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模式概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芬莲 时间:2010-07-03

  集团采用何种财务管理模式,可视集团组织结构和规模而定,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企业集团战略的实现。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应有利于建立准确高效的财务预测系统,制定并实施正确的财务决策,使企业集团在筹资、投资、用资、收益等方面避免盲目性,并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以合理的风险实现最大的盈利。由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很难确立一个理想的财务管理模式。以下我们仅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类型,以及影响财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

  
  财务管理模式的类型
  
  根据决策结构的差别,结合企业集团核算与管理特点,可将财务管理体制分为四种模式:
  
  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集团总部财务部门作为统一的权力机构,对资金筹资运用、成本核算、利润分配等实行高度的集中管理,统辖下属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各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自身无自主权,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从事各项核算与管理工作,在业务上只对集团财务部门负责,并接受其领导。该模式的特点是: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成本信息纳入统一核算体系。在具体操作上,实现“十统一”,即由集团总部统一领导、统一材料采购、统一产品销售、统一货款结算、统一成本核算、统一办理贷款、统一资产管理、统一资金调配、统一制定分配政策、统一上交利税等。
  
  统一核算、分级管理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集团母公司财务部门只对重大的全局性的财务成本管理作出原则性、政策性的规定,将执行决策的责任和作出次要财务成本的决策管理权下放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
  该模式的特点是:成员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就领导隶属关系而言,成员企业的财务部门由各成员企业领导并进行管理,集团财务部门只对成员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在具体操作上,由集团财务部门将统一核算指标,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解下达给成员企业,再由各成员企业财务部门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对与其本身工作有关的财务成本各项目实行全方位的管理。
  
  分级核算、集中管理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是:成员企业的日常核算工作全部由自己的财务部门负责,并对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方式。集团总部对成员企业实行承包制度,确定承包基数,税后留利比例等分配制度。按期对成员企业上交的报表进行汇总、审核,对于重大财务活动(如产业布局、市场情况、筹资、投资等)由集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该模式的特点是:各企业财务部门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财务决策权,能对自己内部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同时,重大财务活动的统一管理,又可使企业集团内部形成有机联系的管理体制。
  
  分级核算、分级管理型
  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财务管理所涉及各项业务的决策都是由成员企业自主分散进行的。该模式的特点是:成员企业的财务不纳入统一核算,而是建立彼此各自独立决策、独立经营、独立管理、独立核算的财务体制。集团财务部门对成员企业财务部门只起一种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在实践中,企业集团采用何种财务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应综合以下因素:
  
  集团的组建方式
  就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方式而言,一是通过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如企业承包企业(即承包式),企业租赁企业(即租赁式)等形式;二是通过大企业的自身扩张,如企业兼并、投资控股、技术联营、名牌产品加工扩散等形式。在不同的组建方式下,财务管理体制亦有所不同。如以承包方式组建的企业集团,由于各成员企业实行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因而采用分级核算、集中管理模式较为合适;以租赁方式或用行政力量组建的跨行业企业集团,由于各自另有主管部门,财务相对独立,因此,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模式较为合适。
  

  集团内部的产权结构
  就集团在产权上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资本所有者一般为银行或保险公司等机构;企业集团之间相互持股;企业经营者与企业资本使用者分离;开放工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渠道等。就企业集团的产权关系方式而言,主要有二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平行的产权关系,即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而形成的产权关系或者是企业共同入股集资建立一个子公司而形成对该子公司的产权关系;另一种是纵向的产权关系,即集团中的主导企业通过控股、参股方式对被控企业形成的产权关系。企业集团的这种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从而为企业集团经营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财务管理体制正是在特定的产权关系下,处理企业集团内部各产权主体、债权主体、经营管理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制度安排,从而使产权制度的各项功能通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理论是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按产权联结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关系,我国企业集团的典型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集团核心,即母公司;二是紧密层,即子公司;三是半紧密层,即参股公司;四是松散层,即关联企业。由于不同层次的成员企业产权联系不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应分别采用不同的财务成本管理体制。一般来说,核心层企业和紧密层企业宜采用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半紧密层企业和松散层企业宜采用分权、分散、分级的财务管理体制。
  
  集团的法人资格
  我国企业集团的法人地位问题,在现实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多级法人现象,即不仅成员内各企业都是法人,且集团本身也有法人地位;二是“一个法人”现象,即集团企业只有一个法人,成员企业只是集团内部的非独立经营单位,不具有法人资格。此两种现象是否合理,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围。本文仅就它对财务成本控制的影响作一讨论。例如,对于融资性租赁,以及购买全部产权为特征的兼并等方式所组建的只有一个法人的企业集团,宜采用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型财务成本体制。而对“多级法人”企业可考虑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型。
  
  模式的优缺点
  统一核算能够使企业集团得到全面的财务成本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分级核算则能将大量工作分散进行,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集中管理能够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便于集团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分级管理则能够结合本企业特点灵活自主决策,有助于调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构建集团财务管理模式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集团的产权形式、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等的特殊性;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决策等的合理性。这种影响使我们很难在现时的环境下,构建一个理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例如,在具体设置财务组织机构时,必须考虑一系列影响财务组织结构的因素,如企业集团现在业务的趋势、企业集团经营产品门类的多少、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和内容等。企业集团在全面衡量种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和选择适合于本集团的财务组织结构。一般来说,在财务机构的具体设置上,集团总公司的财务机构应依据财务管理的内容分别设置筹资部(负责与集团战略有关的资金筹集决策)、投资部(负责与集团战略有关资金投放决策)、综合部(负责核算集团公司的管理费用以及对下属各公司、分公司资料的汇总、合并编制对外会计报表等)、审计部(负责监督和审查整个集团成员企业对集团财务制度的遵循情况以及会计记录的合法性、合理性等),并统一由财务总监负责。在设置子公司财务机构时,应参照集团公司设置筹资部、投资部和综合部,并统辖于财务主管之下。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的已经登上了WTO的列车,它意味着我国企业集团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除大力开展企业集团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外,还应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以期推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规范化、完善化。


  :
  1.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财会通讯,2000(9)
  2.朱锦余.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探讨.四川会计,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