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6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劳动密集型;影响分析 ? ?
2006年5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9982元,人民币汇率破八。到2006年11月13日即5个多月的时间后,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升值幅度达到了3%,加上汇改时一次性上调的2%,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升值了5%。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出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7.8667。2006年10月份,我国月度贸易顺差首次超过200亿美元,达到238.3亿美元。至2006年11月末,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1565.2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在此背景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再次加大,人民币进入“加速”升值区间。进行人民币改革一年多来,至2006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1:7.81整数关口,较2005年汇改水平8.11升值超过3.5%,累计升值超过5.5%。2007年人民币升值步伐继续加快。年初,1月4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牌价为1美元兑7.8073元人民币,到了年底,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牌价为1美元兑7.3589元人民币,升值约为5.7%。2008年4月1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895元,多重因素对国际汇市美元形成打击,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高。至此,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先后32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按照2007年末的数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幅已超过4.5%。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币汇率出现这种情况。?
1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1)贸易顺差增加升值压力。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的高位,较2006年的1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3.5%。其中出口为12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0.8%,顺差增长有增无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实在不断增加。?
(2)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等原因造成升值。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较慢,让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升值有预期,从而导致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汇率每拖一天,就等于让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而这些热钱,是不断增加的,这样就导致了房地产飞涨,然后热钱又进入股市,使得股市飞涨。然后热钱流向物资期货市场,开始炒高物价。 现在的猪肉和鸡蛋已经到了历史高价,是必然的,而且全面的物价上涨还会不断持续下去。因此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影响?
(1)改善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贸易条件 。中国正进入重化时代,对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在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背景和美元贬值的背景下,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出口成品,由于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转移,国际价格大大降低。贸易条件恶化致使国内资源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可以减少资源的无效率的使用,转向向国际市场购买资源和原材料。这样可以使许多服装,纺织,玩具等在较高汇率下节约成本和提高利润,才能继续存活下去。而有些企业不能及时转变,使得企业利润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面临下降,甚至亏损、破产。?
(2)转变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原本就已经是低利润率,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如果中国进出口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弥补升值的损失,那么随着产品国际价格的提高,加上新兴国家的激烈竞争,将会大大削弱竞争力。那么我国该产业发展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那么中国不仅无法成为“世界工厂”,连目前取得的良好的制造业发展态势也将出现衰退。制造业衰退的第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很可能引发系列的经济、社会和问题。中国的出口25年以来从95亿美元增加到4000亿美元,但贸易结构任就是“一高一低”。 “一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高,占出口总值70%,其中纺织品与服装占出口23%。而且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降低,造成外贸出口“丰产不丰收”,即出口额增长引起出口效益下降。可见出口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赚了多少才是根本。 “一低”是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低,占32%,低于主要发达国家47%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42%的水平。这种状况使得中国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上,与处于同一出口产品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发生更激烈的竞争和贸易摩擦,将受到更多的反倾销指控。中国曾一年受到12起反倾销起诉,在WTO成员中排名第一位。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电视机生产向美国倾销,四川长虹倾销幅度为45.87%,TCL和康佳分别为31.35%和27.94%,厦华为31.35%。那么在中国持续25年,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现出口导向战略,已难以为继。可见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力度.这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
3 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建议?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升级换代。根据世界周期的发展来看,世界经济贸易结构出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现象。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产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比如加强、贸易、航运、物流及高增值服务层次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有一定自主技术和附加值的新密集型产品,从而产生较高的效益和较低的成本,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空间。广东某玩具企业转变原有的生产方式,不再仅仅简单的组装加工玩具,而是自己成立研发部门,结合当前高科技玩具、游戏及游戏机玩具的市场行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自行研发新式玩具。正是生产方式的转型,企业获得较高回报。?
(2)应加强政策引导,使那些仅靠简单加工出口换取辛苦的加工费而且对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给环境造成相当压力的企业,应该禁止发展、限制发展或者转产、停产。也就是要发展环境资源友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3)对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应走产业集群化道路,即以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生产与发展,形成高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群效应与规模效应,从而使效益提高,成本下降,使产品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大优势。?
?
[1]?王海钰.人民币升值的原因[J].经济学家,2006.6.?
[2]?王文忠,赵宝清.对广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冷思考[J].企业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