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教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雷体南 李经天 时间:2010-08-17

内容提要:技术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规划,系统设计,规范布局,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益,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本文从信息化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信息化实验室的功能、信息化实验教学课题设计要求、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教育技术   实验室   建设

 

Abstract: When we design the laborator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ity, we should consider discipline character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he reality of the school. We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planning, systematic designing, standard arranging, rationally disposing. Only in this way, could we benefit most from the laboratory and accomplish maximal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this article, we’ll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the informational laboratory, the subject-designing-requirement and the system-designing of information-base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etc.

 

Keywords:  inform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的大趋势,以多媒体技术和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为了培养适应信息化教育需要的专门人才,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依据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综合考虑,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一个信息化的环境,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信息化教育。本文从信息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探讨教育技术学专业信息化实验室的功能、实验教学课题设计要求、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等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在技术层面上来看,是信息技术的多次应用,对教育过程,教育手段实现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教育层面上来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学生对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传递能力和利用能力。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出发,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主要方面考虑:

1、具有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

2、教学软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素质和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图形与图像的处理、电视教材的编制等。

3、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素质和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建设、管理与维护,网页的制作与维护、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与教学应用、视音频处理与传输技术等。

4、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教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现有教学设备的技术革新、教学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

要使每个学生均能达到上述的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本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确定多个培养方向,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室的建设必须考虑不同方向的学生,尽可能的使不同方向的学生在达到所选方向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拓开知识面,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

二、信息化实验室的体系及功能设计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由此,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应根据课程设置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进行设置,具体说来,应包括如下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实验室,教育电视系统与电视制作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现代远程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实验室。

实验室的功能是由实验室的结构来实现的,实验室的结构与实验室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的功能,也没有孤立的结构。对实验室的结构和功能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实验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和媒体(设备与系统软件),所以在实验室的功能设计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和技能为准则,以功能强、投资少为前提,顾及全面,突出重点的设计实验室的功能。

1、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制作实验室培养学生具有CAI课件制作能力;图象处理能力;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教学系统软件开发、设计、制作能力等。

2、教育电视系统与电视制作实验室培养学生具有教育电视制作能力;视音频处理能力;电视信号传输能力等。

3、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实验室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设计、安装、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开发与利用能力;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与网络信息传输能力等。

4、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室培养学生具有常用媒体的应用技能;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能力;教学监控系统设计与建设能力等。

5、微格教学实验室培养学生具有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三、信息化实验教学课题设计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除了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以外,应该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课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实验教学设计应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等方面的学习,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为此,信息化实验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实验。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实验进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实验研究。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实验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实验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主要指学生之间进行实验研究的协作。

5、强调针对实验过程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评价。

 

四、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

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安排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1、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构成模式

将各个实验室视为实验教学系统,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实验室的结构和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验教学系统的功能大于各个实验室功能之和。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具有较强的单项功能,但没有充分发挥实验室可用资源的优势,应将实验室进行整合为实验教学系统,扩展实验室的功能。几年来,我们在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将实验教学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模式。

 

 

 2、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的教学功能

由于实验室的结构发生变化,实验教学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1)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实验室与教育电视系统实验室整合,实现多媒体教学系统接收有线电视节目功能,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这一功能。

(2)教育电视系统实验室与机及现代远程教学实验室整合,实现计算机网络转播电视节目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课堂直播的远程教学功能。

(3)计算机网络及现代远程教学实验室与微格教学实验室整合,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远程观摩、远程评价、远程监控等功能。

3、系统环境要求

    在实验教学系统设计和安装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实验室之间敷设音频线、视频线、射频线、网络线、控制线等,并在连接线的两端接好相应的插头和贴上标记。

(2)配备相应的网卡、视频捕捉卡等设备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供学生选用。

(3)实验室之间最好建立互相通讯系统。

基础实验室功能扩展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组合实现实验功能,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集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教学系统的开发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的布局与设备配置要便于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将整个实验室建成一个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和实验资源数据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与实验有关的信息、传递信息、学生协作实验、提交实验报告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批改电子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成绩记录与分析、学生实验监控等。

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

 
管理中心与各实验室组成一个网络系统,管理中心设备配置有: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UPS、计算机等,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保证局域网的安全、可靠,保证各实验室中的多台计算机在权限许可的条件下上网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实验作业。实验教师给与最高的权限,只要在能够上网的地方就能对学生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备投入并不很高,关键是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实验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但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可以组织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开发,一方面可以节约经费,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提高学生教育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对教育技术专业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学生可以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技术的素质和素养。

培养教育技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信息的处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是信息处理的一部分,应该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数字化处理,再不能用传统笔、纸手算心算。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建立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由本专业学生开发),使之学生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从信息化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系统设计,规范布局,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益,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质。

 

1、  Lei Tinan    A Study on Education Reform Through Informationization  Comparative Management Review  Volume 1 Issue No.4 August 2002 

2、  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 北京

3、  何克抗 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一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