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教主义对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文学 时间:2010-09-05

  摘 要: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关 键 词:清教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美国

  Abstract:Puritanism originated from England and manifested itself in many ways in British North American colonies. Although they formed essential elements of religious norms for behavior, “justification by grace through faith”, “the idea of calling”, “a city upon a hill”, the core convictions of Puritanism, dispelled to a large extent the bondage of the tradition of mainstream church on the mind and deed of people. They quickened the process of social secularization, promoted individual emancipation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to establish modern ideas about labor, occupation and wealth, sketch the goal for the nation to pursue in future with religious ideal.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WASP cultural values, they molde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oday's America.

  Key words:Puritanism; 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s; America
  
  清教主义发端于16世纪下半叶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国教会中的激进派成员,笃信加尔文主义的新教学说,不满国教改革的不彻底性,要求“纯洁”(purify)教会,彻底摒弃天主教旧制和烦琐仪式,清除国教内的腐败现象,提倡简朴生活,故而被国教的捍卫者讥讽为“清教徒”(Puritans)。他们的观点、看法、理念和主张被称为清教主义(Puritanism)。
  大批清教徒不堪忍受英国君主和国教会的迫害,背井离乡,逃避厄运。据不完全统计,自1630至1640年间,逃往国外的清教徒约6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畏艰险,飘洋过海,移居仍是一片荒凉的北美大陆,陆续在新英格兰等地建立殖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时,13个殖民地的260多万居民中,至少有75%的人是在清教家庭中长大的[1]。清教徒由于人数众多,受程度高,具有宗教凝聚力,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逐步成为美国主流文化族群,即WASP(笃信新教,具有英格兰血统的白人)。他们把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 by grace through faith)、天职思想(the idea of calling)、山颠之城(a city upon a hill)等核心清教理念带到了北美,在这片荒芜和陌生的土地上实践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宗教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所谓价值观,通常是指社会成员用于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中选择自己追求目标的准则。当某些价值观为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时,它们就构成了该民族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一种体系性存在,产生于一定民族的社会实践和积淀,表现为民族文化心态和思维定式,代表该民族的规范性判断,奠定其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和灵魂。
  萌发于殖民地时期的WASP价值观,孕育于清教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十分突出的美国特色,代表着当代美国文化的主流,在美国思想意识形态中一直居于统治地位。WASP价值观的主体成分,如个人主义、职业与财富观、使命观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上溯到清教主义的本源。梅里亚姆认为:“清教徒的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美国国民特征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力量。”[2]作为美国文化的一个独特源头,清教主义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社会,奠定了美国文化的基石,铸就了美利坚民族的灵魂。“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3]
  本文旨在追溯清教主义的历史渊源,分析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清教主义核心理念在促进美国早期社会世俗化,推动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国家未来追求目标中的作用,探讨它们在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所奠定的基础和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 “因信称义”与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作为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核心,源自于清教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渗透到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扬自我,突出个性,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尊重他人的隐私,崇尚自我奋斗,自力更生和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索和标新立异,蔑视权威,看重平等,包容多样性同时直率表达不同意见和看法,所有这些都是个人主义在美国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美国历史学家戴格勒指出:“个人主义是遗留给后代的清教主义的核心,……如果说美国人今天是个人主义者,那么清教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主要根源。”[4]诞生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清教主义,受欧洲大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新教思想影响,极具反抗权威、抵制特权的精神和强烈的突出教徒个人、彰显自我的意识。其理论来源是“因信称义”的新教主张。
  按照“因信称义”的新教理念,《圣经》是信仰的唯一准绳,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或神职人员,而是依靠自己就可以阅读、理解并按照个人的体会阐释《圣经》,凭借信仰就能与上帝直接进行沟通,获得神恩,拯救自己的灵魂,得到精神的解脱与安慰,成为上帝承认的义人[5]。
  无论是从宗教角度还是从世俗层面看,“因信称义” 在当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的英国,虽然经历了初步的宗教改革,国教会和罗马天主教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差别,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君主取代了教皇成为教首,同主教和其他神职人员牢牢地控制着教会。教会内等级分明,一如既往。教徒个人仍位于教会的底层,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灵魂救赎,必须依赖教会作为媒介才能得以实现。教徒个人的作用十分被动,思想、意志、尊严既不受重视,也无法体现。“因信称义”的新教理念动摇了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文主义在基督教信仰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可以被视为人文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冲破了森严的教阶体制的桎梏,降低了教会和神职人员在信徒个人救赎中的中介作用,排除了人神之间的阻隔,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神学的要害。从世俗的层面看,这种信仰个人主义肯定了个人的良心与判断,假上帝之名保障个人自由,提高了个人的地位与价值,使个人的思想与灵魂获得更多的空间和解放,个人的意志具有了独立性和神圣性。它直接挑战封建等级观念,为个人主义奠定了宗教和基础,从理论上提供了合法性。
  作为传统教会的抗议和叛逆者,清教徒为了追求宗教自由,实现宗教生活个性化,坚持教徒个人和上帝直接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权利,体现了教徒要求个人作为思想和行为主体争取独立自主、个性解放的精神。他们把这种精神带到了北美。按照“因信称义”的理念,清教徒在新大陆实行“公理制”(congregationalism),由教徒自愿组成教会,自己选举牧师,实行自治管理。教会内取消森严的等级制度,没有主教、副主教、宗教法庭以及教阶组织。凡是教会内的重要事务,如接受新教友,训斥、宽恕教会成员或将其开除教籍等,都不能由个别牧师决定,而必须由教会成员共同裁决。
  为了使教徒人人都能够自己阅读《圣经》,并逐步有条件成为合格的教民,清教徒还十分重视教育,以此落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马萨诸塞殖民地于1642年通过一项法令,要求其公民履行教育自己子女学习教义问答手册的义务。清教徒还克服困难,兴办各种形式的学校。1647年,该殖民地通过了一项被称做“老骗子撒旦法”(The Old Deluder Satan Law)的法令,要求50户或50户以上的村镇必须聘请一位教师教孩子读书识字,居民达到一百户的村镇必须建立一所文法学校。教师的薪酬由孩子的家长或村镇的居民支付。违反者将被课以罚金。这项法令成为美国公共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1636年的第一所学院,即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前身),到1769年建立的达特茅斯学院,美国独立前所创立的九所大学中大部分为清教徒兴办。
  作为西方平等与民主观念的源头之一,清教主义为个人主义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成为美国个人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为殖民地人民逐步接受世俗的个人主义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正是这种敢于挑战权威,不安于现状,渴望主宰自己命运,极力抗争,不屈不挠的开拓、进取、冒险精神为美国的国民性注入了个人主义的精神和活力。
  
