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世纪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15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小学生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是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的主要学习目标应当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交际和学会创造。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中小学应当全面推进素质。
关键词:中小学生  ;学习目标  ;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main force in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s the hop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ir main objective should be to study and learn to behave and learn knowledge and learn to work and learn to life, fitness Society, the Society of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Institute to create. To achieve this goal of learn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ould push forward all-round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objectives; Quality Education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时代,是信息社会。二十一世纪要科教兴国,要民族复兴。今天的青少年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教兴国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就有希望。”①那么今天的青少年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又当如何去迎接挑战,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又当如何去承担,他们唯一的选择应当是“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②,“珍惜光阴,学而不倦,努力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把创新精神同态度结合起来,把胸怀大志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推陈出新,不断地为祖国的化建设建功立业。”③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又是什么呢?对此,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要“让学生都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④李岚清同志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上述“六个学会”的学习目标。这“六个学会”,是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挖掘,全面实施。

笔者认为,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除应当坚持“六个学会”以外,还应当根据当前中小学生能力素质存在的严重缺陷,要求重视学会交际和学会创造的学习,使广大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及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学会做人。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社会常识、社会公德、法制意识和心理品质等。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努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会求知。要善于确定学习目标,不仅善于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及时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而且还善于将各目标联系起来。善于使用学习策略,能自觉地分析学习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法,自觉监控学习活动进程,及时调整学习行为。具有较强的策略迁移能力,能将在一种学习情景中习得的学习策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情景中去。

三、学会劳动。要懂得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特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较熟练的劳动技能。

四、学会生活。要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较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良好的生活技能,坚强的意志和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会正确消费,会时间运筹,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学会健体。要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的正确意识。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基本的保健知识,有浓厚的活动爱好,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懂得青春期的心理保健。身体健康、体魄健美、体格健壮,身体各个部分、各个系统都能得到和谐,具有较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六、学会审美。要具有自然美、美和社会美的基本知识,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审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判别能力、表现能力的创造能力,有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热爱生活、热爱未来,并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七、学会交际。要懂得交际的意义和作用,有开放自我、积极交际的意识。能为交际培养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交际礼仪,在社交中不失礼节。掌握交际艺术,能恰当表达见解,做到无理莫辩,有理让三分。能克服交际中羞怯、嫉妒、执拗、猜疑、恐惧等心理障碍,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高社交能力,适应社会生活,促进自身社会化。

八、学会创造。要具有对科学的批判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道德精神。具有对创造的强烈兴趣、远大目标、坚定信念、坚强毅力。具有创造的学识基础、浓厚意识、科学方法、基本技能。

要使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及其基本要求得以实施和实现,必须通过中小学的素质贯彻实施。原国家教委就曾明确要求:“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④因而广大中小学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指示。中小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有机的整体,在素质教育中必须全面理解、全面实施。其中要把握住:核心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基本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创造。从而真正有效地使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肩负二十一世纪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任。

注释:

1、2、3、 江泽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C].北京:中央出版社.青年版社,2000.323-324.

3、李岚清.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学生素质十个学会培养手册[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

4、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199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