
  
  2.2实际施工钻件的检查工作
  按规范要求的频率随机取样确定位置,对于底基层和基层下层可按正常钻件取样;当对于基层上层或在单层基层取样,在钻取芯样时,可只钻到该结构层的下层2 cm~3 cm处,提起钻头后,用平头螺丝刀或专用工具来试着轻轻撬动芯样,只要不出现断芯、两层联结牢固,就说明该结构层整体性符合要求,并不将钻件取出,而是完整地留在试洞内。这样,既保证了抽样检查的’频率,基层结构得到了全面检查,相对的工程质量也得到保证。同时,避免了破坏性检查对路面的破坏。对于施工检查过程中,需要找出范围局部处理的路面,应在接缝的有代表处钻取钻件,方法同上。
  当然也有建没项目曾为了减少路面的破坏,提出采取监理、承包商共检和减少抽样频率的方法;这样于其少检,反而不如留下钻件;况且有的工程一取就是一下子钻取3层钻件,几十厘米整齐、密实、层间黏结牢固,芯样都被拿出来。

  只要其整体性合格,附带检测的其他指标可这样解决:
  (1)验证集料颗粒均匀分布状况、厚度均可以用在检测压实度的灌砂法、水袋法挖取试坑时在施工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能够解决;如颗粒分布状况、材料级配情况能够通过筛分现场试坑试样和观察挖取的试洞侧壁来比较全面的了解;密实情况有压实度作为证明最有说服意义;厚度更是能够通过测量试坑厚度、测量高程差解决。
  (2)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查,主要是指室内成型基层混合料材料的试件强度,规范也是这么规定的;路面钻取芯样试验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属于结构的强度,结构强度的检查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来加以判断,因为它凝固硬化形成强度的过程与室内的混合料材料在养生环境、温度、湿度上都有所不同。
  如果需要现场的结构强度要钻取芯样,本文主张在试验段上把工作做细做好,尽量不要或少在基层上层或在单层基层钻出无侧限抗压强度钻件来检查强度。
  
  2.3对于没有取出钻件的试坑进行补洞处理
  (1)钻取芯样检查后,虽然试样没有取出,但还是要尽快用有压力的水把试坑切缝冲洗干净,待晾干后处理补上切缝。
  (2)补上切缝之前,要制作“金属切缝塞卡卡条”,金属切缝塞卡卡条宜用稍薄于切缝金属条或铁丝从6个或4个不同的方向插入切缝,最好做成T字型或倒L字型金属切缝塞卡卡条,如有可能做成带倒刺金属切缝塞卡卡条;插入时不能把钻件碰断和碰动,否则把钻件留在试洞内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插入金属切缝塞卡卡条应距基层表面有1.5 cm-2.0 cm的距离,以免不测。
  (3)补切缝时,分两步进行:这里建议先用低标号的水泥和粉煤灰灰浆灌缝。灰浆的比例、强度待试验确定,标号不能太高,在10MPa左右为宜。灰浆灌缝48 h后,在用M7.5号或M10砂浆把上面补抹平整,砂浆的补抹厚度不小于1.2 cm~2.0 cm。
  (4)切缝补洞要有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位置留有记录。
  (5)切缝补洞的补洞材料强度,应该达到该材料混合料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才能够开放;要注意保护好施工检查成果。
  
  3 结束语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建设者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检查和工程竣工后的检测、验收,都是为了保证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公路工程质量检查和试验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它对整体工程质量又有所损伤,例如路面基层钻取芯样钻件的检查、压实度挖取试坑检查,都属于破坏性检验,大量的破坏性检验又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得到合理监测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无破损检测,最大限度地减小检查的破坏性,减少破坏性检查的频率是公路人为之努力的责任之一,关于改进半刚性基层。钻件取样试验方法的建议正是实现这一责任的探索。
  本文的目的是降低检查路面对路面原状的破坏,最大程度地保持路面基层的整体性,这里的思考受启发于CB/T28281《技术挑选型抽样检验》中的抽样转移规则,结合本人对路面基层钻取钻件的理解,与实际施工质量检测过程所看到的、又想到的,思考后得出提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