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与通货膨胀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晏来先 时间:2010-06-26
过去几年,的人民币汇率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界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其间产生了很多争议、建议和思考。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的争议是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两国的关系史上值得特写的一个篇章。作者在文章“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经济”中阐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背景及由来,同时结合美国经济-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论述了三者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联。 
本文的中心论题为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其中主要阐述汇率问题、国际及中国汇率制度演变、汇率决定理论、美元汇率的走向与中国的CPI(全国居民消费指数)走向的惊人一致性及其内在机制、提出汇率决定的“价值统一说”,并预测了人民币汇率走向与中国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关联。 

1、汇率制度简介 

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全球化,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国际“清偿力”及其“稳定”越来越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追求目标。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狭义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即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层是国际汇率制度。 
 国际汇率制度自从1880年的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经过了125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无数的创新、衰落和摸索,其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以及现在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并且整个金融世界依然在绞尽脑汁、穷尽智慧,力图寻找更加稳定的并能够满足不断和变化的世界经济要求的国际汇率制度。 

1.1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进 

1) 金本位制 
是一种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形式: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金本位制的典型形式。国际金本位体系开始于1880年,与1936年随着英国、美国、法国等的放弃而彻底崩溃。国际金本位制要求各国遵守三条原则: 
①货币自由兑换黄金,其含量保持稳定; 
②黄金自由输出入,对外汇或黄金的买卖不加限制; 
③货币发行必须有一定的黄金准备。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固定汇率的纸币制度(1944年~1973):第二次大战中的44个同盟国的代表于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怀特系美国财长助理)为基础并参照了凯恩斯计划(凯恩斯系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所规定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使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黄金的等价物,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成为实际的国际货币。 
 该协定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依靠国内经济政策、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依靠汇率变动。  
 特里芬难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其原因是美元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一方面,美元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和储备的需要、保持美元的信用并且维持美元按照官价可兑换黄金;为了满足上述各国清偿力及储备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的形式提供美元,即美国必须保持国际逆差。另一方面,美元的持续国际收支逆差,必然导致美元的贬值危机,从而不能按照官价兑换黄金,所以为了维持美元的信用及可兑换性,美国必须保持国际顺差。这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处境,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3) 牙买加体系 
纸币制度下的浮动汇率制(1976年以后):1971年开始美元兑换危机不断加深,加上接踵而来的石油危机,使得建立稳定并可调整的汇兑平价体系的希望彻底破灭。1976年1月,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IMF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对国际金融体系做出新的规定,认可了1971年以来国际金融的重大变化,从此国际货币关系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1)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安排,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 
②废除黄金官价,取消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IMF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 
③增加IMF的份额,提高IMF的清偿能力,使SDRs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降低美元的国际储备作用。 
④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要求。 

4)  国际金融一体化 
国际金融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5)欧洲货币一体化 
经过长达45年的不懈努力,欧盟的其中12个成员国于2002年1月1日开始采用统一的货币(钞票和硬币)-欧元,实现了货币一体化。这十二个国家为德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芬兰、葡萄牙和希腊。 

1.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人民币是中国的官方货币,单位以元表示。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对外币的比价,又称人民币汇价, 是人民币对外价值的体现。人民币汇价通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挂牌公布,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我认为人民币与西方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分为三个性时期,即第一时期为1949年至1994年,第二时期为1994年至2005年7月21日汇率新政,第三时期为2005年7月21日以后。 
第一时期(1949~1993年):人民币汇率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最终走出不确定的求索阶段,建立了拥有中国自己特色的外汇体制。 

第二时期(1994年1月1日~2005年7月21日):自此中国的外汇体制开始步入市场化道路,确立了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最终目标。主要事件或特点: 
(1) 汇率并轨,不再实行公布汇率和调剂汇率,而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起点浮动汇率为1美元=8.70元。 
(2) 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进了汇率形成机制。 
(3) 1996年12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第三时期(2005年7月21日~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出其不意地宣布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改革,从此,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升值2%,1美元=8.11元成为7月22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中间价。自此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决定人民币汇率。2、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2.1 传统的汇率的决定理论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借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等等,它们从汇率的决定基础、方向和机理等各个角度解释汇率的决定机制。它们各有长短,但是又相互补充。现简单阐述如下: 

