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3.通过外贸企业调整经营策略达到避免和降低汇率风险。外贸企业在采取合约保值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调整经营决策的办法来降低和避免交易风险。首先出口企业,在选择货币结算时,力争选择硬货币,即使支付时不能采取用硬货币,也要通过协商将支付的软货币与硬货币的汇率变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避免一方过多的承担风险。其次,在具体结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适当的调整付款时间,也就是在外币坚挺的时候,对外币的应收账款可以延期收回,应付账款提前支付;在外币疲软时,外币应收账款应提前收回,应付账款力争延迟支付。当然,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在出口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能够设法将不同种类货币组合起来结算,企业的交易风险就会抵消。这样不但会减低外汇风险,而且降低保值成本。

4.经营和融资多元化。企业管理者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一般使用的是外汇市场的远期汇率,但往往有些意外的因素出现,导致预测的远期汇率与实际汇率出现一定的偏差,而这些意外的变动会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因此,要有效的防范这些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树立全球经营化得理念,这样即使汇率的变动使企业的某些市场和生产基地受到冲击,多元化的经营也可以使的外汇经营风险因相互抵消而趋于中和。因此,企业的销售市场应该多元化,同时,融资也应该多元化。近年来,国内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形成的美元、日元、欧元借贷融资较多,形成了大量的外币债务。由于外币升值给外币债务带来了巨大的偿债风险。例如,日元贷款的汇率风险比较突出。在80年代日元的贷款优惠,没有考虑到日后的汇率风险。在90年代初还款的时候,日元汇率大幅度上涨,升值近4倍。远远大于了贷款的利率。可见,外贸企业只有在经营和融资多元化的市场下,才能在外汇资金的取得、应用及有效管理中发挥作用。

5.利用合同条款有效防范外汇风险。贸易双方在签订、执行合同时,合理选择计价货币,协商规避外汇风险。对外贸易中,企业往往希望选择本币计价,从而避免风险,方便结算。然而在贸易实物中货币的选择取决于贸易双方的地位、意愿和国际惯例。当汇率不利于本企业时,可以通过外汇交易转嫁出去。

6.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的防御水平。在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出口产品依靠的是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产品以价格低取胜。随着汇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会逐步增强。中国产品的价格会相应的提高,价格优势逐渐缩小。这就要求以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转变观念,将价格竞争逐渐转变为技术竞争,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挤压本已经狭窄的利润空间,更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是企业走向毁灭。

7.加大财务部门的审核监督作用,建立严格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部门严格审核进出口单据,协调客户和银行,争取在汇率对出口有利的时机及时全额收汇;监督保值条款执行程度,利用汇率优惠政策,做好远期付汇的执行工作。及时关注汇率的变化,及时发现汇率变动拐点,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提出可行性建议。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升值预期强烈,国内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陡然增大,重视和学习防范外汇风险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汇率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具体风险个案,选择合适的规避方法和工具,力图以最小的成本从规避外汇风险中获得最大收益。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