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7
关键词:电脑美术设计;创新思维 ?
1 电脑美术设计是技术与设计的结合?
新世纪是一个技术化的时代,谁都不能否认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作为一种高级的设计工具,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劳动时间的缩少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更有着创作方式的改变,甚或是创作思想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的是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变革,或者说是设计实现手段的变革。以平面设计为例,可以说一部平面设计史伴随着的是一部印刷史,伴随着的是印刷工艺的发展与变革;从铅版刻印到数码彩印,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几乎已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发挥。技术与艺术并重,未来经典设计应具有的又一特点。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 “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电脑美术是传统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它更有赖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所以,电脑美工需要电脑技术与艺术创意的完美结合。就拿设计软件为例,图像处理软件大王photoshop和绘图专家coreldraw以及动画精典3DMAXS等,给这种表现方法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容易。photoshop完美的图像自由组合给这种表达方式得到极易体现。电脑技术是表现手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得快、精、准、美、特;只有精通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技巧,才能很好的表现设计艺术。电脑美术设计有别于纯艺术,一些效果用电脑技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技法、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感染力,尊重学生个性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拓宽学生发散思维?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博览群书、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突发其想、出其不意。要在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洞察和感染能力,特别是在最富活力和表现欲的青少年时期,抓住眼前的机会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创造性的成长就开始了。人的主体性或说是个形是与生俱来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对人作为创造性个体的肯定与欣赏。在电脑美术教学中要力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而学生越是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就越能激发起个人的成就感。因此,尊重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艺术创新性思维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电脑美术教学中,本身就是一个以科技为载体的事物,留有很大的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电脑美术实例,会有多种操作方法做出多种视觉效果。鼓励学生这种艺术表现,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是致胜的法宝,它贯穿于设计艺术的整体脉搏,不论是传统设计还是设计都一样。? 3 不断加强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世界多元化融入电脑美术设计创新意识之中?
越是民族化也就越世界化;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要避免“天下设计一大抄”的现象继续蔓延。我们的设计既要具有民族的特色、要有文化根基,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好的电脑美术设计作品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电脑美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电脑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集、艺术、文学、、心为一体;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是天生具有,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使之与成熟的心智合一,是艺术的最高目标。只有这样,美术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才能为艺术的继承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优秀人才,让艺术之光永远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
[1]?田少煦.数字设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J].美术观察, 2003,(3).?
[2]?周香.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2003,(5).?
[3]?赵农.著中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视觉设计[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