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微博实名制当避免盲人摸象误读本质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2-03-01

  事件背景

  微博实名制从去年12月16日《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出台并当日起实施,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决定个人及企业客用户以真实身份注册与使用微博,限制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发表言论权限;3月16日开始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微博将全部实行实名制,届时将又将是一波全体网民的议论热潮。

  存在误读

  微博实名制是一种必然要求,来自于其他行业的实名制经验,手机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网游实名制等已经在其各自领域实现了相应的管制。实名制一直是以打压虚假信息的姿态出现,作为web2.0产物,微博虚拟交互性与现实的对立是催生实名制的条件。实名制无可厚非,之所以能引发较多议论,说明人们对它的推行还是抱有谨慎的态度,无论从个人使用体验还是不自觉地维护行业发展,都应透彻分析它的利弊。《规定》的规则已经写的很明白,运营商的回应也是掷地有声,但不乏人云亦云的观点,于不知不觉中误读了实名制的本质。

  误读一:影响互动积极性造成用户流失

  “微博实名制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们的言论内容,过去其乐融融无限吐槽的氛围可能冷却,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将因防范意识的变强而减弱。”

  有一定道理,不过不免言过其实。在国内,还没有如微博一样言论自由而且扩散迅速的舆论环境,国外的社交网络使用限制又太多,国人用户只占少数,所以要寻求一个微博替代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已经习惯了微博话语模式的人来说必然会因一时无法疏导而迅速妥协。

  理论上讲,要成功发起一个大范围扩散的论点,必须是已经被认证过的达人或组织机构,因为其他的都不具有可信度,虚假信息用户基本不可能做到,所以想要使用微博来达到某些信息的广泛扩散的人,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对实名制的推行并不会有特别的抵触。

  对普通用户而言,实名制的推行无非多了一个认证的步骤,个别人会以为操作繁琐而已;仅有的顾虑也只有两个:一是怕被自己圈子的人知道真实身份,影响自己的形象;二是信不过运营商的保险机制,担心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对于第一个顾虑,“前台自愿”原则很好地开释了这一点,即只要自己不设置,你仍旧可以拿虚拟身份示人,叫飘飞的云也好,悲伤的树也罢,粉丝们仍然不能看到真实信息。对于信息安全问题,虽说人们的互联网安全意识随去年的密码泄露事件风波得到很大程度的普遍提升,但这并非个别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现状,所以用户虽然害怕,但不会针对微博运营商特别苛求;而且一般明文密码的泄露代价更高,这已经在《规定》中暗示杜绝了,即加强信息安全机制,防止泄漏,保证用户权益,便是针对微博运营商的话。因此,用户流失问题不是不可能,但只可能是暂时的心里别扭,最后还都是要妥协的。

  误读二:影响企业微博营销

  “微博实名制要求企业使用真实信息注册,杜绝‘僵尸粉’与网络水军,使信息扩散效率变低,企业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正常情况下,如果120健康网在新浪官方微博如果发布动态或者健康活动信息,靠众多粉丝进行转发后,就会有更多的人继续转发并参与进来。这样一个微博营销过程被个别企业恶意“改良”之后,就会采取一些低劣手段如买卖粉丝、雇佣网络水军等进行有组织的传播,制造一个“火”起来的假象;接着顺水推舟将假象发展成真相,愚弄普通用户。

  分析实名制规则初衷后我们会发现,企业营销氛围确实存在以上弊端而且亟待整肃。利用买卖粉丝和网络水军进行发散传播的企业或其他人等,根本不是用心在做内容,而是投机取巧,败坏微博营销风气。企业不上道,不算懂得微博营销的真谛,实名制正好提供了企业形象优胜劣汰的机会,是对正当竞争的推动。

  误读三:实名制拉近人们沟通距离

  “微博实名制后人们将以真实身份示人,从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沟通距离,消除了虚拟感带来的陌生。”

  所谓“前台自愿”原则表示用户的真实注册信息依然不会公示于人,而是在微博运营商的后台数据中。有一种可能是微博实名制能带领用户使用前台实名的自觉性,但是目前来看效果不会很明显,因为人们不会降低微博环境的黏性,并有实现真实交友目的的途径,例如人人网、朋友网等社区或者百合网等实名婚恋网站。所以总体来看,人们的沟通距离并不会发生引人注目的拉近。

  误读四:实名制从无到有

  “从前微博没有实名制。”

  在感觉到实名制之潮席卷微博界引起的业界震动时,相当一部分人潜意识里会认为从前微博界没有实名制的,这是一个片面认识。有媒体报道,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止到春节后,新浪微博名人、机构等认证用户数已超过30万,而草根网友“达人”用户也已超过150万。同时,绑定手机的用户超过50%,这意味着过半数的新浪微博用户已间接实现实名制。所以这次推行实名制动作以论点还在于其强制性和普遍性给人们的意外,对行业认识不足的而衍生的担忧,不过仍维持杜绝虚假危险言论泛滥的初衷,因此实名制是从小变大,而非从无到有。

  误读五:实名制将立竿见影

  “既然有政府强制力保障,运营商又全力应和,实名制必然一路顺当,快速形成新的微博舆论氛围。”

  实际情况是,实名制仍然任重道远,全面普及非一日之功。首先微博运营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完备前台功能部署、认证系统对接,完善信息保险机制等等,都是长期的工作不会一蹴而就。目前用户信息的保密机制仍然不是特别令人放心,需要长久进化与磨砺,其涉及技术层面和企业认知方面的太多因素,所以对微博运营商而言需要付诸长期努力。

  另外,用户认识也需要一个过渡。在接受微博实名制之前,普通用户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拒心理。虽然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仍然需要积极的引导,解除心理障碍。所以全面推行和另起氛围尚需时日。

  两个途径

  此次实名制影响颇深,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从两方面,一是源头,二是扩散条件。从源头上,完善发现机制后基本不会放过危险言论传播者;从扩散条件上,已经明令禁止“僵尸粉”与“水军”的存在,断绝了不良企图。虽然可能又会寻找新的类似途径,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想着钻法律空子的人,也在不断促进着法律的完善。

  对于微博实名制,成功全面的执行是早晚的事,只是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客观评价,不要中了某些极端言论的人的错误引领,做出过激的行为。理性分析实名制利弊,应建立在不同立场的判定上;对绝大多数渴望和谐沟通环境的普通用户来说,政府与企业有义务保证他们的权益,而对于虚假信息制造和传播者,就必然要他们好看,这便是推行实名制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