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艳红 时间:2014-01-03

  二、改进“成本会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让学生了解成本核算流程。由于各企业成本核算不尽相同,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了解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流程。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学生到管理完善的工厂参观学习,让学生看明白一件完整产品是怎样从原材料成为产成品的,了解分步生产、分批生产是怎么回事。进入工厂前,为防止“走过场”,教师应编写好指导手册,让学生明白该注意看什么;若条件不允许,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有关成本岗位责任的资料,结合有关生产影像资料,上课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促使学生了解工作职责,加强责任心,同时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仿真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所谓“仿真实训”,就是找一家典型企业,提供企业的基本情况,把企业某一期间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原始凭证“复制”出来,也可以适当加工整理,在讲授“成本会计”时,介绍企业情况,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仓库保管员、领料员、填制记账凭证的会计人员、登记账簿的会计人员;让学生明确材料收入、发出的流程,从原始凭证“读”出内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让学生按着自己的原始思路进行成本核算,并就核算结果,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提高利润、节约成本的途径,充分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吸收。一些重复的事项可以省略,每个流程取一两张原始凭证即可,重在体现其工作流程,锻炼学生工作思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克服其到企业后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学生一整套做完后,教师应该要求写实验总结。要求写出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及想法分歧等等,然后将实验核算过程及结果,以及总结一起收集,进行系统的查看,涉身处地的想象学生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提示他们在哪里应该转变思路,然后请做得好的学生上次去示范演讲,讲讲他的具体操作思路,及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到学生的成本核算思路。
  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单纯是理论,更应该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积累,教师应该有充分的实践案例在头脑里,要达到每一种方法都有一个自己非常了解的企业案例,有一套非常清晰的核算思路,认真备课,提高课件质量,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工作思路,而不是简单套用公式,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就行。学生要学的,根本不止这个,也不是这个。他们要的,是到一个企业,该如何开展工作,是思路的问题,不是套公式计算。所以要求我们的教师是一个企业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如果过去一直都没有到企业去实践过,学校应该主动要求这个教师去企业工作,给他们补贴,鼓励他们去做,这样才不会误人子弟,才是对学生付责。
  采用仿真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对教师来讲,不仅要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材料搜集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深入企业,熟悉业务流程,设计出接近实际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件。对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并能合理分配时间,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才能使“仿真实训”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建英.试论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1(8)
  [2]王俊生.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于福生,王俊生,黎文珠.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会计之友,2008(23).
  [4]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新编成本会计实训(第三版)[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俞宏,夏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2006(6).
  [6]王铁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财会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