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并没有错 谴责它是不对的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7-03-18

  这段时间,易到用车的App一直在推销充值返现活动。经不住诱惑,我也充了400块钱,账户里得到了600元余额。

  点儿背的是,到了第二天(3月1日),杭州网约车新政实施,我在路边反思了半小时。

  乐视接盘易到, 携程在背后舒了口气。2013年、2014年,后者共计向易到注资5300万美元,但后来易到的总价值一度出现下滑。

  这家2010年就把Uber模式拷贝到中国的专车App,目前的市占率仅有百分之个位数。经历了2014年、2015年的专车大战后,易到已经找不到原有的存在感。

  携程入股易到,在当时看来是一次逆袭的机会。但现在来看,可能正是因为携程,易到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

  被携程注资后,易到约有50%的订单都是来自于前者的接送机等票务附加服务。通过这层关系,易到获得了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和客户来源。

  但随着专车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易到在价格和服务上的优势逐步弱化。专车服务的崛起,也激发了更多利益集团的掺和。

  压力之一来自于首汽、AA租车等有着传统租赁公司背景的大型车队;压力之二来自于一些地方小型租赁公司,联合起来挂靠的租车平台,也接入了OTA。

  现在,打开OTA接送机服务,你会发现易到已经沦为排名较为靠后的用车服务,首汽约车排在第一位出现,补贴力度也最大。

  此外,类似于阳光车导、巴士专车等租赁公司整合平台,也分流了一些客户。而且这些名不见经传、没有提供市内专车服务的平台,在OTA上已经形成了相当有规模的势力。

  对易到来说,市内专车服务份额被挤压到个位数,依赖于OTA的订单也被其他机构抢走,应该说是处于十分尴尬的市场地位。

  乐视控股易到,后者的管理层注入了前者的人员,形成了“易到原班人马+乐视+携程”的组合。易到作为国内专车服务的鼻祖,其品牌价值已经微乎其微。在乐视的出行生态里,乐视就是贾跃亭的一个棋子,帮大老板讲好故事就行了。

  最近,易到又陷入了债务风波。其实,前去易到要钱的人、公司,已经不是新闻了。由于乐视疯狂的扩张和资金链吃紧,易到作为其子公司,自然也被波及到。

  业内人士向《骇驾》透露,除了司机遭遇的结算问题、广告供应商的欠款外,易到此前合作过的租赁公司也是债主之一。

  众所周知,易到的兴起,背后有各个城市的租赁公司支持。在易到平台司机数量很少的时候, 易到找到租赁公司合作,由后者为期招募司机,并提供具有运营资质的车辆。

  在这个关系中,易到与租赁公司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租赁公司一方处于弱势,它不但要向易到支付3万元的服务质量保证金(可退),而且在车费结算周期上也是由易到平台方把控。

  2016年底之前,易到专车司机的工资,一直是由租赁公司代发的。即,易到先把收入打给租赁公司,后者扣除3%的人头佣金后,将剩余的钱再发给司机个人。

  而就在几个月前,易到发函告知合作的租赁公司,司机的工资直接由平台方结算。租赁公司的人告诉《骇驾》,在上海有一百多家与易到建立合作的租赁公司,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都没收到最后的结算款。每家公司被拖欠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骇驾》获悉,已经有几家租赁公司联合起来,准备对易到开展集体诉讼,当前已经委托律师起草材料。

  网约车新政出台后,这批租赁公司更加遭殃。其原本伪供应专车平台而采购的营运车辆(比如荣威550等),都因为新政无法继续服役(司机没有运输资格)。

  而这批车都是从银行贷款买来的,租赁公司每个月还要偿还贷款。新政的问世,让几百家租赁公司陷入了资金问题。

  据《骇驾》调研,租赁公司与专车司机的合作模式分种:

  其一是月租制,即司机每月花几千元把车辆租来跑车,比如荣威550的司机每月要上缴近8000元租金,在专车火爆时,租金一度飙升到1万以上;

  其二是融资租赁,即首付一部分,然后每月偿还几千元的租金,在若干年后车辆转到司机名下。

  所以,网约车新政让本来就处于危机边缘的易到,更加没有了底气,可谓是雪上加霜。连带被拖下水的,还有数百家租赁公司。

  可就在四年前易到火爆时,曾有人专门买了一辆帕萨特跑专车,月入2万多,起步价80元。那时候易到就是高品质专车的代名词。后来滴滴、快的、AA等玩家入场专车,整个局面就失控了。

  易到并没有错,媒体谴责它是不对的。问题的根源,是乐视的盲目扩张所转嫁到其生态链公司上的代价;以及,网约车新政这个令人措手不及的市场干预。

  周航创建易到的远景是很美好的:为商务人士和中产阶级提供优质的专车服务,解决出租车的糟糕体验。但这个梦想被现实打败了。打败易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资本泡沫和来自于政策的补刀。

  翻看周航的朋友圈,大约从2016年中开始,易到的内容就很少出现了。

  2013年,我主持了前东家的年终大会智能汽车圆桌,其中有周航(航叔)的参与。当时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周航戴着一个智能手表。作为传统行业出身的人,他的极客精神让我敬佩。

  我相信,如果没有程维,那么今天中国出行行业的掌门人,可能就是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