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思想工作创新和的关键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本文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学者型的知识素质、创新型的能力素质、协调型的管理素质、健康型的心理素质和人本型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和发展,关键是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建设一支创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具有善于学习、开拓创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优秀的品质,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学者型的知识素质。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强调学习的社会,因此,更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学者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其应当具备:(1)渊博的人文社会知识。这主要是指: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和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及有关社会科学知识;第二、关于各种管理知识,包括行政管理知识、思想政治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人才管理知识、科学管理知识;第三、关于心、学、社会学、伦理学知识。(2)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根据全面小康社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要建立创新型的知识结构,这种创新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完整性是指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类知识具有足够的覆盖面;有序性是指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种学科知识之间具有互相畅通的信息渠道。要想具备这两个特点,就必须综合学习。(3)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在建设中出生产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说服力。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的学识深浅相关联。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拓宽视野,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创新型的能力素质。(1)要强化学习意识。知识是人们创新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创新型能力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习,学习是提高创新型能力素质的最基本的途径。着眼于适应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的方法要讲究科学性,学习的内容要讲究全面性,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及创新的需要进行重点的学习提高,特别是学习新的思维理论,来增长自己的智慧,科学地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学习反映人类智慧新水平的新科技知识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学以致用。(2)要强化思考意识。人类创造的一切新事物都是思考的产物。思考是深化对事物认识和得出新知识的必然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把自己学习得来的东西和实践中的体验加以认真的分析、消化加工和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才能;要善于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并寻求解决方法,这样才会有创新。(3)要强化开拓进取意识。开拓进取是创新必需的精神状态。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必然伴有困难和风险,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因而创新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精神状态很重要,他要求广大干部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要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那种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患得患失的畏难心理,只能按老方法办事的工作思路,不但创不了新,而且还会贻误我们的事业。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协调型的管理素质。(1)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建立协调型关系的管理素质。具体说来,第一、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建立有机性关系的管理素质。有机性关系,是指这种关系具有内在性、互补性和综合性。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做一些诸如帮助工作对象进行自我角色认知,强化社会角色意识,使其包括称谓、举止、谈吐等在内的角色行为都要符合自己所任角色的规范;第二、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建立有序性关系的管理素质。有序性关系是指这种关系具有差异性,时间的顺序性和空间的层次性。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做一些诸如帮助工作对象进行正确的人际交流,控制好人际交往的频率和深度。(2)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理顺不协调关系的管理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去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理顺不协调利益关系的管理素质。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这就必然带来广泛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具有理顺人们之间情感冲突的管理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由于许多人沉浸于网上交流,使得现实世界的情感交流发生障碍,易于发生冲突。进而影响到人际道德关系的维持;具有理顺个人与组织关系的管理素质,使二者在工作中能得到有机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组织工作时,要十分注重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在实现组织利益目标的同时自己的个人利益需要也得以满足。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具有能帮助员工制定和实施既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能使组织目标得到实现的个人发展计划,促使个人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就能让成员亲身感受到自己与组织是同命运的,从而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组织中去,实现两者的有机协调和统一。(3)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发展协调型关系的管理素质。
第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人本型的道德素质。(1)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人的作用。小康社会重视人的作用,尤其表现在重视高素质人才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真正树立重视人才的观念,完善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和机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形式,为小康社会服务,不断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将成为受社会公认的准则。(2)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人的需求,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小康社会发展了人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平等关系,人们普遍希望得到尊重、理解和帮助。因此,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就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他人的劳动创造;关心人就是关心他人的疾苦,当有困难时,就给以热情帮助;当遇到挫折时,就给以安慰和鼓励。理解人就是要多从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多与人沟通思想,多交流感情,增加相互了解。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到这些,才能在思想政治主客体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3)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尤其要重视政治素质的提高。在人的素质构成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不仅是指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也包括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的能力,尤其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信仰。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会成为人们提高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的精神动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重视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注意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
[1]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6-29(第1版).
[2]董轶.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J].人才,2004,5:78-80.
[3]彭益民.管理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人事管理,2004,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