  二、 “天职”思想与职业和财富观
  
  清教徒肩负神圣的使命来到北美大陆,定居在一个与欧洲截然不同的陌生世界,旨在建立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基督教社会。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生存与发展拼搏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克服重重困难,解决各种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和神圣与世俗、超越与现实、宗教与等二元对立矛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般地说,宗教通常把现世看做罪孽的渊薮,充满诱惑和欲望的苦海,因此对其往往持否定和消极的态度。为了不使信徒彻底绝望,多数宗教都向他们应许一个“虚无缥缈”的美好“天国”。按照传统的天主教观点,教徒要使自己的灵魂得救,进入天国,就要尽可能抵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物质与肉体的诱惑,远离尘世,追求永恒的彼世。修道院里冥想式的灵修方式是走近上帝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宗教是超验的,“天国”的理想境界从未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人们也就无从以自己的实践验证其是否存在。
  和天主教一样,清教的终极关怀也是彼世。但在对待现世的看法上,两者却截然不同。天主教推崇“出世”修行的灵魂拯救方式,清教的主张则带有明显的“入世”特征。它主张信徒在追求永恒的彼世时不必也无法回避现世,不但视现世为通向彼世的重要桥梁,而且强调现世在教徒个人救赎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突出以现世的实践追求彼世的理想的教义。对于信奉新教的清教徒来说,在另一个世界的拯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改变现实世界的成功程度。

  从信仰的角度看,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向使清教徒摆脱了传统信条的束缚,把他们从支撑自己的神圣理想与世俗物质世界之间的矛盾中解放出来,从而将关注的焦点从天上转移到人间,从务虚的精神活动向务实的现实生活转变[6]。它把受到天主教唾弃的工作—赚钱过程同灵魂救赎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其宗教意义,使其合法化,从而出独具特色的清教“天职”思想。
  “天职” 思想主张,现世中每个人所从事的劳作和职业是上帝所作出的安排,赐予每个人的天职。上帝应许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是要他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每个人完成他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人在现实世俗生活中都不应该逃避它们,唯有在尘世中恪尽职守、勤奋努力、爱岗敬业才能荣耀上帝,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从中获得拯救。否则,即使是一生在神学院修行的僧侣也无法获救,甚至可能为此反遭天谴。按照“天职”观念,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一个人不管是做工种地,还是为官执政,经商赢利,放债收息,积蓄私产,都与宗教活动一样神圣,在上帝那里都具有同等价值。信徒应当永远接受和安于上帝安排给他的身份、地位和职业,把自己的世俗活动限制在生活中既定的职业范围内[7]。
  在清教徒看来,一种职业是否有用,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关键要看它为社会所提供财富的多寡和私人获利的程度。对于清教徒来说,一切生活现象皆由上帝设定。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他就必定抱有某种目的。所以虔诚的信徒应该服膺上帝的召唤,尽可能利用这种天赐良机,合法地谋取更多的利益[7]。人们只有以务实的精神才能致富,尘世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功是一个人成为上帝的选民而不是弃民的最有力证据。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就这样,发财致富已经具有天意,意味着一个人履行了职业责任,能够得救进天堂。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和必须的。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财产所有制和相应的法规为经商获利性提供了制度保证,那么,新教则为其提供了道德伦理上的保证和神圣合理性。
  
