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结构影响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秀远 时间:2013-02-14
    2005年,我国对汇率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实施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制度,这是向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此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加大,并呈现明显升值趋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本文从实际有效汇率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并分析原因,通过实证方法加以验证,最后给出相关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动分析
  我们运用贸易特化系数(TSC,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这一指标来衡量和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本文中的对外贸易结构指的是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即各类进出口商品占全部贸易额的比例。贸易特化系数是一国某种/类贸易产品的净出口额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TSC=(X—M)/(X+M),-1≤TSC≤1。
  一般说来,当TSC指标值越接近一1时,表明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越低,当TSC指标值越接近1时,则表明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越高,当TSC指标值接近零时,贸易产品的竞争优势则比较均衡。如果一个地区的高级贸易部门的贸易特化系数呈上升趋势,而低级贸易部门的贸易特化系数呈下降趋势,那么可以认为该地区贸易结构呈优化趋势。
  研究表明,我国贸易结构总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全部进出口商品的TSC从1996年的0.04上升到2008年的0.12,累计增加了0.08,特别是工业制品贸易特化系数大幅上升, TSC从1996年的0.06上升到2008年的0.27,累计增加了0.21,显示出工业制品竞争优势出现了较大的改观,对整体贸易结构贡献较大。同时,工业品自身的贸易结构也显著改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特化系数稳中有升,1996-2008年间TSC累计增加了0.13,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上升,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竞争力不断增强,1996-2008年间TSC累计增加了0.4,对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贡献不断加大。
  二、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分析
  有效汇率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它的变动反映出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变化。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是指,以一国对外贸易伙伴国与该国的贸易额在该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为权数,将各贸易伙伴国的名义汇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汇率指数;实际有效汇率是指名义有效汇率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所得的汇率指数。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表明汇率升值,汇率变动对一国产品的对外价格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反之则表示汇率贬值,汇率变动对一国产品的对外价格竞争力产生有利影响。本文所使用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月度有效汇率指数,并通过几何平均加权法计算年度指数。研究表明,我国人民币有效汇率呈上升态势,而且波动幅度较大,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走势基本相似,特别是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明显,升值幅度不断加大,2008年比2005年升值了22.56%,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倾向日益显著,汇率波动和走势更多地体现各种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中的ADF检验对1996-2008年间贸易特化系数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其中REER代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并经过计算),TSC1、TSC2和 TSC3分别代表初级产品贸易特化系数、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特化系数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特化系数。结果表明,REER、TSC1、TSC2和TSC3是二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进一步检验。
  我们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6-2008年间的汇率变动和我国不同产品贸易特化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汇率变动是影响三类贸易特化系数的Granger原因,即汇率变动对我国初级产品、工业制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贸易结构产生了影响,考虑到我国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的现实,从而可以得出人民币汇率的日益市场化变动对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在总体上促进了我国贸易结构的改善。因此,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真实反映人民币的实际对外价值,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
  二是汇率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均衡有效汇率的形成。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方面要不断加大步伐,扎实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和改善。同时,浮动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也有利于央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改进我国的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