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精准营销”变了味儿
当我打开视频网站想看一集《康熙来了》找找乐子的时候,视频窗口旁边居然出现了不久前在淘宝网上搜索的同款连衣裙推荐,“无非就是精准营销嘛”——懂的人自然懂,但我和我的小伙伴还是惊呆了。
同样的一幕也曾在微博、社交网站等平台上频频上演,最近浏览的同类产品就会反复滚动在微博的“热门商品应用”里。
网上的“热门商品应用”推送(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让有些用户不寒而栗,乔治·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似乎就在电脑的另一头盯着你,而你则如同其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一样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窥视。
当电商大战打的如火如荼之时,如何更加准确地将产品推广给目标受众成为了当务之急。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来买单,而精准营销则成为了他们提高利润的利器。
殊不知,精准营销也是把双刃剑,不够精准或是过于频繁的推荐往往会使得营销效果适得其反,让消费者敬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
网友态度
以下是腾讯科技在网络上看到的网友评论。
PiggyKing113:你在淘宝上浏览了什么,在微博的“热门商品推荐”栏里立马就反复滚动相关产品广告,刚开始还觉得蛮好,后来真心觉得恶心,隐私完全没有了。
李小白天天天蓝:经常在浏览其他网页时跳出一个京东广告框,上面的产品正是曾经在京东搜过的产品,忽然有种背后发凉的感觉。
kevinguo:只要在淘宝上浏览过任何产品,就会在你浏览的其他页面推送这些产品的广告,这是一种很rude的行为。求问各位技术大拿,如果阻止这种侵权行为?
用户有需求
看来反感这种营销方式的用户不在少数,但最多也只能在网上吐吐槽。
早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的时候,众商家只能凭靠抽样调查等手法绞尽脑汁、不惜耗费财力物力分析消费者行为。
而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改变着电商以及社交平台,使营销精准化变得愈加方便,处理用户的积累数据已经成为非常简单的事情,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对特定人群进行分析,就能够准确地知晓用户的消费习惯甚至分析出他的思维历程,这无疑给营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可以说,用户对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营销还是有需求的,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泛滥的情况下,用户迫切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如果大数据真能坐到精准化,那么的确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捷。
精准营销不“精准”
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精准营销都这么“精准”。不少走在边缘地带的“精准营销”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是与其兴趣并不相符的信息。
铺天盖地的产品推荐和促销信息邮件(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少网友反映在某网站购买其产品后,邮箱里就出现铺天盖地的产品推荐和促销信息。想想看,看着满满一屏幕“给力促销价”、“亏本大甩卖”、“热烈祝贺店庆N周年”等唾沫横飞的字眼,相信很多人都会在一瞬间产生砸掉电脑的冲动。
有网友吐槽说到,“现在推荐给我的都是没用的,我买了A,他推荐给我的都是A的同类产品,要了还有屁用”。甚至还有男性网友表示曾收到过与女士内衣有关的广告邮件,让人不禁诧异到底是他做了什么,还是所谓的“精准营销”做了什么。
精准营销不精准到底与什么有关?
对此,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微博)曾撰文称,精准营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社会属性的,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来划分;另一类是基于兴趣的广告,而当下很多精准营销都还属于前者。从广告的精准度来看,基于社会属性的营销方式并不太精准。
谁动了用户的“隐私”?
除了不够精准之外,精准营销还陷入了是否侵犯用户隐私的泥沼中。
当个人信息被滥用,致使收到铺天盖地的垃圾广告后,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到底是谁动了用户的“隐私”。对此,有网友直言不讳地说,“使用互联网的人谈隐私?开玩笑呢吧,基本上和裸奔无异。”
用户信息被泄露(图片来源于网络)
腾讯科技发现,有网友表示收到过“我也叫XX,因为用了它,我比你高10厘米”的增高产品广告邮件,而“XX”正是这位网友的名字。
“这是侵犯用户隐私的广告,但没有办法,现实如此”,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龚文祥向腾讯科技表示。
那么到底是谁获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
精准营销使用的Cookie曾引起舆论的广泛讨论。据了解,Cookie是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 而使用该功能的广告公司就可以据此推测用户的基本属性,如年龄、偏好等,而用户往往因为技术等问题没有能力拒绝Cookie的信息跟踪。
而对于通过Cookie等方式获取的个人信息是否等同于用户隐私信息,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科学研究所所长夏征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有关“什么是隐私”、“什么叫侵犯隐私”的问题尚未有法律层面的确切规定。
魏武挥在评论文章中提到,判断所获取的用户信息正当与否有两个标准,一是看用户是否是将信息自愿交出去,二是看用户是否自愿将信息交出后还同意把它交给第三方。
大数据是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广告行业推进到精准的层面并不是偷窥用户的行为,而是在一个可控的层面,比如挖掘用户衣食住行等信息,AdTime副总裁赵恒在某发布会上如是说。
其实,不管怎么定论“隐私”的概念,当用户普遍对此表示反感的时候,商家确实应该考虑下如何更好地使用精准营销这种手段,因为说到底,用户才是商家的“衣食父母”。