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过度恋战不是好事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3-06-30

  经过一轮又一轮电商价格战的洗礼,人们对价格战的态度似乎出现了分极,有的人依旧乐此不疲地期待下一场电商价格战,而有的人却抱着相当反感的心情诅咒着价格战的消失。那么电商价格战究竟是好是坏?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痛苦,是快乐还是迷茫?

  忆往昔:8·15、双十一、6·18闹得响亮

  2012年,8月14日京东刘强东两条微博掀起电商争霸导火索,其后包括苏宁、国美等多家电商高层参与微博回应刘强东,其后随着当当、易迅等企业的“乱入”,事件演变为整个国内电商行业的混战。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认定电商价格战欺诈,需要严惩。京东其后致歉。

  双十一俗称光棍节,是单身人士对自己的一种自嘲,在马云和天猫的推动下,这个冷门的节日成为电商价格战最重要的阵地。2012年淘宝仅用8个小时就超越去年淘宝“双十一”的交易纪录,据有关资料显示,11月11日全天,天猫的交易额就达到132亿元。

  今年6月伊始,6·18价格之战就闹得满城风云。今年6月18日是京东十年店庆日,众电商为了狙击京东商城的迅猛发展,不约而同在6月发起了促销活动。针对京东商城的店庆日6月18日,淘宝旗下天猫商城派4000万元红包,苏宁易购祭出“0元购”大旗,库巴、当当网、一号店纷纷加入6月促销。京东商城店庆月促成首届中国网民购物节。

  睹战场:电商、消费者、实体店谁心激昂

  笔者从366EC全程电子商务市场部了解到,电商战场的暗战由来已久,归咎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一有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容易引发规模巨大的“争夺战”。这块宝地纠缠着电商人、消费者以及实体店的心弦,且来看看每一次价格战,谁的心情最灿烂。

  电商人是依托互联网而成长起来的一群生意人,他们对电商有一个模糊的认知,即低价就等于流量,流量就等于规模,规模就等于成功。于是,每一场价格战都是电商人做大做强做业绩的点,这也是他们乐此不疲创造节日低价促销的动力来源,所以不管是京东微博喊话,还是双十一鼓励“脱单”,亦或是店庆日口水战,电商人总是一副斗志昂扬的备战状态。

  消费者总是试图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产品,消费时他们的必须,低价消费更是他们欲罢不能的期盼。尽管每一场价格战都多少有被欺骗的伤痛,但总有消费者还是对此抱着期待与期盼。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价格战,也还是有很多消费者会花很多时间在上面。

  电商没有出现以前,实体店是消费的主宰体,电商出现以后,面对被压榨的市场销售面,实体店也逐步意识到对电商价格战的回应,甚至有的走上线上线下同价的战略路线,如苏宁。不过366EC市场部负责人告诉笔者:“价格战实体店更有优势,消费者就是因为线上消费便宜才转战网络购物,如果实体店能利用好价格战做一些促销优惠活动,相信对于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还是更愿意去实体店消费。”

  叹声扬:激战之后,谁最伤?

  众所周知,降价、低价销售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缩小了厂家和销售商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削弱了其对品牌的忠诚。

  不过,电商屡屡祭起“降价”的大旗,确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在于电商这种网络消费模式与线下实体店比拼价格,与对手比拼价格,与消费者心中的承受底线比拼价格,只有不断地拉低消费底线,不断制造价格战的噱头,才能吸引住顾客,才能确保网站流量的稳定及增长,流量转化为订单的概率要大,就只有想办法打价格战,一场价格战电商平台要维系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千千万万个顾客的消费感受,最终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强大还要强颜欢笑报喜不报忧,难啊。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一场价格战都把自己的信任暴露无遗,可总是获得与期望相差甚远的结果,长此以往当消费信誉耗尽的那一天,消费者或许再也不会回心转意。如网友“章何在”在微博上表示,电商界每次促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赚足消费者眼球的同时,也挖空了消费者钱包。

  价格战是一把利剑,用好了干掉敌人,做大做强,用不好自会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电商曾被寄予厚望,外界认为这一创新模式将彻底颠覆传统零售,但考验也显得异常严峻。频繁的价格战开始让电商们陷入更多被动之中,如果单纯依靠价格战,电子商务很可能会走入一条死胡同。业内人士指出,电商若是过于依赖价格战,最终也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