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十一带来的后遗症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exp 时间:2013-11-19

  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在海外游说,劝说革命,有人建言其先从教育收入,迅速渐进,孙中山直言教育入手过于耗时,而个人生命有限。辛亥革命五年之后,五四运动正是从教育中开始蔓延。毛泽东在这一点上有着清晰的认识,其诗有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在建国之后,大变革、大生产、大运动,对这句诗进行了完美阐释。

  笔者无意评论政治,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细水长流胜过急功近利,喜欢循序渐进胜过一步到位。在我看来,天猫双十一就是后者。想起双十一,我们能够想到的关键词是:时间、低价以及巨量。纸尿裤吸干了西湖,文胸累计成为小山。这三个关键词恰恰造成了天猫双十一后遗症。

  消费者后遗症

  在天猫双十一期间,居于销售前列的大多都是生活必需品,例如家用日化、床上用品、卫生用品等等。必需品在一段时期内的使用数量是基本的固定的。所以双十一,是透支了必需品的消费能力。这是其一。其二,近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在7%左右,而近年双十一期间,电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一倍。即时我们按照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来极端,其人均收入增长不过13%左右。电商的销量大大高于收入水平的增长。之所以我们将这两个数据进行对比,是因为网购在购买渠道了已经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双十一如此惊人的增长数据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双十一透支了居民支付的能力。其三,此次双十一,天猫数年积累的经验的确有助于消费者体验的提升,正如马云所言,天猫也为了体验的提升自我控制了销量的增长。但是根据笔者在天猫的购物体验来说,低价优质的产品,的确让购物效用得到的最大化,甚至是超于预期的。在天猫双十一之后,对于很多产品,要么认为其价格昂贵,要么认为其质量差强人意。也就是说双十一实际上透支了消费者消费心理预期。这是其三。

  厂商后遗症

  五年之前,当淘宝网推出双十一的时候,淘宝卖家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的不大不小的营销活动,但是五年之后,双十一已经成为商户的狂欢盛宴。事实证明的一点是:B2C模式更加适合双十一,而不是C2C。厂商从双十一狂欢之中认识到了两点:第一,绕过经销商,同样能够向消费者出售商品,并且比招商或者直营的成本更低。第二,产品销售和品牌塑造可以通过电商同步完成。这一点,刚好符合电商的胃口,早在B2B模式刚刚产生的时候,电商平台就讲了:我们想让厂商知道,我们不仅是销售平台,同时还是品牌展示和强化的平台。在双十一之后,一些原本小规模的制衣厂、家电制造商等等,也开始进入天猫平台。笔者近期就接触到了不少的客户,要求写作品牌故事用于天猫旗舰店的上线。双十一对于众多的厂商来说,B2B的吸引力更加强大了。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双十一期间,厂商在电商平台的经营业更加理性,他们对于价格和品牌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强的平衡能力和掌控能力。根据笔者观察,双十一期间,的确存在部分产品“先抬价、后降价”的情况,但是在双十一之后,这些产品虽然价格没有回到原位,但是比双十一期间的价格至少提高20%以上。品牌的诚信度在提升。双十一,为厂商留下了“好的”“后遗症”。

  电商后遗症

  在350亿元的狂欢盛宴中,不可能只有天猫一个人获利。其他电商平台也有渔利的机会。通过借力打力,京东、苏宁、国美这样的电商依然收获颇丰。借力打力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整体营销借力打力,例如举办自己双十一购物节,或是错开双十一提前、滞后进行促销活动的举办。一种是产品的接力打力。以中国移动来说,在中国移动天猫店,一款原价299元,双十一期间199元的老人机,双十一之前在中国移动商城价格就是199元。这就是借助优势产品通过天猫宣传自己平台的基本手法。但是两种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就是在天猫双十一之后,自己的电商平台的销量会面临下降的风险。双十一对于其他电商的后遗症就是可能造成天猫依赖症。

  笔者以上所言“后遗症”是一个中性词,有好的,也有坏的,如何继承好的,避免坏的,是所有参与到这场狂欢中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由丫丫玩手机游戏:http://www.yayawan.com/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