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e关闭的背后:谈判破裂致网红集体出走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exp 时间:2016-11-01

  不到四年时间,Vine从互联网新星陨落为弃儿,背后的原因在哪里?是竞争对手太强,还是因为自身战略失误?

  Vine曾开启段视频社交的先河。2012年末,四名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工程悄然创立Vine,这个App只能拍摄最多6秒时长的短视频,并且可在Vine社交平台分享。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在产品上线前注意到其潜力,2013年初花2千万美元收入囊中。然而不幸的是,在Twitter的苦心经营下,不到四年时间,Vine终于宣告死亡。

  

Vine关闭的背后:谈判破裂致网红集体出走

  ▲Vine网红King Bach, Amanda Cerny, Marcus Johns

  2012年时,视频还是新鲜概念。但这时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加上更宽裕的流量套餐,都为短视频的风靡提供了硬件基础。Vine在2013年1月上线时还只有iOS版本,6月份才推出Android版本,但发展迅猛,用户数已经达到1300万。三个月后,用户数量翻了三倍达到4千万。有分析师估计,当时全美Andorid手机用户中,有3.64%的用户一个月内至少打开一次Vine。

  然而好景不长,也正是这时候,Twitter的竞争对手、被Facebook招致麾下的Instgrame也推出了段视频功能,并且长度最多达到15秒。当时,Instagram用户规模达到Vine的十倍。

  Instagram原本是图片社交起家,并且已经积聚了大量的人气,当用户发现这个平台也可以发视频,并且使用起来不比Vine弱,迁移的欲望就没那么强烈了。何况社交平台本身就具备聚集效应,人人都爱凑热闹,人气旺的平台相对比新兴平台天然具备天然优势。

  Vine在短视频领域的先发优势马上陷入困境,其对于成熟网红不再有吸引力,毕竟如果转移到Vine,相当于白手起家。为此,Vine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比如可导入现有视频,视频编辑器也更加易用,以及其他更丰富的功能。但很奇怪的是,半年后,Vine当初的联合创始人Dom Hofmann无缘由突然卸任,不再负责Vine事务,其他员工回应称,这对于团队士气是很大的打击,毕竟他是公司创始人,产品愿景都是他一手创立的。

  另一名联合创始人Colin Kroll原本是Vine的CTO,但后来也让位于另一名来自Google的工程师。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关键时刻,领导层换血极大耽误了开发进度。2014年,Vine无论是功能还是用户数量,已经远远落在Instagram后面。在商业变现上,Vine也遇到困难,目标群体和Instagram有重叠,盘子又没Instagram大,愿意在Vine打广告的商家少之又少。Twitter自身盈利状况欠佳,面临用户增长停滞股价滑坡的窘境,Vine成为鸡肋,每月硬件和人力成本高达1千万美元。

  当然也有部分网红在Vine平台成长了起来,超过200万粉丝的网红有几十个。他们是最能感受到Vine号召力下滑的一批人。面对用户不断流失,网红向其他平台迁移现状,Vine最红的一批用户终于坐不住了,他们联合起来,打算和Vine谈谈,这个平台到底该怎么办。

  在Vine拥有470万粉丝的内容创作者Amanda Cerny就表示,“我们注都意到Vine的数据在不断下滑,然而Instagram的却在不断增长,我们在Instagram发表的内容也自然更多。”

  一名同时运营Youtube和vine的网红表示,“Vine和平台创作者很少交流,我喜欢Youtube是因为Youtube经常接触内容创作者,会有小恩小惠,比如:这里是1000美元用来买摄像装备的礼品卡”,他还说,“如果你的平台没有个性化内容,你只是拼接网上扒来的视频,就都是垃圾,用户会离开。”

  这次会议进行到第二天凌晨,一共有18名网红参加,他们每人粉丝都达到数百万,最高的是Bach有1600万粉丝。他们希望公司向内容生产者付费,每名网红拿到120万美元,并且公司给开发特定的功能,大家就同意一年内每月创作原创内容,每周发三个短视频。否则,就集体停更。

  如果Vine公司同意这项协议,预计Vine平台接下来的一年可以吸引数十亿次浏览,独创性内容也可以保证平台的活跃度。

  Marcus Johns是Vine平台第一个粉丝数达到百万量级的网红,他起草了一份合同,提交给了Vine。来自公司的负责人对此没有异议,初步同意了这项协约,回应称要和Twitter方面商议再给答复。消息在圈内不胫而走,这时候另外三名网红也加入进来,协约队伍扩大到21人。但就在会议结束的一个小时后,Twitter方面传来消息,协议没有通过。

  “Vine要完蛋了。”得知结果的一名Vine网红表示。社交平台80%的内容由20%的人创造,而这一群网红就是20%中的20%,是影响力最大,最高产的。他们之前驱动了Vine平台好几十亿的浏览量,现在,他们全都要离开了。

  这有点令人失望,有点惋惜,但还没有到伤心的地步。失去了Vine这块阵地,还有其他的平台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Snapchat。并且,凭借之前在vine的影响力,通过推荐导流,网红们在其他平台也有稳固的粉丝。

  “我能在Youtube上拥有250万粉丝,全都得感谢vine。我在Vine有200万粉,我能赚到钱有用观众,也都是因为vine,如果现在要我说:Fu*k Vine,我真的做不到。”网红Hanna也表示,她现在已经把工作重心放到了Youtube和Instagram。

  另一名网红介绍,不是钱的问题。“现在哪个Vine网红不是年入百万美元,我们好的很,但这样的结果的确叫人惋惜。”

  网红出走后的Vine并没有放弃,艰苦挣扎了一年各项数据毫无起色,终于到今年10月27日,Twitter发布公告,未来将不再继续开发Vine,包括网站和App都将暂停更新。用户可以继续浏览,但无法上传。不止于此,Twitter公司还将裁员9%,其中Vine事业部裁员四十多人。

  从2013年初的互联网新星到2016年末放弃运营,从独树一帜的创新者到成为弃儿,从2千万美元归于0,Vine的陨落再次证明了互联网行业简单的道理:好点子不值钱,跟随者逆袭创新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