1)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的思想起源于16世纪中叶西班牙的萨拉蒙卡(Salamanca)学派,瑞典的学家卡塞尔(K.G.Cassel)于1918年首次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的概念,并于1922年在其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中奠定了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主要观点包括: 
(1)货币的购买力:货币作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使得其具有购买力,即购买商品和服 
务的能力。人们需求货币,根本上是因为其具有购买力。货币购买力与物价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应该由两国货币  的购买力比决定,或者说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2) 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被定义为两国价格水平的比率。例如“巨无霸指数”:一 
个巨无霸面包价格在美国是2.49美元,在是10.5元人民币,那么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 1$=4.22 CNY (10.5/2.49)。这是一个简单化的例子。 
(3) 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E)被定义为基期汇率(E0)与两国价格指数的乘积,即 
E = E0 * (1+ Ih)/(1+If),其中,Ih和If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的通货膨胀率。 
同时可以得到:汇率变化率= Ih - If,即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决定汇率变化走向和幅度。 

2)国际借贷说 

由英国经济学家戈森(G.L. Goschen)在1861年出版的《外汇理论》(Theory of Foreign Exchange)中系统地解释了金本位制下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的主要观点: 
(1) 国际借贷指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构成国际借贷差额。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国际收支顺差称为国际借贷出超,出超数额为该国对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国际收支逆差称为国际借贷入超,入超数额为该国对其他国家的净债务。国际借贷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动态差量关系。戈森认为引发国际借贷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输入和输出、股票和债权的买卖、利润和捐赠的收付、资本交易等。 
(2) 戈森认为,汇率直接取决于外汇供求关系,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波动的关键。一国国际借贷出超,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供不应求,该国货币升值;反之,一国国际借贷入超,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供大于求,该国货币贬值。 
(3) 戈森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是尚未进入实际收付阶段的借贷,相当于长期债权债务关系;后者是指已经进入实际收付阶段的借贷,相当于经常项目收支。戈森认为固定借贷对当期资本流动、外汇供求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只有流动借贷的改变才会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4) 戈森认为,其他因素如物价、黄金存量、利率水平、信用状况等也会对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决定汇率涨落的最重要因素仍是国际借贷关系。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揭示了两个国家的利率水平的差异与两国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及预期的即期汇率的密切关系。利率平价理论最早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中首次提出,被称为古典利率平价理论。后来经过英国经济学家保罗.艾因齐格于20世纪50年代从动态角度提出了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提出动态利率平价理论(或称为“交互原理”)。随后(20实际50~70年代)由于欧洲美元市场及离岸市场的兴起,使得国际金融格局和资本流动出现了不同的特点,并对汇率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利率平价理论。主要包括: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动态利率平价理论、现代利率平价理论等。 


2.2   价值统一 

1) 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 

货币具有的购买能力也称为对内价值,相当于物价的倒数(物价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反之亦然);以另外一国货币表示的本币价值(间接标价法)即为汇率,这也被称为货币的对外价值。 
理论上货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应该一致。作者相信:就如同自由落体会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会被地球引力拉向地球,货币本身也会地追求对内与对外价值的一致。 
1)  多种主客观因素会使得货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偏离,包括: 
(1) 外汇在外汇市场上作为一种商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并发生波动,从而导致货币的对内和对外价值发生偏离,甚至长期和大幅度的偏离。 
(2)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对内价值,从而使价值分离。 
(3) 利率的提高会提升货币的对内价值,会产生价值分离。 
(4) 在钉住及联系汇率时,被钉住的货币升值或贬值从而使钉住货币发生内外价值偏离。 
(5) 其他各种因素,如政府管制、投机及心理因素,等等。 


2) 作者关于汇率决定的认识 

作者认为,上述三种汇率决定理论都是在不同的时期,在特定的经济、金融和背景下对当时的汇率机制的最充分、最有效和最接近的描述。由于经济、金融和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原有的模式以及相关的边界条件需要重新界定,从而出现了新的理论。尤其是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化、金融一体化浪潮覆盖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浮动汇率体系变得更加复杂,瞬间万变。 
绝对购买力反映了汇率的决定基础,是汇率的理论上的基础,抛开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购买力应该是两种货币交换的基础。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产品和价格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相对性,很难绝对地确定两种货币的汇率比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反映了汇率的变化趋势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或者说与通货膨胀水平的关系,可以动态地反映汇率的走向,但是基期汇率水平的确定是个问题。物价水平主要决定于供求关系和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供不应求时,物价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物价就会上涨。 
国际借贷说从货币的国际支付的功能的角度来说明汇率的走向。外汇的一个根本的用途就是支付手段,即用以购买外国的产品、服务和资产(如房地产、债券等)。在过去的封闭经济时代,没有国际借贷的问题,因为人们自给自足,无需购买外国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复杂的汇率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国际借贷所揭示的国际收支对于汇率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显而易见的。确实当今各国的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一国的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收支平衡,而且有时候资本项下的剧烈的短暂的失衡会对一国的金融体系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如1997年的泰国等国的金融危机,香港1998年的金融保卫战等。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往往影响其国际收支条件。出口竞争力强、吸引外资能力强,就会改善国际收支,出现出超;反之出现入超。 
利率平价理论反映了利率这个重要的金融指标对于汇率的影响。各国货币之间利率的差异引起套利行为,从而出现远期升贴水和汇率浮动。同时利率的变动也受资本流动的影响,比如在出超时,本币汇率上升,外汇大量流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使得市场利率下降,市场利率下降必然使得套利资金减少流入,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速度。 