  三、 “山颠之城”与使命意识
  
  长期以来,使命意识一直是美国社会文化价值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美国人看来,上帝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要他们以自己的追求、实践和事业为全世界树立榜样,向人类传播自由和正义的理念,引导人类脱离罪恶的渊薮,走向“希望之乡”。这种拯救世界脱离苦海的使命意识始终伴随着美国的发展进程,强烈地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追根溯源,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肇始于清教主义的“山颠之城”的理念。
  清教徒认为,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上帝把美丽富饶的北美洲赐给他们,作为他们的世居之地,宗旨就在于让他们把这片土地建成新的耶路撒冷,追求信仰自由的新伊甸园。他们对人类的历史发展承担着一种神圣的使命。1630年,在前往北美洲的航程中,清教主义的领袖人物温斯罗普引用《圣经》中的典故,作出了这样的预言 :“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山颠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在实现这一事业的过程中欺骗了上帝,如果上帝不再像今天那样帮助我们,我们将成为世人的笑柄”。
  在清教徒心目中,北美所肩负的上帝赋予的使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温斯罗普所说的“样本”功能, 强调美国是“世界各国的北斗”[8]。关于这层含义,莱门·比彻表达得更为充分和透彻。他写道:“毋庸置疑,革命和运动是在全世界实现文官政府和宗教状况变革的必要条件。……要完成这项伟业,需要一个世界公认的榜样,它将激起人们的希望,调动并集中人的力量。但是,从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国家呢?必须创造这样的国家,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国家。现在回顾我们先辈的历史,注视着上帝的杰作,一个已经彻底确立了公民和宗教自由的强大国家。……它将唤起人们的渴望,希望和努力去发动革命,推翻政权,直到全人类解放。”[9]在这里,比彻把美国标榜为世界自由、民主国家的榜样,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旗手。在他看来,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发生的那不勒斯革命、葡萄牙革命、西班牙革命和希腊革命都是美国的光芒射向天堂后反射到大洋彼岸的结果[8]。
  清教使命观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美国负有解放被压迫民族的神圣使命,要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建立基督教文明,消除贫困、愚昧、疾病和落后,使整个世界获得自由[8]。用参议员阿尔伯特·贝弗里奇的话来说,就是美国负有充任人类文明使者和监护人的使命。
  强烈的使命意识成为清教徒开拓新大陆的精神动力。正是基于这种动力,他们要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一个为世人所景仰和效仿的“上帝之城”。 这种使命观滋生了美国人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民族精神,同时指引他们脚踏实地地埋头于制度上的创新,上的进取,为在全世界树立榜样而倾其全力。诚然,这种观念的初衷更多的是基于宗教的理想而不是现实的考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族理念的提升,“这种使命意识融进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成为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美利坚民族的重要特征,并呈现于建国后的美国外交之中”[10]。
  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力的强盛,美国利用其在各个领域的实力,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通过军事打击、干涉、经济援助或制裁等诸多手段,对许多国家进行渗透,输出和推行其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价值观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自苏联解体后,美国更加公开地强调要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此外,在“使命意识”的驱动下,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从越南战争,到海湾战争,直至今天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固然有其政治与经济方面的考虑,但使命意识在美国外交中无可否认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四、 结语
  
  清教徒把清教主义自英国带入北美洲。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清教徒奋力拼搏,不断进取,艰苦创业,奠定了美国的雏形。他们以自己的宗教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康马杰指出:“虽然清教神学思想的重要性在18、19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逐渐消失,但其许多道德和政治思想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两个世纪的沧桑变化并没有使我们失去对这些遗产的继承。”[11]这是因为,清教主义的基本思想已经渗入美国社会,奠定了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基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美国人来说,清教主义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理念,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正是它铸就了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美利坚基本民族性格。
  
  :
  [1]Reichley A J. Religion in American public life[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85:53.
  [2]查尔斯·爱德华·梅里亚姆. 美国政治学说史[M]. 朱曾汶,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3.
  [3]Bass H J, George A B, Emma J L. Our American heritage[M]. Morristown: Silver Burdett Company, 1978:40.
  [4]Degler C N. Out of our past[M].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84:16-17.
  [5]于可. 当代基督教新教[M].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4:1.
  [6]闵丽. 论基督新教伦理的思想实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2007(4):88-91.
  [7]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于晓,陈维刚,译.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0-100.
  [8]温强. 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清教根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8(2):132-137.
  [9]黄兆群. 美国宗教史纲[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4:90.
  [10]门洪华. 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J]. 国际问题研究, 2001(5):51-55.
  [11]亨利·斯蒂尔·康马杰. 美国精神[M]. 杨静予,崔妙英,王绍仁,等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25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