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苟志明 时间:2010-08-12

  关键词:许三多精神 当代就业形势 联系


  论文摘要:伴随高等学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以及2008年的危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者分析了许三多精神与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向许三多学习什么,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也就会更易找到工作。


  Key words: The spirit of Xu Sanduo; The situation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Connection

  Abstract: With more students being enrolled in college, the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 increases year after year. Besides, the financial crisis happens in 2008. Both cause that it is harder for college graduate to find a job. Through analyzing the spirit of Xu Sanduo and the situation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experts point out w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Xu Sanduo for the sake of improving our competing ability and get a job easier.


  《士兵突击》感动了很多人,许三多精神也感动了很多人,他耐的寂寞,甘于平淡,大寂寞后的生命启示。许三多被许多人评论为版的“阿甘”,因为他们有很大的共同点。简单,执着。他们生活简单,思想也很简单,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生命中碰到很多人给予帮助,然后用力抓住每一次机会,看做救命稻草,认真完成看似无意义的事,坚持到底。“当初看似抓住救命稻草,到最后其实抓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这个高连长对许三多的评价,其实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存在这种精神,努力做好能做的,少些杂念,多些执着。

  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美好。【1】


  一、什么是许三多精神

  许三多精神是甘于平淡,耐于寂寞,忍辱负重,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少些杂念,多些执着。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抛弃,是相信,是包容;不放弃,是坚持,是笃定。他相信,一切的一切都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出实践。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二、当代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下面两图为最近几年大学生毕业量和就业率的对比图

【2】

  通过以上图示可以明显地看出最近几年大学生毕业量逐年增加,然而每年的就业率却是逐年下降。2009年当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11万人以上,加上前几年的累计未就业的毕业生将近480万,所以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将更加严峻,加上面的影响,2009年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困难时期。

  三、许三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联系

    在一些人看来,许三多够“傻”,一次腹部绕杠竟然玩命般的做了333个,他说,
      “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许三多“笨”。老兵不干的,他抢着争着干;

    许三多“缺心眼”,他说,“记住一个人的好,总比记住一个人的坏好。”可是,就靠

    着这股傻劲,乡下孩子许三多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列兵渐渐成长为尖兵。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意志消沉、萌生退意;而有的则像许三多一样坚忍不拔、踏实肯干、 真诚待人,同样起点的毕业生因为面对挫折的作为不同,最后取得的成就也就不同许三多身上这些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正是不少毕业生所欠缺的,也是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地方。大学毕业生要回归一些本原的东西,所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以往花了不少心思,要学会像一些面试技巧、人际关系等求职技能 ,以为如此就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实际上,一个毕业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来自有真才实学、道德素养、面临困难时的意志品质如何。眼下一些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不愿屈就,甚至有业不就,许三多身上那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今天好好把握”的精神更有现实意义,如果每个大学生都心存许三多的这份心,何愁找不到工作。在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大学生不在简单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更应该是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要提高自己能了,多学学许三多精神,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时应该学习许三多的哪些精神

  (一)坚持梦想

  在人生中每一个能通往安逸的岔路口,他坚持告诉自己,我的目标是电影。5岁的时候,《少林寺》的热播点燃了王宝强的梦想火焰;8岁王宝强启程去少林寺习武;1999年王宝强来到了北京参加了北漂大军,一蹲就是两年。在人生中每一个通往安逸的岔路口,他坚持告诉自己,你的目标是电影。坚持梦想,这就是王宝强走向职业成功的第一把“钥匙”。

  (二)真诚待人

  在上某电视台的一档读书栏目时,王宝强被问到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你碰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机遇,这是运气。但你后来迅速地接了《天下无贼》、《士兵突击》和《集结号》这么多大片,这显然不是运气。王宝强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明白,他的好朋友赵毅替他回答:“他待人真诚,让人很有安全感,相处起来特别舒服。一般剧组散伙,大家就不再记得谁了。但王宝强不一样,他总让人惦记,即使没有片子,大家聚一起,也常说,哎,这个孩子干嘛去了。你做人做到这样,机会就走不了了。”这就是职业成功的第二把“钥匙”——真诚的力量比能力更大。

  (三)定位准确

  第一和第二可能是天壤之别,但只要你愿意,你永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二是哪座?许多人就不知道了,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就比珠峰矮了200多米。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叫做……?阿姆斯特朗。第二个是谁?许多人就不知道了,叫奥尔德林,就比阿姆斯特朗晚了19分钟。【3】但是影响力却相差很大。命运的机遇,让王宝强遇到了《盲井》,在这个片子里面的那种老实木讷、本色而质朴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他一定是这种角色的第一。手握钥匙好开门,要做的,只是用行动去开启成功之门。握好自己的第三把“钥匙”,去奋斗去拼搏。

  :

  【3】《报》2009年3月4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