3) 价值统一规律 

虽然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包括一国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心理因素、一国与汇率直接相关的政策(汇率非自由浮动国家的汇率决策如升值或贬值决定)、政治因素以及其他非人为因素等。但是所有的因素最终将影响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关系和比率。我认为汇率是一个各种因素作用于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结果,而货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最终总是趋于一致和平衡。但是汇率的动态波动并非毫无方向、毫无规律的,而是追随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那就是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统一,如同一价定律,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自然地趋向统一,就如同自由落体在没有阻力干扰时自由地落向地面一样,而阻力(如风向、空气浮力等)只是改变落体下落的速度、方向及路径,但是那并未改变自由落体的自然规律。作者称此为“价值统一说”或“价值统一规律”。 
尽管两种货币的汇率取决于诸多因素并且很难量化,但我认为决定汇率及其运行方向的根本因素主要为两方面: 
第一、 购买力平价定律。即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率是汇率决定的基础。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价格水平、通货膨胀因素、一国的经济实力(如一国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产品会使得其货币购买力相对提高)、资源充裕度、生产力水平,等等。 
第二、两种货币的供求关系。如上述的国际借贷说、利率平价理论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两种 
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广义的非特定地理区域的)的供求关系而影响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这有点类似普通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如同“一只无形的手”作用于外汇市场。只不过引起两种货币供求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包括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直接投资、证券市场融资、国际转移支付等)、利率差导致的套利行为、金融投机行为等等。 

4) 价值统一说的传导机制 

    由于货币追求对内和对外价值的统一,当任何经济因素使得对内和对外价值偏离时,货币就会通过升值、贬值或其他行为是的内外价值趋向一致。比如在钉住汇率制情况下,外币的不断贬值使得对外价值下降,本币也会对内贬值,结果表现为通货膨胀;反之当外币升值时,可能会导致本币对内升值,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理论上而言,当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达到一致和平衡时,该国的通货膨胀应该为零-即不发生通货膨胀也不发生通货紧缩。 5) 价值统一说的几个例证

 在本币与外币采取钉住或者准钉住(可浮动范围很小)情况下,当外币发生大幅度贬值时或者出现比较大的通货膨胀时,本币为了追求内外价值统一,本币也会出现贬值即发生通货膨胀。2003年和2004年,美元对欧元和日元连续贬值(见图2.1和2.2),而汇率与美元钉住挂钩,结果使得人民币由过去一年多的通货紧缩转为通货膨胀。


 一价定律:简而言之,就是同种商品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同一价格。据此定律,同一种商品在两地的价格差不能超过两地间的商品运费,否则会引发商品套利行为。
  1997~1998年的东南亚危机,中国人民币坚持高位而没有跟随其它亚洲货币进行贬值,由于人民币钉住美元使得人民币对外价值高于对内价值,结果导致了此后的低通胀和通货紧缩(2001~2002年)。
  著名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认为,2005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大大低于年初预期的原因,他认为这是因为今年中期开始的强势美元造成的。美元贬值,中国通胀;美元升值,中国则通缩。(见图2.1、2.2和2.3)

(来源:国家统计局)


3、美元汇率走向与中国的CPI

作者通过对中国2001~2005年11月的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列出表格制图发现: 中国的CPI与美元汇率的走向惊人的一致,似乎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在此,作者采用了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来作为分析,因为欧元是世界上除美元以外最具有代表性的货币。
图4.1: 中国2001年~2005年11月份的CPI数据及走向。
图4.2:欧元兑美元汇率(2001~2005年)的汇率数据及走向。


我们不难发现如下:

1) CPI与美元/欧元汇率走向非常一致。
2) 美元兑欧元汇率于2004年1季度跌至新低谷(欧元兑美元达到1.2~1.3之间),同期中国的CPI创新高(超过103)。
3) 2004年的3季度和4季度美元兑欧元创新低谷(欧元兑美元达到1.2~1.4之间),同期中国的CPI一路超过1.05,创造过去5年的最高点。
4) 2005年2季度以来,美元兑欧元一路走强攀升(欧元兑美元从大约1.35跌至大约1.17),同期中国的CPI一路走低,徘徊在101和102左右。

另外,中国从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的16个月的期间处于通货紧缩的阴影之中(其间只有01年10月CPI为100.2和02年2月CPI为100,其余月份CPI均为100以下)。但是中国从2003年1月起走出通货紧缩通道,从此逐步步入通货膨胀通道。此时(2003年1月)欧元兑美元大约在1.02~1.03左右,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根据价值统一论,此时人民币不存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也就是人民币对内与对外价值基本一致。粗略言之,当欧元兑美元处于1左右的时候,美元兑人民币处在8.3的时候,人民币的内外价值统一。如果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对内将跟着对内贬值,中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美元出现升值,则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事实上,美元兑欧元自从2002年1月份后持续贬值,直到2005年的一季度达到最低谷(欧元兑美元在1.35左右),此后开始反弹,但是目前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欧元兑美元在1.18左右)。
目前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水平在8.07左右,人民币相对2005年7月21日前的水平升值了大约2.6%。
根据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师高士登(Morris Goldstein)于2004年5月在大连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中国外汇体制研讨会上提出的“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 (Adjusting China’s Exchange Rate Policies)文章中提出,根据各种平衡模式,人民币被低估程度为15%~25%之间。其实我认为,在评估人民币被低估水平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个三角关系:美元、欧元及人民币。当美元相对于欧元和日元不断贬值的时候,人民币相对美元的高估程度也会是动态的,当然关键是如何确立中间水平-即美元兑欧元处在何种水平的时候,人民币的对内与对外价值趋于一致,或者说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接近于零。事实上从2002年初到2005年1季度期间,美元相对欧元贬值了大约40%,这大大提高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作者谨做如下观察与推测:


 当欧元兑美元处于1.0水平左右时,美元兑人民币为8.3(钉住),此时中国处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临界点,根据上述“价值统一说”,此时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相等。

 整个2004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处于1.2~1.35之间,相对于2003年1月的1.0的水平美元贬值为17%~26%。由于2004年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维持不变,也意味着人民币也无条件地随着美元贬值相同的幅度。所以如果在2004年以后美国抱怨人民币被低估是可以被接受的。并且相对于2003年初,美元2004年以来的贬值幅度确实接近于上述高士登所证明的15%~25%的水平。

 2005年以来,随着美元利息上升以及经济的走强,美元相对于欧元及日元反弹,欧元兑美元最近水平处于1.18左右,也就是说自2005年初以来美元对欧元已经升值约14%(这也无形中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同期中国的CPI也从2005年2月的3.9%下滑到9、10、11月份的0.9%、1.2%和1.3%的水平。作者认为根据价值统一说规律,人民币随着美元的升值,对内价值提高,对内进行升值,CPI幅度逐渐减小。


 随着人民币相对美元的逐渐升值(目前已经升值约2.6%),以及美元对欧元的逐渐反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逐渐减小。人民币将之间提升对外价值,对内贬值压力减小,通胀压力缓解。如果美元持续走强,欧元兑美元达到1.0甚至更低水平,由于人民币已经升值并且逐步上升,则可能导致人民币对外价值高于对内价值之虑,从而引起人民币对内价值提升即对内升值并出现通货紧缩的压力。反之,如果美元兑欧元持续走低并维持较低水平,人民币需要逐渐升值缓解通胀压力。从目前的CPI水平(101.3)而言,如果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美元走强同时持续发生,则中国会有发生通货紧缩之虑。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将在未来时间内逐步稳定升值-这是政府和商界的共识,但是作者在此提醒:人民币逐步稳定升值的同时必须观察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走势,如果出现美元对欧元大幅升值,则人民币的升值策略必须慎重,应该本着综合平衡、权衡利弊的精神适当取舍,选择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道路。

上述假设或推测是给予过去的实际经济金融数据,而当时的经济数据与当时特殊的经济环境相关,并且作者不排除其中的偶然性巧合的存在。况且经济问题本身是个无法百分之百定量的问题,存在着无数的变量以和不确定性,所以关于未来的经济走势,作者只是谨做推测,不敢妄加预言。







1、“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Adjusting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Morris Goldstein (高士登),(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雅虎财经网站
4、中国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