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风险规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尚永胜 时间:2010-07-01
   内容摘要:从集群的过程来看,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表现为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技术创新优势,但集群也存在结构性风险、性风险和“柠檬市场”风险。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集群内的协作网络、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群内企业的治理机制,形成集群持续的创新优势和良好的商誉是集群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和规避风险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企业集群 竞争优势 交易成本 创新网络 风险
  
  企业集群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现象,尽管经济学理论对此早已有所认识(如马歇尔早在192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强调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地域集中和发展的重要性),但对这一现象的实证性系统研究来自于波特(Porter)对国家竞争优势与企业集群的研究。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按照专业化原则形成的各种企业集群现象日趋明显,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企业集群的内涵及其形成条件
  
  企业集群的含义及其特征
  企业集群(clusters of enterprises)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企业在空间的集聚是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企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波特认为这种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关联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在竞争日趋复杂、知识导向和动态的经济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在企业集群内,某些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通过价值链和各种联系渠道,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群体。集群内的企业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联,由这种互动产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形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动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从而形成长期的群体竞争优势。
  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组织结构上看,企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具有企业网络的性质。它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集群内的企业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企业间主要依靠关系、信任和承诺来进行协调。第二、从地域分布上看,集群发生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地理的接近性可以使集群的生产率和创新效益进一步放大,有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流动,以及感知同行竞争的压力。第三、从产业性质上看,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集群内企业从事相同(竞争性)、相似和辅助性的经济活动。第四、从生产经营方式看,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的经济协作实现灵活专业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企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以下条件是企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
  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较长的价值链为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也为新企业的进入创造了很大的空间,竞争机制和专业化优势使企业集群获得了持久的竞争力。
  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低的运输成本。企业集群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高密度的聚集,它所产生的供给必然会远大于当地的需求,这要求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产品向外地市场销售时,如果运输成本太高,集中生产是不经济的。
  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因资源的限制,单个中小企业难以实现创新功能的内部化,企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可以把众多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实现创新功能的集体内部化,这就需要有利于知识和技术共享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保证集体创新的实现和利益的分享。
  完善的辅助性机构。企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需要辅助性机构来实现制度规范,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支持。
  有利于形成信赖关系的社会文化条件。运行良好的集群往往存在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这种社会文化环境氛围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使企业家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容易进行,企业之间的深度劳动分工得以执行。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对于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多数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从企业集群的发展阶段来看,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外部经济产生的生产成本优势、由信任机制产生的交易成本优势和由创新网络带来的技术创新优势。
  
  外部经济产生的生产成本优势
  
  企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主要是指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所产生的生产成本节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企业集群内企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使每一个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外部规模经济。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利用大批量的采购原材料获得的价格优惠和单位运输成本的下降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建立共同的销售中心,形成相对完善的零售、批发市场,降低集群内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费用,从而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廉价的专业劳动力。集群内企业利用区域内供给充分的劳动力市场,并且这些劳动力在集群内企业间的自由流动,根据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所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培训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
  聚合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由信任机制产生的交易成本优势
  
  企业集群是一种地域性网络组织,集群网络内企业之间的灵活专业化强化了企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企业家相互之间面对面交往频率的增加和企业间的重复交易使群内企业彼此间更容易相互信任。随着集群的不断发展,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机制从基于个人信息的信任向基于制度的信任发展,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通过地理集中,供应商和客户都比较熟悉,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和搜寻成本。
  聚集网络促进了群内企业的相互了解,容易在集群内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降低了合约的执行和监督成本,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网络化使得投资者更容易了解创业者及其技术情况。创业者和投资者通过相互了解和交往形成了一个社会交际网络,在这个网络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技术、资金的投入。社会交际网络成为企业创业、衍生过程中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提高了交易网络的运行效率,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创新网络带来的技术创新优势
  
  创新网络是指多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了获得和分享创新资源在所达成的共识和默契基础上相互结成的合作创新体系。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企业网络,其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关联机构间的互动、互补,群内的企业可以享受到与网络成员分工协作的好处,通过给予企业集群内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扶持企业衍生,赋予企业集群创新活力,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成为企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此外,创新网络还可以使这些创新活动的主体共享创新给整个集群带来的商誉。由创新网络带来的技术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创新资源共享以及能力互补优势。由于技术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它们难以被单个中小企业完全控制,企业集群中个别企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资源有限,难于取得技术突破,即使取得技术突破也往往在开拓市场方面受到自身能力和资源的限制。通过创新网络的建立,技术和市场的信息能够在集群内企业间便捷传播。网络环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企业集群内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专业信息。从集群的整体看,群内各个企业拥有的创新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化分工,类似于把其他企业的技术专长嫁接到了自己的核心能力上,每个企业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专长,最终增强企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它要以既有知识为基础创造出新的知识。创新网络的根本优势就是集体学习机制,这是一种互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在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能够利用知识外溢效应得到个体难以获得的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互动沟通建立互利的思维方式和交易规则,增加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这种信任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分享创新所带来的未来收益,而不是简单的要求创新的现期回报,这是创新网络优势的一个重要特征。
  创新累积优势。创新是个累进的过程,在现今技术领先的企业,在未来拥有技术优势的可能性更高。对于企业集群中企业来说,完全有可能利用其内部网络累积的技术基础迅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发挥灵活应变优势。
  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由于技术创新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在技术研究和商业化之间会存在着很长的时间差,尤其是一些领域的技术改变非常迅速,产品生命周期很短,因此企业进行创新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但个体创新过程这种不确定性带入环境下,由网络承担了创新的组织功能,通过企业间分工协作,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参与创新过程的风险。
  企业集群三个层次的竞争优势在集群的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在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地理聚集的外部带来的生产成本优势。在集群的成长和成熟阶段,企业间的相互联系趋于稳定,信任机制逐步完善,由此形成的制度效应将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在集群的成熟阶段,群内企业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和转化减少,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产品出现雷同现象,存在过度竞争的威胁,因此从集群的长期发展看,要想保持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集群必须具有创新活力,其竞争优势就从聚集外部经济的静态优势向基于创新网络的动态优势演进。因为聚集外部经济带来的静态竞争优势易于被模仿且很容易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削弱,而动态的竞争优势是基于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难以复制和转移,故可以使集群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企业集群中存在的风险
  
