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姚蕊 时间:2010-06-24
  摘 要: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又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我国文化产业的滞后与其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密切相关。因此要发展的文化产业必须深入挖掘我国的文化资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整合国内外两种文化资源;以政府推动为形式,以市场化运作为内容,通过机构重组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加强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快创新性资源积累。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智能资源;战略选择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五十多个民族,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为我们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尧舜禹,到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再到最后一个王朝的灭亡,前后经历了5000多年,在这浩瀚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夏商的甲骨文、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1 文化产业资源的内涵
  
  任何一个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都与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其中心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把有限的资源(即投入)转变成为有形的产品(即产出,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为其他产业提供的附加值等多种形式)。它所依赖的不仅有其他产业的共性资源——资金、技术、设备等,而且还有特殊性的资源——文化资源,即文化可以像物质资源一样,通过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赋予它具体的商品或商品属性,使其较之原来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资源的要素组合可以划分四大类:(1)货币资源,这是文化产业投资和运作的动力。(2)技术资源,包括文化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技术和装备等。(3)专利资源,包括著名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是保护的无形资产。(4)智能资源,它是直接决定文化含量的人力投入,包括三种形态:一是符号化的文化知识;二是经验型的文化技能;三是创新型的文化能力。
  
  2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浩如烟海。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轻视了将其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社会经济资源,而仅仅是在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的层面上,以办事业的方式对其进行开放和利用。这就使得今天的中国仍处在既是一个文化资源的大国,又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小国的状况。我国文化产业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制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国内现有的体制对产权和版权的保护还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在中国,泛滥的盗版滋养了地下工厂、黑作坊并促使其迅猛发展,对我国出版业、音像制品和电影产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另一方面现有体制条条分割束缚了文体资源的合理流动。现行文化系统中不少单位特别是国有文化系统的文化单位仍然依照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管理,把专业分工划分得过于狭窄,结果各自为政,垄断分割。各单位拥有的信息、知识、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难以合理共享,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能以资源为纽带实现联合,文化产业资源闲置浪费,利用率低,存在重复建设,低水平使用等现象。
  2.2 政策法规滞后限制了对国内文化资源的开放
  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制订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其他资源投入本国的文化产业,最大程度以挖掘本国的文化资源,将其从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中国是全球著名的恐龙蛋化石之乡,但相关的恐龙蛋化石资料却在好莱坞拍摄的巨片《侏罗纪公园》及其续集《失落的世界》中得到了广泛采用;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而迪斯尼公司却用这个素材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还将这张“中国牌”打向世界市场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的文化资源在国内遭到冷落,在国外却倍受青睐,真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何能够减少这种尴尬,使中华文明在我们自己手里发扬光大仅靠国人的自觉性还不够,还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保护开发。
  2.3 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中缺乏创新型智能资源
  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包含大量的知识,但一般的文化生产可能是简单复制,而高级的研究开发不仅可以制造出商品,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大量新的知识,作为下一阶段生产的新资源,即创新型智能资源。这一过程可表述为:
  创新能力+资本+技术+知识(产权)→新的产品+新的知识。
  “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明确提出了研究开发的投入指标:(1)投入指标,包括研究开发的专业人数,研究开发经费;(2)活动指标,包括举行国际会议和参加的人数,国际合作者人数等,并提出了研究开发的产出指标,包括直接产出即研究成果,间接产出,即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
  与国外许多文化集团都注重研究与开发投入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研究开发的经费很少,各主管单位虽然有实验室,但大多属于政府的行政机构,缺少经费来源也无专门的研究开发项目。有的文化企业急功近利,不愿投入经费进行研究开发,由此造成项目开发上的大最低水平重复。因此,我国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病因就在于缺乏前瞻性的研究开发。   3 我国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
  
  (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整合国内外两种文化资源。过去我们的文化产业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但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继续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更需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即是不仅“防守”和“拿来”,而且要“进攻”和“走出”。的文化产业也要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换为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两种文化资源。2000年新年,上海大剧院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联手举办了“上海·悉尼2000年的跨越”卫星双向传送会。虽然在两地不同的舞台上,在同一时间内纵情高歌,但却能通过两地的卫星电视,同时传送给南北两半球的广大电视观众,这是一次文化创意、人才、技术设备、市场资源的综合性国际大配置,是上海的文化资源和国际文化资源在又一次相互交融中得到了最有效的整合。这种文化资源的全球化大配置,无疑将会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
  (2)以政府推动为形式,以市场化运作为内容,通过机构重组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体制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相反在诸多领域还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资源配置方式逐渐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从传统体制内的配置方式,逐步转向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采用的方式可选择或个人投资,彩票集资、基金投资及各类捐赠、赞助,也可以随着信用交易为主要内容的业的发展,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或通过产权交易、兼并、购并、联合等方式实施存量重组。
  (3)加强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快创新性资源积累。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研究开发积累,不可能要求投入马上就有产出,急功近利只能是拔苗助长。首先政府方面要设立文化产业研究开发项目,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项目、可操作的途径、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等。其次鼓励文化事业单位联合设立研究机构,保证每年文化企业收入的1%以上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上来,并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提出优化整合文化资源的方案,为指导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最后要积极与国外文化企业合并,利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发动一些文化产业的交流活动,在观念、方法上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