  鉴于成功企业集群的示范效应,集群正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集群都是有效的,企业集群潜在的风险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企业集群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结构性风险
  结构性风险是指企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如同产品和产业存在生命周期一样,企业集群也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亡的发展过程。企业集群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群内企业对集群产业链的过分依赖会产生“锁定效应”。因此当集群从成熟走向萎缩和衰亡时,会对区域经济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使聚集区经济的发展从此一蹶不振。
  
  网络性风险
  
  企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主要通过信任关系和信息共享来协调彼此的关系,但在集群规模扩大、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这种信任可能是暂时的。由于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半径小、竞争激烈,网络关系是一种非正式的松散组织形态,内部关系不稳定,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知识信息的溢出效应可能会挫伤企业搜索新信息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意识。企业间的不完全契约关系、企业的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偷懒行为都会增加建立和维持集群网络的成本。一些机会主义者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可能会给集群整体利益带来威胁。另外,群内一些企业自身不愿意投入资源进行自主创新,而是“搭便车”,对市场上新产品加以模仿,结果导致集群内企业产品同质现象严重,一旦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间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将难以避免,以致危及集群的生存和发展。
  
  “柠檬市场”风险
  
  当集群内企业间的产品基本同质,而产品质量信息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分布不对称时,“逆向选择”的结果就会产生“柠檬市场”现象,市场上劣质品充斥,并最终使整个集群走向衰亡。当大量同类企业在地理上聚集时,集群的整体声誉和品牌优势使集群内所有企业享受到正的经济外部性。这样,个别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就会利用集群的整体声誉和品牌来销售自己的劣质产品。当消费者无法识别集群内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时,他会根据集群的整体声誉做出购买决策。因此个别企业的劣质产品将会降低消费者对整个集群内产品质量的评价,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会随之下降,从而使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也只能获得一个较低的产品价格,企业无法从自己高质量的产品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最后导致所有企业都生产低质量的产品,集群的整体声誉受到损害。
  
  集群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措施
  
  企业集群由于其内部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具有的灵活性以及地理集中的网络效应,使其具有许多明显的竞争优势。但集群是由众多独立的企业组成的群体,企业集群很难自发形成长期、持续的战略,从而通过战略选择来形成自身的长期竞争优势。企业集群使小企业通过地理聚集获得了规模效益,但同时使它们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更趋激烈。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网络效应也具有两面性,它们使企业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各种利益的同时,也对集群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并最终影响到集群内企业的获利能力。个别企业的“搭便车”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通过网络的放大效应影响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声誉,不利于集群的发展。一些企业的亏损、倒闭可能引发信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集群的竞争优势可能会吸引新企业的过度进入,极易导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为保持企业集群持续的竞争优势,规避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建立群内企业间的规范机制
  
  通过区域性的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建立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健全集群内的协作网络。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是集群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群内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可能会损害集群的整体利益。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起群内企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可有效约束个别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集群的整体利益和商誉,有效实现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和共盈发展。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企业集群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在我国,由于创新的主要资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比较集中,因此要通过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利用集群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升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等形式,建立有效的集群创新投资机制。探索合理的创新补偿机制,通过给予创新企业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技术扩散和创新成果的共享,从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和完善群内企业的治理机制
  
  群内企业的有效治理机制也是保持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通过增加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健全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减少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完善的治理机制能为创新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也强化了企业间的信任,从而可推动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地方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要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个别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集群的整体利益和商誉。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企业能从自身的创新活动中获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激励。政府要通过鼓励和维护集群的集体创新活动,提升集群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避免区域经济过分依赖集群可能产生的风险。
  
  :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2.何军香.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J].商业时代,2005(6)
  3.井然哲,覃正,韩景倜.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当代经济,2005(2)
  4.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经济,2002(10)
  5.蔡宁,杨闩柱,吴结兵.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